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初其代幣 $PROMPT 已在多家主流交易所上線,並通過空投和社區活動吸引了超百萬註冊用戶。在 #KAITO 平臺上,Wayfinder 的熱度一直不錯,可以看出社區和市場認可度。
🔔 前言:
Web3 是越來越捲了,現在不帶點 AI,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新項目。各種新概念一個接一個,可問題是大多數新用戶連錢包怎麼用都還在摸索,哪還有心思折騰那些鏈間交互?
@Wayfinder 想解決的就是“太複雜、不好用”這個老問題。它用 AI 代理來幫用戶在不同區塊鏈之間切換,儘量把 Web3 的門檻壓低一點。
1️⃣ 項目簡介:
Wayfinder 是由 Parallel Studios 開發的,定位是一個“全鏈(omni-chain)”AI 工具。如果你聽說過他們做的鏈遊(Parallel)那就不陌生了。Wayfinder 一開始其實只是遊戲裏的輔助工具,用來幫玩家處理鏈上事務,結果團隊發現這個東西本身就很有價值,於是乾脆把它獨立出來,變成一個面向所有人的 AI 協議。
它最核心的設計是 Shells 一種能幫你跨鏈轉賬、做任務的 AI 工具人。你只需要告訴它“我想把 ETH 從 Base 轉到 Arbitrum”,它就能自己找路徑、打包交易、搞定簽名,省得自己手動操作一大堆。
2️⃣ 核心特性:
🔸 AI 代理(Shells):Wayfinder 的 Shells 是自主AI代理,用戶通過自然語言指令就可以讓Shells執行跨鏈交易、DeFi操作或NFT交易。這種設計把技術門檻壓得很低,哪怕你不太懂區塊鏈,也能用得上
🔸 跨鏈互操作性:Wayfinder 支持多條區塊鏈(如eth、Base等),通過 Wayfinding Paths 實現跨鏈資產管理和交易的無縫銜接。這些路徑由社區開發和驗證,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約圖。
🔸 去中心化記憶與學習:Shells不止能執行任務,也能基於鏈上數據和用戶交互記錄進行學習和優化。
🔸 社區驅動的路徑開發:用戶和開發者可創建新的尋路路徑並通過質押PROMPT代幣參與網絡維護,路徑的準確性由驗證機制保障,錯誤路徑可能導致質押代幣被削減
潛力證實 #Wayfinder 在 DeFi、遊戲和 NFT 領域具有廣泛應用潛力
4️⃣ 項目未來規劃路線:
根據 2025 年 4 月更新的路線圖,Wayfinder 接下來 90 天會陸續推出幾個關鍵更新。5 月會上線合約代理功能和測試框架,並擴展更多鏈的支持;6 月放出 Alpha 版本,同時增強 Shells 的交易代理能力,比如投資組合管理,還會加上法幣入口;7 月則會開放更多 API,方便開發者對接。這一系列動作,基本就是在爲生態鋪路。
同時它也會和 Parallel 自家遊戲生態(比如 Colony)做聯動,探索 AI 代理在遊戲場景裏的玩法,比如自動資源分配、策略優化這類更動腦子的事。
🎯 寫在最後:
Wayfinder 最近確實挺活躍的,從 Shells 的迭代到路線圖推進,節奏一直沒停。項目看起來不是那種光說不練的類型,起碼是在不斷推進落地。至於最後能不能真正跑通、成爲鏈上標配工具人,還得看它接下來幾個月的表現。
就目前來看,它在AI+鏈上工具這條賽道上確實挺值得關注,適不適合參與不急着下結論,但關注一下它接下來的節奏,我覺得肯定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