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現在 AI 內容越來越卷,IP 也變得越來越重要。隨便一個爆火的 meme、短視頻或者 AI 畫圖作品,沒個明確的歸屬或者授權體系,說不清是誰的、怎麼用、要不要付費?傳統那一套 IP 管理,顯然已經跟不上現在這種節奏了。


所以 @Story (꧁IP꧂) 由此而生,他們想做的,是一個“鏈上的 IP 協議層”,讓創作者能更好地保護、管理和賺錢,同時也方便二創、聯名、改編這些玩法,搭建一個鏈上可組合的創作生態。


1️⃣ 項目簡介:

Story Protocol 成立於 2022 年,聯合創始人包括 Seung Yoon Lee、Jason Zhao 和 Jason Levy,背後有 a16z crypto、Polychain Capital 等大機構支持。

現在 AI 創作門檻太低,內容爆發得太快,傳統靠人工談合同、扯版權的方式太慢,成本也太高。它的定位:做一個“可編程 IP 層”,從作品註冊、授權許可,到版稅分配,全鏈上搞定。簡單來說你是原創作者,還是想搞聯名、二創、商業合作的,都能通過協議來約定規則,靠智能合約自動執行。

2️⃣ 核心功能特性:


🔸 可編程 IP:這是 Story Protocol 的核心邏輯。通過智能合約,創作者可以寫清楚自己的 IP 使用規則,比如授權給誰、版稅比例、使用範圍等等。把原本線下談的合同,變成鏈上的規則。

🔸 ERC-6551:它用到了一個比較新的標準 ERC-6551,這個標準可以讓 NFT 擁有錢包功能,類似一個動態身份,不再是死的圖片或文件。例如一個 NFT IP 可以自己持有資產、籤授權、接收版稅,未來還能參與合作、升級屬性等等。

🔸 PIL 協議:PIL 是 Story 推出來的鏈上許可協議,可以支持多種授權模式:一次性付費、持續抽成、時間限制、地域限制等等。同時它也考慮到了和現實法律的兼容性,比如符合伯爾尼公約等知識產權框架。

💡 其他亮點功能:

➤ IP 鏈上註冊:記錄原創歸屬,避免版權爭議;

➤ 授權自動化:授權可以自動執行,不用線下扯皮;

➤ 可組合性強:支持多個 IP 聯動,適合搞聯名、衍生品;

➤ 授權流動性:IP 授權可以像 NFT 一樣在二級市場流通、交易。


3️⃣ 融資情況和 $IP Token :

B 輪投資方還包括 Polychain Capital、Stability AI Ltd. VP Scott Trowbridge、K11 創始人 Adrian Cheng、Cozomo de’ Medici、Hashed 和 Brevan Howard 等。

$IP 是它的原生代幣,總供應量 10 億,當前流通量 2.7 億枚,價格在 4.69 美元附近,市值 12.6 億美元。用途包括支付 gas 、註冊和驗證 IP 資產、許可 IP 資產、參與治理、質押以確保網絡安全、實現收入分享和版稅分配等。

4️⃣ 近期消息情況:

➤ Creator Toolkit 發佈(2025.4):上線了一套開發者工具包,包括智能合約模板、API 接口等,方便開發者快速集成 IP 註冊、授權、分成等功能,特別適合視頻、音頻、AI 作品的平臺使用。

➤ IP Portal Beta 上線(2025.4.11):這是 Story 的第一款面向創作者的實際產品,支持註冊 IP、設置授權、查看鏈上歸屬等功能,算是正式對外開放平臺了。

➤ 跟 Coin98 Super Wallet 集成(2025.4.22):Coin98 是東南亞比較火的多鏈錢包,這次合作讓 Story Protocol 的功能更容易被普通用戶使用,也打開了亞洲用戶市場。

➤ 內容平臺合作擴展(2025.3月—4月):Story Protocol 已經在和一些獨立內容創作平臺做試點合作,支持鏈上記錄 IP 元數據、歸屬信息、授權條款等。

➤ 線上黑客馬拉松(2025.2):舉辦了首場黑客鬆,主題是“鏈上 IP 創作工具”,社區反饋還不錯,誕生了一些有趣的原型,比如混搭創作平臺、鏈上授權小工具等等。


🎯 寫在最後:

Story Protocol 乾的是 IP 上鍊這件事,從創作者角度看,它幫你一站式搞定創作歸屬、授權合作、收入分配;從平臺方角度看,它提供了一套相對完整的 API,可以直接接進內容平臺搞託管和商業化。

雖然這個方向的想象空間不小,但現實落地其實還挺依賴生態協同,就目前來看,Story Protocol 的節奏還不錯,技術思路也偏底層和標準化,比較符合長期建設路線。

我個人覺得它如果真能把內容資產標準化並上鏈管理,那未來的內容協作方式確實有可能變得更開放。不過市場到底成熟到什麼程度、授權和價值捕獲機制是否足夠清晰,還得看接下來它的發展表現了。

#KaitoAI #Y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