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推刷到一個挺冷門的項目,叫 $B2 ,本來我沒怎麼放在心上,直到注意到一點:它不是搞什麼炒作概念,而是真的在 BTCFi 賽道里做“供應側”建設。說白了,不是來講故事的,是來搬磚的。
現在很多所謂 BTCFi 項目,表面看挺熱鬧,實際上沒用戶、沒 TVL,全靠社媒帶節奏。但 $B2 不一樣,它背後是礦工真金白銀在參與,礦池產品 TVL 都衝到 5 億美金了,這種體量,不太像是PPT項目能堆出來的。
更有意思的是它收費策略,鏈上池子的續費率才 0.01%,簡直像是在告訴用戶:“你來用就行,成本我幫你壓到最低。”這對活躍度和積分玩法影響很大,尤其在 Alpha 項目裏,這是相當剋制甚至聰明的做法。
還有點讓我覺得他們是認真的:經濟模型裏明確預留了 10% 做未來 listing 準備,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短期玩一票,是真的打算走長期路線,甚至做好了二次上所的預案。
價格方面?我不預測行情,但很多人把 1 美元看成第一個關鍵位置——剛好是 VC 的成本線,也是市場最愛拿來做參考的心理價位。後面怎麼走,還是看生態建設能不能持續、有多少真實用戶願意留下來。
總結一句話:在現在這個講故事的年代,能看到一個願意把產品落地、用戶做實的 BTCFi 項目,其實挺難得的。也要 DYOR 別指望一夜暴富,但也別忽視那些默默耕耘的項目。很多黑馬,都是在沒人注意的時候悄悄起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