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調研,發現一組數據分享給兄弟們,1973 年,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基尼係數僅 0.268,收入分配相對平均。
隨着改革開放推進,基尼係數持續上升:1981 年升至 0.288,到2008 年更是達到峯值 0.491。
沒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01、所謂基尼係數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標。
基尼係數最大爲“1”,最小等於“0”,
基尼係數越接近 0,說明收入分配越趨向平等。
具體劃分標準如下:
0.2 - 0.3:收入比較平均;
0.3 - 0.4:收入相對合理;
0.4 - 0.5:收入差距較大;
0.5 以上:收入懸殊。
因此,一般默認把 0.4 看成貧富差距警戒線,大於 0.4 就很容易出現社會動盪。簡言之:基尼係數越大,社會分配越不公平。
02、中國基尼係數的兩個主流版本
中國基尼係數大概有 2 個主流版本:
國家統計局:0.47
西南財大:0.62
民間普遍相信後者。爲啥?
西南財大基尼係數數據的背景與影響
西南財大早在 2011 年 得出數據是:0.61。0.61 是什麼概念?這意味着:假設在收入是對數正態分佈的情況下,中國不到 5% 的人擁有全國 50% 的收入。
5% 的人佔有全國 50% 收入,這只是縱向對比。橫向對比來看,世界上還沒出現過一個和平國家,基尼係數有 0.61。0.61 高於全球其他 200 多個 國家,比這個數字更高的,全球大概只有 4 個 國家(我如果沒看錯的話),分別是 南非、萊索托、博茨瓦納和塞舌爾。
綜上所述,0.61 是啥意思?是中國馬上要崩潰的意思。我記得 2010年 我在學校讀書時,就看到很多中國崩潰論。
國家統計局公佈基尼係數的質疑與解釋
就在危機時刻,國家統計局站了出來,一口氣公佈了 10 年 的中國基尼係數,大家一看,也就 0.45 - 0.48。
那大家有疑問了,既然你 10 年 都在統計,你爲啥不公佈?這數據也還健康嘛,不算太嚴重,隔壁美國佬差不多也這數,那你爲啥就不公佈呢?慌什麼?
統計局的解釋是:“富人收入不好統計,不太準,所以沒公佈”(這個設涉及到稅收,我後續詳表)。
西南財大後續調研與民衆信任
於是乎西南財大有了後面幾次調研,他們在 2011 年、2013 年、2015 年,從原先調查樣本 8K 戶家庭 擴展到 2015 年 4W 戶。
江湖傳聞,西南財大上門訪問員個個 6 神裝,人手一個平板,現場有錄音、有警察、有通關文牒、有西南財大專用 APP,每戶訪問家庭還有當場現金獎勵。
最後他們得出中國基尼係數爲 0.62,民衆們更願相信這個數據。我也是。
除了基尼係數,再說收入,不說藍領就說白領,哪有那麼多“月入破萬”。
我告訴你,平均月薪超過 6K 的只有 北京、上海 2 個;拿北京來說,你月薪超過 8K 塊,你就超過了 60.5% 的工友。
所以兄弟們,做交易的時候多思考,多做計劃,賺錢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