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最近放了個大招,直接把市場預期給攪亂了。我仔細看了他的講話內容,發現這次美聯儲是真的要變天了,咱們普通投資者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來理解這些變化。

核心就三點變化

政策制定邏輯要重寫:以前那套"平均通脹目標"玩不轉了。疫情後供應鏈三天兩頭出問題,關稅戰又把進口商品價格推得老高,現在預測通脹跟猜盲盒似的。鮑威爾直接攤牌說以後要更靈活,可能不再死磕歷史數據,而是看當下實際情況調整政策。


失業率和通脹的關係被顛覆:過去看見失業率低就擔心通脹,現在這招不靈了。你看現在美國失業率明明很低,可通脹還是壓不下來,說明經濟結構出問題了。鮑威爾承認供應鏈斷裂、貿易摩擦這些"慢性病"會長期推高物價,這和以前短期通脹的玩法完全不一樣。


加息按鈕更容易被按下:今年FOMC投票委員會換血,四個新成員裏三個是鷹派。這幫人本來就對通脹敏感,現在遇上供應鏈和關稅的雙重壓力,我估計未來只要經濟數據稍微熱一點,他們分分鐘就想加息。降息的門檻反而被擡得老高


作爲普通投資者,咱們得明白這幾個關鍵影響:

市場過山車要常坐:政策轉向期+數據波動大=暴漲暴跌成常態。上週兩年期美債收益率一週能蹦躂40個基點,這波動放以前得嚇死人

別信降息童話了:現在華爾街大行都在瘋狂砍降息預期,高盛直接把下次降息推到12月。鮑威爾明說要看清楚關稅影響才動,可關稅這事就是個無底洞。


現金管理變重要: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持續走高,但長債風險變大。像先鋒基金那種專攻5-7年期國債的策略可以借鑑,既能喫利息又避開長端波動。


我個人覺得最要命的是供應鏈問題。

現在美國幾乎對所有國家加關稅,進口商要麼自己吞成本,要麼轉嫁給消費者。4月CPI數據看着還行,那是因爲關稅生效前的存貨還沒消化完,等三季度新貨進來,物價還得往上竄。這時候美聯儲要是手軟,通脹立馬失控;要是猛加息,又可能把經濟搞衰退——簡直是走鋼絲。咱們散戶這時候千萬別賭方向,做好資產配置纔是王道。



如果你想在幣圈深耕但是找不到頭緒,想快速入門瞭解信息差,點點頭像關注我,收穫一手資訊與深度分析!

$BTC $ETH

#以太坊安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