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 Alpha Point 規則改到這個階段罵也沒用了,我覺得沒有一家交易所會願意得罪大部分用戶引起公憤,或許是產品經理被壞人忽悠了呢 …… 😂
首先要知道,這東西想篩掉工作室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爲工作室有的就是資金,捨得去刷分養號,以前擼毛圈那些測試網項目,未知回報加上幾年的週期,他們都能堅持交互,更別說 alpha 這種刷了就肯定可以拿到空投的機會。
設立規矩的初衷是爲了防止虛假用戶白擼,但到後來反而是把真實用戶過濾了,只留下了大戶和工作室。現在的Alpha已經從正向激勵進入到 “接受不了磨損大金額刷就不符合資格” 的情況了。
我能理解刺激用戶去加大交易量卷分數,數據好看也能跟項目方多要點幣,但是物極必反。交易量和活躍度是每個小散戶一點一點積少成多的,如果因爲積分門檻很難達標而把大部分的人勸退,甚至對幣安反感 ,那纔是最大的損失。Alpha 產品經理應該好好反思和修正,持續尋找更好的解決方案。
按照目前高門檻+扣積分的打法,只會讓剛知道幣安 Alpha 的人望而卻步,因爲一天沒刷就次次跟不上,讓小資金用戶直接選擇放棄,因爲辛辛苦苦磨損了 15 天,結果換來的是一行冷冰冰的 “不符合條件”。
而且從那麼多散戶的反應來看,產品經理應該要意識到一件事 “1100u 餘額 + 每日 4096u 的交易量,幾十 u 的磨損博一個不確定性的空投” 是大部分用戶都接受不了的事,就算接受的了,繼續拉高交易量其實也無法確定自己到底能不能追上。
如果再改一改,比如說 :
1/ 適當降低門檻
2/ 剔除或拉長只累積15天的規則
3/ 根據以上條件適當拉高每次參與扣除的積分
這樣對小資金和新進來的用戶來說,只要持續努力就能喫上 Alpha 的肉,是不是更讓人能接受呢 ?分數多的在參與好幾期之後分數不夠次次能參與了就得去卷,從而達到制衡效果。
不過我感覺 Alpha 不斷提高門檻的原因可能在於:如果人人都能參與,那空投機會被稀釋得不值錢。但是這個矛盾死擡門檻是解決不了的呀,產品經理不考慮設計一套更細緻的空投機制嗎 ?
比如說按照積分區間來分配籌碼,這種機制能實行下來好處就是讓用戶知道不是“合不合格”,而是“付出越多拿的就越多”。
在領取的時候加一個掃臉驗證,也可以勸退一些買來的 KYC 號 。
死擡門檻不是長久之計,把“絕望式勸退”機制,變成“有希望的努力門檻”,Alpha 產品纔可能既保數據,又保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