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難到你無法想象,
但,也不是無路可走。
先說爲啥難---
從客觀環境上講,市場中七虧二平一賺,想做那個一,如何讓自己有這個能力和技術,這是第一難關。
從家庭環境上講,多數人認爲交易與賭博無異,如何得到家人的支持,這是第二難關。
假如上面兩關都過了,還有一個資金體量的問題,要交易爲生,賺的錢起碼要保證家庭生活開支,假如年收益能做到20%,已成家的,全年開支10W,就需要至少50W。單身的,全年開支4-5W,就需要20-30W...這已經是很理想的狀態了。摸着你的心房誠實的說,你有這個閒錢嗎? 饒是有,面對生存壓力,也會束手束腳,戰戰兢兢,這樣未必能做到年20%的利潤,這是第三難關。
還有一個隱藏的第四難關,時間成本,假如你耗費幾年在裏面,並沒有得到你想要的結果,那時可能就很難回頭,如果你把花在交易上的時間去學一門其他技術或在職場發力,可能幾年就能成爲專家或升職,但交易不一定,沉默成本(包括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越大,越難回頭。隨着年齡的增長,你越會覺得其實最值錢的是時間,是時間。
如此,交易爲生難不難?
但是,也不是無法做的到。
我覺得下面的這個身邊的事就很有代表性,不妨聽一聽:
大概2年前,A找了我,他說自己已經交易了四五年,盈盈虧虧算是打平,確實也喜歡做交易,想要跟我學習,未來打算全職,走以交易爲生的路....
我當時告訴他,如果現在就以全職交易爲目標,大概率是達不到的,最該關注的是過程而不是目標,全職交易是到了一個時間點,水到渠成的事,但是那個時間點不是你想定在哪裏定在哪裏。
之前勇哥開始學習,我們陸陸續續交流了大半年,人就消失了。前天又突然給我發了信息,說現在已經全職了....
我很驚喜,順便也把上面說的三大難關拋給了他,他的答覆是:基本都已解決。
現在說說幾個難關他是如何解決的:
第一關,技術關
大概經歷了3個階段:
第1階段--
焦慮迷茫期,就是跟我學習和交流的那大半年裏,其實沒學多久,他就開始賺錢了,但過程有時還是會大起大落,後來通過答疑和交流,我給他指出了幾點原因--
1.頻繁切換週期品種,總是在找信號進行交易,覺得只要做的多就會賺的多。
2.沒有倉位管理,連贏幾單會膨脹,會加大倉位,結果做錯一次就虧了前面幾次賺的。
3.連續幾次虧損後,也會加大倉位。
這就導致了賬戶大起大落,特別影響心態,容易焦慮。
然後我跟他要求,
1.固定1套交易週期,3-5個品種。
2.以每次固定損額來定倉位。
3.最多拿3W開始做,如果是外盤就減半。
第2階段--
自信成長期---在消失後的時間裏,前面半年時間,一直按照我跟他說的幾點在做,竟然開始穩定盈利了,沒有再大虧大賺,也沒有發生巨幅回撤,資金曲線變得很漂亮。做實盤的同時,也再瘋狂做模擬盤,你猜半年裏,他做了多少模擬單,接近2000單!可以說,把我教他的交易系統,完全變成了自己的,並且變得堅不可摧。
這半年裏,我認爲小A已經把想要在市場裏成功的三要素做的很好:
1.技術管理,死磕一套系統一套規則。
2.倉位管理,不會因爲不同的行情而輕易改變倉位。
3.情緒管理,當上面兩個都做的很好了,情緒自然也就好了,不會因爲連續虧損而焦慮害怕,多次盈利而衝昏頭腦。
第3階段--
無聊期,就是目前全職的狀態,做計劃,覆盤,等待,休市時健身釣魚....
第二關,老婆的理解和支持
一年多的時間裏,小A經常主動地和老婆分享自己的學習和進步,讓老婆看到了自己的專注,和利用業餘時間做的大量的訓練,而且也得到了很不錯的結果。另外也和老婆一起制定了風險計劃,打算拿多少錢用來開始,把風險控制在計劃之內。也談了人生的規劃,把交易當成是一次嚴謹的創業。總之,最後是跟老婆共同協商之後的決定。
第三關,資金關
後面的,一年的時間裏,小A和他一個朋友,分別出了7W做外盤,用一個賬戶大概2W美刀,小A操盤,風險共擔,收益共享,做到了10W多一些。算是完成了起步資金的積累。跟老婆協商的也是用這些作爲起步資金,不再新增投入。
以上就是小A同學的故事,
有了過硬的技術,持續盈利的能力;
有了家人的支持,協商一致的計劃;
有了起步的資金,創業思維的風控。
算是走出了以交易爲生的第一步,
或許未來還有很多問題要去面對,
但是這走出第一步的過程和經歷,
卻能決定了將來,只要-
制心一處,便無事不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