加密市場震盪手記:一個老交易員的六月生存筆記
最近常被同行問起:現在是不是該All in了?看着幣價在10萬美元附近反覆橫跳,我泡了杯濃茶,翻出三年前那本寫滿交割單的筆記本——歷史總是驚人相似,但這次,我們面對的是更復雜的戰場
一、當前市場現狀:站在刀尖上的舞蹈
這周盯着BTC的四小時K線,總想起2021年牛市末期的"喇叭形"震盪。現在的價格被困在10.1萬到10.6萬美元的區間,像被無形的手掐住咽喉。日線9.6萬-9.8萬美元的支撐帶,就像戰壕裏的士兵,每退一步都可能觸發雪崩。上週有個客戶在9.8萬補倉被套,第二天就見證周線9萬缺口被戳破——那種感覺,就像在懸崖邊踩空。
特別要提醒新朋友:現在鏈上2100-2500美元的ETH獲利盤,是2022年熊市套牢盤的3倍。這些天頻繁看到巨鯨地址在凌晨2點突然轉出5000枚ETH,這種動作絕非偶然——就像颱風來臨前,螞蟻總會提前排隊撤離。
二、六月生死局:三大戰役親歷記
1. 美聯儲議息夜:心跳加速的午夜
記得去年6月12日,我守在電腦前看鮑威爾講話,比特幣從3萬暴拉到4萬隻用了72小時。今年同樣時間點,卻多了層不安:如果點陣圖顯示降息推遲到2025年,那些藉着高槓杆做多的朋友,可能連保證金都來不及追加就會被強制平倉。最近在社羣看到有人曬單,槓桿倍數開到5倍還敢梭哈,這種操作讓我後背發涼——2023年3月那場暴跌,我見過太多人因此爆倉。
2. 以太坊ETF生死時速
這周和合規部門的同事反覆推演SEC審批劇本:如果6月12日批准質押功能,ETH可能直接衝上2500美元;但要是駁回申請...上週已經有套利資金開始撤離。更微妙的是,幣安突然將BNB提現手續費提高3倍,這動作背後的意圖值得玩味——監管套利的遊戲規則,正在被改寫。
3. 巨鯨的收割藝術
看着鏈上數據,2.8萬枚ETH正從交易所流向冷錢包,這讓我想起2021年5月的大撤退。當時巨鯨在幣價突破6萬美元后開始轉移資產,隨後市場迎來40%的回調。現在的情況何其相似?更棘手的是,交易所儲備金達到54萬BTC的歷史新高,這就像水庫蓄滿水卻找不到泄洪口——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決堤。
三、我的六月作戰手冊
防禦篇:現金爲王的生存哲學
倉位紅線:現在現貨永遠不超過5成,留足的現金不是用來抄底,而是等着撿帶血的籌碼。就像2022年11月那次,我在1.6萬美元囤的BTC,半年後翻了3倍。
止損鐵律:合約賬戶嚴格執行2倍槓桿,止損設在支撐線下1.5%。上個月有個新手在10.5萬追漲,沒設止損被套在9.3萬,這種教訓看得我直搖頭。
現金武器庫:把20%資金轉成USDC理財,年化10%看似不多,但在暴跌時能救命。去年股債雙殺時,正是這筆錢讓我有機會在1.8萬美元抄底ETH。
進攻篇:事件驅動的游擊戰
6月12日狙擊戰:當天凌晨3點我設了三個鬧鐘:SEC公告、美聯儲利率決議、ETH突破1920美元。如果三個條件同時滿足,準備用10%倉位追漲——但必須設置8%的追蹤止損。
季度期權博弈:6月18日有價值10億美元的BTC期權到期,這個時間點往往伴隨劇烈波動。去年此時,我通過賣出看跌期權賺取了23%的月收益,今年準備故技重施。
四、給普通投資者的真心話
最近常收到新手留言:"老師,現在還能上車嗎?"我的回答永遠是:牛市賺錢靠膽量,熊市賺幣靠耐心。如果你是風險厭惡者,建議採用我的"三明治策略":60%核心資產(BTC定投+ETH現貨)+20%防禦性理財+20%機動部隊。記住,永遠不要在恐慌中交出帶血的籌碼。
昨天有個老客戶問我:現在是不是該All in?我指着電腦屏幕上的VIX恐慌指數說:"你看這個數值超過40了,這時候應該做的是繫緊安全帶,而不是解開安全帶。"投資從來不是百米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當所有人都在談論比特幣時,或許正是我們該退後一步思考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