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Kevin Brooks

资讯分享 || 入门土狗 #meme 玩家, 币圈韭菜,争取不被割 土狗大佬求带玩
46 关注
1.1K+ 粉丝
148 点赞
161 分享
全部内容
--
美国这次真的要动真格了看了美SEC主席Project Crypto的演讲全文,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美国这次真的要动真格了 过去几年,不管你是在做币的、做链的、还是搞DeFi、搞NFT的,多少都能感受到一个现实:美国监管是悬在每个项目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SEC一句这东西是证券,你就要么花几百万打官司,要么搬去新加坡或者开曼群岛。 但现在,从这份讲话来看,风向真的变了。 这份讲话有几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值得聊一聊 ✅要把加密企业带回美国。这句话真戳中人心了。现在多少项目为了避风头跑去海外,团队在美国却不敢碰美国用户,KYC直接把美国人排除在外。这不正常。美国说到底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如果它张开怀抱,谁不想在这里做事?这对整个行业是个巨大鼓励。 ✅ 把监管规则适配区块链。这个也很关键。过去的问题就是,你拿着几十年前为股票市场制定的规则,硬套到链上项目,当然不合适。现在他们终于意识到,加密世界不是证券市场2.0,而是一个全新的市场逻辑,你得给它量身定制一套规则。 ✅ 支持超级应用和链上软件系统。意思就是你可以在一个App里搞定买币、交易、借贷、质押这些事情,而不用为了每项服务开一堆牌照、跑无数审批流程。要真能落地,这对创新真的是天大利好。不然现在很多创业者都是被各种合规搞到焦头烂额。 ✅ 给开发者松绑。他明确说了:写代码的不等于发币拉盘的。这对真正的技术开发者是个保护伞。你想做一个链上应用、一个协议,只是发布代码,不运营平台,不去搞代币发行,那就不应该被当成中介来管。这个逻辑,说晚了几年,但说得还算明白。 当然也要冷静点看待,这只是愿景,还没落地,具体细节都没出来,所以还有待观察。 总体来讲,这次讲话里的计划如果能落实下来,不光是美国市场有机会复苏,对整个加密行业来说,也可能是一剂久违的强心针。

美国这次真的要动真格了

看了美SEC主席Project Crypto的演讲全文,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美国这次真的要动真格了
过去几年,不管你是在做币的、做链的、还是搞DeFi、搞NFT的,多少都能感受到一个现实:美国监管是悬在每个项目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SEC一句这东西是证券,你就要么花几百万打官司,要么搬去新加坡或者开曼群岛。
但现在,从这份讲话来看,风向真的变了。
这份讲话有几个特别有意思的点,值得聊一聊
✅要把加密企业带回美国。这句话真戳中人心了。现在多少项目为了避风头跑去海外,团队在美国却不敢碰美国用户,KYC直接把美国人排除在外。这不正常。美国说到底是资本市场的核心,如果它张开怀抱,谁不想在这里做事?这对整个行业是个巨大鼓励。
✅ 把监管规则适配区块链。这个也很关键。过去的问题就是,你拿着几十年前为股票市场制定的规则,硬套到链上项目,当然不合适。现在他们终于意识到,加密世界不是证券市场2.0,而是一个全新的市场逻辑,你得给它量身定制一套规则。
✅ 支持超级应用和链上软件系统。意思就是你可以在一个App里搞定买币、交易、借贷、质押这些事情,而不用为了每项服务开一堆牌照、跑无数审批流程。要真能落地,这对创新真的是天大利好。不然现在很多创业者都是被各种合规搞到焦头烂额。
✅ 给开发者松绑。他明确说了:写代码的不等于发币拉盘的。这对真正的技术开发者是个保护伞。你想做一个链上应用、一个协议,只是发布代码,不运营平台,不去搞代币发行,那就不应该被当成中介来管。这个逻辑,说晚了几年,但说得还算明白。
当然也要冷静点看待,这只是愿景,还没落地,具体细节都没出来,所以还有待观察。
总体来讲,这次讲话里的计划如果能落实下来,不光是美国市场有机会复苏,对整个加密行业来说,也可能是一剂久违的强心针。
有意思的 meme 项目,总有人看见。 Four.Meme 最新一轮链上买入已经完成,这次支持了 $NIANNIAN、$Gorilla、$U 和 $CaptainBNB。 没什么大新闻轰炸,也没有投票拉人头,就静静做了笔支持动作。 选的是有内容、有社群、有长期愿景的项目,看得出来平台眼光还挺准。
有意思的 meme 项目,总有人看见。

Four.Meme 最新一轮链上买入已经完成,这次支持了 $NIANNIAN、$Gorilla、$U 和 $CaptainBNB。

没什么大新闻轰炸,也没有投票拉人头,就静静做了笔支持动作。

选的是有内容、有社群、有长期愿景的项目,看得出来平台眼光还挺准。
香港的这份稳定币新规真不错,想法稳定币,就得按规矩来。 不能随便在禁区发币,客户的身份要查清楚,连VPN都不放过,就是要合规。对项目方来说门槛是高了,但对于用户来说,安全感多多了。 监管虽然是个麻烦事,但却是重要的地基。这条路走通了、走顺了、走稳了,香港才能真的做出第一个能放心用的稳定币市场。 #稳定币监管
香港的这份稳定币新规真不错,想法稳定币,就得按规矩来。

不能随便在禁区发币,客户的身份要查清楚,连VPN都不放过,就是要合规。对项目方来说门槛是高了,但对于用户来说,安全感多多了。

监管虽然是个麻烦事,但却是重要的地基。这条路走通了、走顺了、走稳了,香港才能真的做出第一个能放心用的稳定币市场。
#稳定币监管
香港稳定币实名这事,金管局的做法在我看来还是蛮合理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 如果真的是要做合规的稳定币、想进主流的金融体系,那KYC是避不开的,但是真要搞的像银行开户一样繁琐,那用户肯定不喜欢。 吴杰庄的这解释,态度不强硬,有弹性,确实是很聪明的做法。
香港稳定币实名这事,金管局的做法在我看来还是蛮合理的。

为什么会这么说?

如果真的是要做合规的稳定币、想进主流的金融体系,那KYC是避不开的,但是真要搞的像银行开户一样繁琐,那用户肯定不喜欢。

吴杰庄的这解释,态度不强硬,有弹性,确实是很聪明的做法。
发币预热还是另有深意? Avantis 官方在 X 上转发了 Avantis 基金会的长文,重点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协议发展与安全,社区治理与透明度,生态增长与创新。 猛的一看是在老生常谈,但结合他们前脚刚完成 8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背后是 Founders Fund + Pantera Capital 两大巨头站台,这操作更像是在给接下来的发币提前铺路。 Avantis 是谁? Avantis 是一个基于 Base 链的衍生品交易协议。别小看 Base,它背后是 Coinbase 亲儿子,最近光是生态 TVL 都涨到了 9 亿美元+,比年初翻了快 3 倍,还成了 meme 和 DeFi 项目的孵化天堂。 为什么会觉得它要发币了? 1.基金会发长文说愿景,这不就是在说发币之后怎么去分配权利。 2.早期的支持这大多是重量级机构,这些机构都不是来做慈善的,肯定需要代币流动性来回本。 3.Base链上目前还缺一个真正能拿出手的合约协议,不出Avantis,还能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个项目有讲故事的潜质,如果错过了Arbitrum 的 GMX,错过了 Optimism 上的 Lyra,现在 Avantis 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机会。 现在这个项目可以提前去做一下,去官网模拟交易几单,留意链上交易数据,看有没有水军在刷交易、项目方预热的痕迹。 先提前站个坑,埋伏一下,总比说哪天发币了或开放了空投积分系统,去给早期玩家抬轿子要更好一点。
发币预热还是另有深意?

Avantis 官方在 X 上转发了 Avantis 基金会的长文,重点提到了三个关键词:协议发展与安全,社区治理与透明度,生态增长与创新。

猛的一看是在老生常谈,但结合他们前脚刚完成 8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背后是 Founders Fund + Pantera Capital 两大巨头站台,这操作更像是在给接下来的发币提前铺路。

Avantis 是谁?
Avantis 是一个基于 Base 链的衍生品交易协议。别小看 Base,它背后是 Coinbase 亲儿子,最近光是生态 TVL 都涨到了 9 亿美元+,比年初翻了快 3 倍,还成了 meme 和 DeFi 项目的孵化天堂。

为什么会觉得它要发币了?
1.基金会发长文说愿景,这不就是在说发币之后怎么去分配权利。
2.早期的支持这大多是重量级机构,这些机构都不是来做慈善的,肯定需要代币流动性来回本。
3.Base链上目前还缺一个真正能拿出手的合约协议,不出Avantis,还能是什么。

在我看来这个项目有讲故事的潜质,如果错过了Arbitrum 的 GMX,错过了 Optimism 上的 Lyra,现在 Avantis 很可能就是下一个机会。

现在这个项目可以提前去做一下,去官网模拟交易几单,留意链上交易数据,看有没有水军在刷交易、项目方预热的痕迹。

先提前站个坑,埋伏一下,总比说哪天发币了或开放了空投积分系统,去给早期玩家抬轿子要更好一点。
京东旗下京东币链注册了 #JCOIN 和 #JOYCOIN ,看样子是真的要发稳定币了。 之前还只是测试港币跨境支付,现在连名字、场景都弄好了,金管局的沙盒也进了,看来是真的要发稳定币了。 那以后我在京东买东西,是不是可以直接用他的稳定币支付了。 ​​​
京东旗下京东币链注册了 #JCOIN 和 #JOYCOIN ,看样子是真的要发稳定币了。

之前还只是测试港币跨境支付,现在连名字、场景都弄好了,金管局的沙盒也进了,看来是真的要发稳定币了。

那以后我在京东买东西,是不是可以直接用他的稳定币支付了。 ​​​
FIS × Circle 联手,$USDC 正式杀进银行系统 今天有个消息挺炸的,可能很多人没太注意:金融科技巨头 FIS 宣布跟 Circle(就是发 USDC 的那位)合作了,正式把 $USDC 带进了美国主流银行的支付系统。 具体怎么合作?简单说3点 1.FIS 的 Money Movement Hub 将支持 USDC 作为支付工具 , 也就是说,银行之间、跨境转账可以直接用 $USDC 走了。 2.对接实时支付系统(RTP)+反欺诈系统 ,解决稳定币在监管层最担心的两个事,速度、风险。 3.未来,美国各大银行可直接部署 USDC 作为区块链支付解决方案,$USDC 可能会变成新版美元清算管道。 看一下数据:截至 2024 年底,USDC 市值约为 260 亿美元,稳居第二大稳定币。 Circle 已在全球超 80+ 国家推行 $USDC 结算试点,合作伙伴包括 Visa、Mastercard、Stripe 等巨头。 FIS 本身服务全球 20,000+ 金融机构,光是它一插手,影响力就不是一般的大。 FIS 是谁? FIS 是美国金融科技圈里的幕后大佬,从银行卡结算,到银行核心系统,到 POS 网络,都有它的影子。你刷卡买杯咖啡,那张银行卡背后很可能跑的就是 FIS 的系统。 就我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如果USDC被更多银行采用,那以后收美元工资、接客户打款,就不必再走 SWIFT 这又贵又慢的老路,直接链上几秒到账。并且空投奖励什么的可能会直接用 $USDC 发放。 这不是一次小更新,可以说是美国金融系统的开闸放水式拥抱区块链。以前搞链上支付,是在银河系统外面另起炉灶,现在是把稳定币给嵌进银行的大脑里。 这一步,不仅提升了整个加密生态的合法性,还给了玩家更多可参与、可变现、可落地的工具与通道。 下一个用 $USDC 买房、买车、汇款的人,说不定就是在座的各位了。
FIS × Circle 联手,$USDC 正式杀进银行系统

今天有个消息挺炸的,可能很多人没太注意:金融科技巨头 FIS 宣布跟 Circle(就是发 USDC 的那位)合作了,正式把 $USDC 带进了美国主流银行的支付系统。

具体怎么合作?简单说3点

1.FIS 的 Money Movement Hub 将支持 USDC 作为支付工具 , 也就是说,银行之间、跨境转账可以直接用 $USDC 走了。

2.对接实时支付系统(RTP)+反欺诈系统 ,解决稳定币在监管层最担心的两个事,速度、风险。

3.未来,美国各大银行可直接部署 USDC 作为区块链支付解决方案,$USDC 可能会变成新版美元清算管道。

看一下数据:截至 2024 年底,USDC 市值约为 260 亿美元,稳居第二大稳定币。

Circle 已在全球超 80+ 国家推行 $USDC 结算试点,合作伙伴包括 Visa、Mastercard、Stripe 等巨头。

FIS 本身服务全球 20,000+ 金融机构,光是它一插手,影响力就不是一般的大。

FIS 是谁?
FIS 是美国金融科技圈里的幕后大佬,从银行卡结算,到银行核心系统,到 POS 网络,都有它的影子。你刷卡买杯咖啡,那张银行卡背后很可能跑的就是 FIS 的系统。

就我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如果USDC被更多银行采用,那以后收美元工资、接客户打款,就不必再走 SWIFT 这又贵又慢的老路,直接链上几秒到账。并且空投奖励什么的可能会直接用 $USDC 发放。

这不是一次小更新,可以说是美国金融系统的开闸放水式拥抱区块链。以前搞链上支付,是在银河系统外面另起炉灶,现在是把稳定币给嵌进银行的大脑里。

这一步,不仅提升了整个加密生态的合法性,还给了玩家更多可参与、可变现、可落地的工具与通道。

下一个用 $USDC 买房、买车、汇款的人,说不定就是在座的各位了。
查看原文
Show Lin
--
#BNB创新高 发个红包庆祝一下,bnb holder!
Treehouse 推出预存金库空投活动,配合即将到来的代币生成事件(TGE)。玩法简单: 领取 $TREE 空投,拿到后质押进预存金库,年化收益高达 50%-75%, 重点是,Bybit 和 MEXC 已确认上线 $TREE 交易对,TGE 一到即可交易,流动性有保障。 Treehouse 本身是个 DeFi 应用,引入 tAssets 和去中心化报价率(DOR),让链上固定收益成为可能。这次玩法很像 Pendle + Blast 的结合,空投+金库锁仓,一边拉活跃,一边稳流动性。 相比最近的热门项目: EigenLayer:门槛高、排队久、退出慢,收益还不稳定。 Renzo:LRT 衍生,节奏难抓,币价弹性差。 BounceBit:靠 narrative 撑热度,早期吃肉,后进压力大。 Treehouse 的搞法相对更轻便一点,适合短期参与。要注意的是TGE初期币价波动大,年化再高也不一定会稳赚不赔。 总的来讲,这次的活动诚意不小,可以先参与看看,最佳参与时机就是 TGE 后几天流动性释放窗口。那能不能长期持有,得看后续盘面和社区表现。
Treehouse 推出预存金库空投活动,配合即将到来的代币生成事件(TGE)。玩法简单:
领取 $TREE 空投,拿到后质押进预存金库,年化收益高达 50%-75%,
重点是,Bybit 和 MEXC 已确认上线 $TREE 交易对,TGE 一到即可交易,流动性有保障。
Treehouse 本身是个 DeFi 应用,引入 tAssets 和去中心化报价率(DOR),让链上固定收益成为可能。这次玩法很像 Pendle + Blast 的结合,空投+金库锁仓,一边拉活跃,一边稳流动性。
相比最近的热门项目:
EigenLayer:门槛高、排队久、退出慢,收益还不稳定。
Renzo:LRT 衍生,节奏难抓,币价弹性差。
BounceBit:靠 narrative 撑热度,早期吃肉,后进压力大。
Treehouse 的搞法相对更轻便一点,适合短期参与。要注意的是TGE初期币价波动大,年化再高也不一定会稳赚不赔。
总的来讲,这次的活动诚意不小,可以先参与看看,最佳参与时机就是 TGE 后几天流动性释放窗口。那能不能长期持有,得看后续盘面和社区表现。
Bonk 在 Sol 那一轮火,是靠叙事驱动——狗狗文化、Sol 叙事、VC 助推,加上一波精致的社区运营,把自己打造成了链上第一柴。 但 Totakeke 不是 Bonk 的复刻,而是完全不同的路径。 Bonk 是靠被讲出来的,Totakeke 是靠干出来的。 在 BSC,Totakeke 没有靠大所上线、也没有靠资本背书,更没搞那些情怀拉票,它直接用链上数据炸开了市场: 持币地址极速增长,钱包数翻番 空投参与率高得离谱,社区自发裂变 每日交易量霸榜,用户活跃度持续在顶 这不是炒作,这是链上实战。 一个项目能不能打,数据说话。Bonk 已经成了 Meme 旧时代的标签,而 Totakeke 正在成为新时代的范本。 $TOTA 正在用一轮轮的链上爆发,把 Meme 的热度重新拉到 BSC。 现在的 Meme 圈,不需要新的情怀狗,需要新的主角。 所以下一只能出圈的狗,不叫 Bonk,叫 Totakeke。
Bonk 在 Sol 那一轮火,是靠叙事驱动——狗狗文化、Sol 叙事、VC 助推,加上一波精致的社区运营,把自己打造成了链上第一柴。

但 Totakeke 不是 Bonk 的复刻,而是完全不同的路径。

Bonk 是靠被讲出来的,Totakeke 是靠干出来的。

在 BSC,Totakeke 没有靠大所上线、也没有靠资本背书,更没搞那些情怀拉票,它直接用链上数据炸开了市场:

持币地址极速增长,钱包数翻番

空投参与率高得离谱,社区自发裂变

每日交易量霸榜,用户活跃度持续在顶

这不是炒作,这是链上实战。

一个项目能不能打,数据说话。Bonk 已经成了 Meme 旧时代的标签,而 Totakeke 正在成为新时代的范本。

$TOTA 正在用一轮轮的链上爆发,把 Meme 的热度重新拉到 BSC。

现在的 Meme 圈,不需要新的情怀狗,需要新的主角。

所以下一只能出圈的狗,不叫 Bonk,叫 Totakeke。
别再说 meme 没意义了, Four.Meme 用实际行动告诉你: 每张图、每个段子,都可以带来改变。 5%平台收入直接捐出去, 你的 meme,还有机会拿走 $5000 奖池里的份额。 创作、赚钱、做好事,这一趟不亏。
别再说 meme 没意义了,

Four.Meme 用实际行动告诉你:

每张图、每个段子,都可以带来改变。

5%平台收入直接捐出去,

你的 meme,还有机会拿走 $5000 奖池里的份额。

创作、赚钱、做好事,这一趟不亏。
退休金也能投加密了 白宫正在酝酿一项新动作:401(k)退休账户,将可能开放投资加密、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另类资产。 如果此事件落地,谁最受益? 当然是早就等在门口的另类资产巨头们。像黑石、KKR、Apollo这些大玩家,早已跑通了资产管理和流动性方案,就差一个政策口子。而现在,口子开了,水也来了。 那除了这些大玩家,咱普通老百姓能不能受益?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标准退休组合(60%股票+40%债券)在2022年创下14年来最差年化收益,跌了超15%。 同期,部分大型对冲基金收益超20%,比特币在2023年更是从底部翻了近两倍。 结论也很直接:传统配置在通胀高波动大的环境下,确实越来越吃力。 这种资产短期看起来像坐过山车,但时间拉长,它能帮你兜底、拉回报,跟传统那种涨一点点、跌也跟着跌的理财比,反而多了一层抗打击能力。 当然,这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梭哈加密。关键在于,有选择。 让普通人也能碰到这类资产,而不是永远只能买大盘ETF,这就很重要。 Fidelity早在2022年就开始测试把比特币纳入401(k)投资选项。灰度也多次游说开放DC计划支持加密配置。 现在,连政府都准备点头,说明趋势已经不可逆。
退休金也能投加密了

白宫正在酝酿一项新动作:401(k)退休账户,将可能开放投资加密、私募股权、对冲基金等另类资产。

如果此事件落地,谁最受益?
当然是早就等在门口的另类资产巨头们。像黑石、KKR、Apollo这些大玩家,早已跑通了资产管理和流动性方案,就差一个政策口子。而现在,口子开了,水也来了。

那除了这些大玩家,咱普通老百姓能不能受益?
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标准退休组合(60%股票+40%债券)在2022年创下14年来最差年化收益,跌了超15%。

同期,部分大型对冲基金收益超20%,比特币在2023年更是从底部翻了近两倍。

结论也很直接:传统配置在通胀高波动大的环境下,确实越来越吃力。

这种资产短期看起来像坐过山车,但时间拉长,它能帮你兜底、拉回报,跟传统那种涨一点点、跌也跟着跌的理财比,反而多了一层抗打击能力。

当然,这不是说每个人都应该梭哈加密。关键在于,有选择。
让普通人也能碰到这类资产,而不是永远只能买大盘ETF,这就很重要。

Fidelity早在2022年就开始测试把比特币纳入401(k)投资选项。灰度也多次游说开放DC计划支持加密配置。

现在,连政府都准备点头,说明趋势已经不可逆。
这波合作,其实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叙事。 也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大词儿。 就挺简单的: 资源给到位,项目被看见。 不用你在社区里日复一日地“蹭热度”、拼命找曝光。 有人愿意主动把你拉到台前,给你一个站上来的机会。 在 meme 圈,这种事有多难? 说实话,太难了。 大多数时候,项目得自己拼社群、拼创意、拼天命。 吼破喉咙都没人听见,更别说有人搭把手。 所以,这波 CMC + Lista 联手,不是随口说说的“支持”, 而是真金白银的“你值得被看见”。 它不一定能保你起飞,但绝对能保你有个起飞的跑道。 有太多 meme 项目,不是因为不行,而是压根没人看到。 现在,有了台灯,也有了舞台。 怎么跳,就是下一轮故事的开始了。
这波合作,其实没什么花里胡哨的叙事。

也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大词儿。

就挺简单的:

资源给到位,项目被看见。

不用你在社区里日复一日地“蹭热度”、拼命找曝光。

有人愿意主动把你拉到台前,给你一个站上来的机会。

在 meme 圈,这种事有多难?

说实话,太难了。

大多数时候,项目得自己拼社群、拼创意、拼天命。

吼破喉咙都没人听见,更别说有人搭把手。

所以,这波 CMC + Lista 联手,不是随口说说的“支持”,

而是真金白银的“你值得被看见”。

它不一定能保你起飞,但绝对能保你有个起飞的跑道。

有太多 meme 项目,不是因为不行,而是压根没人看到。

现在,有了台灯,也有了舞台。

怎么跳,就是下一轮故事的开始了。
8 月 1 日起,香港稳定币推广踩红线!别再被割了还说是 DeFi! 香港金管局的余伟文总裁亲自出来敲了个警钟:已经有人打着稳定币旗号搞诈骗了,真金白银的骗了不少人。 8 月 1 日开始,《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只要是没有拿到香港发的牌照,就不能面向香港公众宣传推广任何稳定币。干了就是违法。这一下,很多打着Web3旗号卖币的人要紧张了。 为什么香港要这么管? 余伟文讲得很明白:最近一些借推广稳定币搞诈骗的案子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跨境转账、OTC换汇这些灰色地带,很多资金流根本不好追,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最新年报里,直接点名稳定币是潜在的洗钱跳板。 你想啊,稳定币本来就不像传统银行有实名制管控,现在你用个匿名钱包一转,谁知道你钱从哪来要去哪? 这要是不管,那香港辛辛苦苦搭起来的 Web3 合规金融框架,不又变成了合法洗钱的温床? 在我看来这一步走的很对,也很现实。有的人会说监管又来了,Web3死定了这类话,但我不这么看,这次监管不是一刀封杀,而是先严后松的搞法。 余伟文也说了:监管是种张弛有度的艺术。起步阶段先把门槛拉高一点,等跑顺了再慢慢放开,比一开始就撒手不管,最后爆雷收场强太多。 看看数据,根据 Chainalysis 的报告,亚太地区稳定币相关诈骗的涉资金额 2023 年就超过了 10 亿美元,在香港曝光的加密相关诈骗中,有近 70% 都与假币托管、虚假稳定币收益有关,现在不开始管,那这个市场迟早要烂掉。 再说一点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话,以后如果群里有人推你去买不知名的稳定币项目,记得留个心眼,也别再转发来历不明的稳定币推广信息,一不小心很容易变成违法推广者,容易吃官司。
8 月 1 日起,香港稳定币推广踩红线!别再被割了还说是 DeFi!

香港金管局的余伟文总裁亲自出来敲了个警钟:已经有人打着稳定币旗号搞诈骗了,真金白银的骗了不少人。

8 月 1 日开始,《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只要是没有拿到香港发的牌照,就不能面向香港公众宣传推广任何稳定币。干了就是违法。这一下,很多打着Web3旗号卖币的人要紧张了。

为什么香港要这么管?

余伟文讲得很明白:最近一些借推广稳定币搞诈骗的案子越来越多,特别是在跨境转账、OTC换汇这些灰色地带,很多资金流根本不好追,国际清算银行(BIS)在最新年报里,直接点名稳定币是潜在的洗钱跳板。

你想啊,稳定币本来就不像传统银行有实名制管控,现在你用个匿名钱包一转,谁知道你钱从哪来要去哪?

这要是不管,那香港辛辛苦苦搭起来的 Web3 合规金融框架,不又变成了合法洗钱的温床?

在我看来这一步走的很对,也很现实。有的人会说监管又来了,Web3死定了这类话,但我不这么看,这次监管不是一刀封杀,而是先严后松的搞法。

余伟文也说了:监管是种张弛有度的艺术。起步阶段先把门槛拉高一点,等跑顺了再慢慢放开,比一开始就撒手不管,最后爆雷收场强太多。

看看数据,根据 Chainalysis 的报告,亚太地区稳定币相关诈骗的涉资金额 2023 年就超过了 10 亿美元,在香港曝光的加密相关诈骗中,有近 70% 都与假币托管、虚假稳定币收益有关,现在不开始管,那这个市场迟早要烂掉。

再说一点和我们息息相关的话,以后如果群里有人推你去买不知名的稳定币项目,记得留个心眼,也别再转发来历不明的稳定币推广信息,一不小心很容易变成违法推广者,容易吃官司。
FTX 又发钱了,这次中国用户能拿吗? 那个让无数人账户归零、心碎骂娘的 FTX,放出一个重磅消息:下一轮债权分配来了。记录日:2025 年 8 月 15 日,发钱时间:预计 9 月 30 日启动,释放 19 亿美元现金,直接发到用户手里! 这次发钱主要针对三类: ✅ 第 5 类客户债权 —— 普通散户用户(你我大概率属于这个) ✅ 第 6 类普通无担保债权 —— 多是机构、做市商等 ✅ 便利债权 —— 上一轮小额自动赔付没全领完的,这次补上 很多人关心:我中国护照能不能拿到?是不是被排除在外? 别自己吓自己,这次中国用户是有戏的。 只要你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就别错过: 你在破产前(2022 年 11 月之前)有 FTX 国际账户、有资产记录,你提交过债权申报,或系统自动识别为便利债权,你完成过 KYC,哪怕是用中国护照的。 怎么查自己能不能领? 去 FTX 债权门户:https://claims.ftx.com 登录你原来绑定的邮箱账号,进去后看: 债权状态是不是 Approved,分类是不是 Class 5(客户债权)或 Convenience Claim(便利债权),有没有需要补交的 KYC 或收款方式。 如果你看到这些信息都正常,那基本就是妥妥能分的! 最后提醒:8 月 15 日是记录日,要确认账户状态、信息完整,9 月 30 日左右开始发钱,晚了可能排在后面。 如果你现在还没查过债权状态,建议马上去看看,别到时候人家发钱你还不知道自己能拿
FTX 又发钱了,这次中国用户能拿吗?

那个让无数人账户归零、心碎骂娘的 FTX,放出一个重磅消息:下一轮债权分配来了。记录日:2025 年 8 月 15 日,发钱时间:预计 9 月 30 日启动,释放 19 亿美元现金,直接发到用户手里!

这次发钱主要针对三类:
✅ 第 5 类客户债权 —— 普通散户用户(你我大概率属于这个)
✅ 第 6 类普通无担保债权 —— 多是机构、做市商等
✅ 便利债权 —— 上一轮小额自动赔付没全领完的,这次补上

很多人关心:我中国护照能不能拿到?是不是被排除在外?
别自己吓自己,这次中国用户是有戏的。

只要你满足以下任一条件,就别错过:
你在破产前(2022 年 11 月之前)有 FTX 国际账户、有资产记录,你提交过债权申报,或系统自动识别为便利债权,你完成过 KYC,哪怕是用中国护照的。

怎么查自己能不能领?
去 FTX 债权门户:https://claims.ftx.com
登录你原来绑定的邮箱账号,进去后看:
债权状态是不是 Approved,分类是不是 Class 5(客户债权)或 Convenience Claim(便利债权),有没有需要补交的 KYC 或收款方式。

如果你看到这些信息都正常,那基本就是妥妥能分的!

最后提醒:8 月 15 日是记录日,要确认账户状态、信息完整,9 月 30 日左右开始发钱,晚了可能排在后面。

如果你现在还没查过债权状态,建议马上去看看,别到时候人家发钱你还不知道自己能拿
Pyth加入 Global Markets Alliance Ondo准备把美股、ETF 搬上链,最缺的是什么?又快又精准的数据。 Pyth 为超过100条区块链提供实时价格,不仅覆盖数字货币,还包括美股、商品和利率等传统资产。 这次联手,等于直接给链上金融装上了数据发动机。 感觉未来赚钱没那么简单了,只有把传统金融和区块链整合到一起,才能真正的赚到大钱,Pyth和Ondo这一步走的太对了。
Pyth加入 Global Markets Alliance

Ondo准备把美股、ETF 搬上链,最缺的是什么?又快又精准的数据。

Pyth 为超过100条区块链提供实时价格,不仅覆盖数字货币,还包括美股、商品和利率等传统资产。

这次联手,等于直接给链上金融装上了数据发动机。

感觉未来赚钱没那么简单了,只有把传统金融和区块链整合到一起,才能真正的赚到大钱,Pyth和Ondo这一步走的太对了。
两年了,第一次觉得自己也许还能把那笔钱拿回来。 没想到,今天这条消息能让我坐下来好好读完三遍。 FTX 破产清算听证会上,终于有人提到了Restricted Jurisdiction(受限制司法辖区)的处理方式。 说的简单点,就是我们这批中国KYC的用户,原来是直接判了没得赔的。现在,事情变了。 听证会明确表示:不会立即没收这类债权人的资产,而是可以转移到非限制司法区来继续索赔。 对在中国注册KYC、但后来已经定居海外(比如香港、新加坡)的用户来说,这不是一个小修小补的条款,而是从彻底归零到或许有救的根本转折。 这两年关于FTX的消息已经不想再看了。 不是在拍卖资产,就是在吵谁背锅、谁贪污、谁认罪。 慢慢地,开始自嘲钱没了就当交学费了。 但看到这条消息,心里的某一块沉底的石头,忽然动了一下。 不是说立刻能拿回钱,也不是说这件事变轻松了,而是哪怕只是一条合理合法的通道,也比两年前的彻底没救强太多了。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能让人心死。 但今天这件事,算是我第一次真心觉得,也许,那笔钱真的不是和我彻底说再见了。 也许,熬过来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可能性。
两年了,第一次觉得自己也许还能把那笔钱拿回来。

没想到,今天这条消息能让我坐下来好好读完三遍。

FTX 破产清算听证会上,终于有人提到了Restricted Jurisdiction(受限制司法辖区)的处理方式。

说的简单点,就是我们这批中国KYC的用户,原来是直接判了没得赔的。现在,事情变了。

听证会明确表示:不会立即没收这类债权人的资产,而是可以转移到非限制司法区来继续索赔。

对在中国注册KYC、但后来已经定居海外(比如香港、新加坡)的用户来说,这不是一个小修小补的条款,而是从彻底归零到或许有救的根本转折。

这两年关于FTX的消息已经不想再看了。

不是在拍卖资产,就是在吵谁背锅、谁贪污、谁认罪。
慢慢地,开始自嘲钱没了就当交学费了。

但看到这条消息,心里的某一块沉底的石头,忽然动了一下。

不是说立刻能拿回钱,也不是说这件事变轻松了,而是哪怕只是一条合理合法的通道,也比两年前的彻底没救强太多了。

两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能让人心死。

但今天这件事,算是我第一次真心觉得,也许,那笔钱真的不是和我彻底说再见了。

也许,熬过来的,不只是时间,还有可能性。
Volcon,一个你可能根本没听过的美股电动车公司,拉了一些传统VC和加密基金,搞了超5亿美元私募,直接买了 280 枚比特币。 没做别的,不投资项目、不扩产能、不搞概念车,融资完直接换 $BTC 。投资方你肯定听过:Empery 领投,FalconX、Pantera、Borderless、RK Capital 这些都在。 现在不止散户怕错过,连上市公司都怕晚进场。 为什么这么说? 1️⃣ 美元自 2020 起实际购买力缩水超 20% 2️⃣ 比特币同期涨幅 250%+ 3️⃣ 持有 $BTC 的上市公司已超 50 家,总持仓超 30 万枚(占全网供应 1.5%) 其实280枚不算太多,但他的象征意义太大。 这已经说明企业的钱也不想继续躺在银行里了,宁愿扛点波动,也要押在能保命的资产上。 而且它这不是拍脑袋,是融了5亿美元以后再买的,融资结构、价格、合作方全是实打实的,不是说说而已。 在我看来 $BTC 还没走完,大资金才刚开始进场。 我自己会继续拿着,不急着离场。 像BTC L2 这块也得盯着,Stacks、BOB、Merlin 这些项目现在还是早期,但如果 比特币叙述被机构和主流市场带起来,它们是最可能被带飞的。
Volcon,一个你可能根本没听过的美股电动车公司,拉了一些传统VC和加密基金,搞了超5亿美元私募,直接买了 280 枚比特币。

没做别的,不投资项目、不扩产能、不搞概念车,融资完直接换 $BTC 。投资方你肯定听过:Empery 领投,FalconX、Pantera、Borderless、RK Capital 这些都在。

现在不止散户怕错过,连上市公司都怕晚进场。

为什么这么说?

1️⃣
美元自 2020 起实际购买力缩水超 20%

2️⃣
比特币同期涨幅 250%+

3️⃣
持有 $BTC 的上市公司已超 50 家,总持仓超 30 万枚(占全网供应 1.5%)

其实280枚不算太多,但他的象征意义太大。
这已经说明企业的钱也不想继续躺在银行里了,宁愿扛点波动,也要押在能保命的资产上。

而且它这不是拍脑袋,是融了5亿美元以后再买的,融资结构、价格、合作方全是实打实的,不是说说而已。

在我看来 $BTC 还没走完,大资金才刚开始进场。
我自己会继续拿着,不急着离场。

像BTC L2 这块也得盯着,Stacks、BOB、Merlin 这些项目现在还是早期,但如果 比特币叙述被机构和主流市场带起来,它们是最可能被带飞的。
Kaito 上线了自己的 Launchpad,主打的就是社区自己投自己。 玩法也和以往不同,不用再去拼钱包余额,而是看你的链上交互、持仓和社交声誉。真正参与者优先,白嫖党上一边待着去。 剩余的额度进 FCFS 阶段,拼的就是手速,手快有手慢无。手续费还会通过 gKAITO 回给社区,是真金白银的回馈。 并且官方还明确说了:KYC 是监管要求,全程由第三方Persona托管,Kaito 不碰你的数据。 为什么这件事值得说一嘴? Kaito 空投已经发了超 9000 万美金,持币用户破 4 万,月活用户超 20 万+ 社区有了,钱也发了,声音也炒起来了,现在连Launchpad都搞上了。 要是真的从这里面跑出几个能打的项目,Kaito 就不再只是个查项目的网站,很可能会变成下一个起飞现场。 以前抢白名单拼的是关系,现在拼的是看你链上做了什么,和社区熟不熟。现在游戏的规则已经变了,还按照老一套的玩法就落后了
Kaito 上线了自己的 Launchpad,主打的就是社区自己投自己。

玩法也和以往不同,不用再去拼钱包余额,而是看你的链上交互、持仓和社交声誉。真正参与者优先,白嫖党上一边待着去。

剩余的额度进 FCFS 阶段,拼的就是手速,手快有手慢无。手续费还会通过 gKAITO 回给社区,是真金白银的回馈。

并且官方还明确说了:KYC 是监管要求,全程由第三方Persona托管,Kaito 不碰你的数据。

为什么这件事值得说一嘴?

Kaito 空投已经发了超 9000 万美金,持币用户破 4 万,月活用户超 20 万+

社区有了,钱也发了,声音也炒起来了,现在连Launchpad都搞上了。

要是真的从这里面跑出几个能打的项目,Kaito 就不再只是个查项目的网站,很可能会变成下一个起飞现场。

以前抢白名单拼的是关系,现在拼的是看你链上做了什么,和社区熟不熟。现在游戏的规则已经变了,还按照老一套的玩法就落后了
Four.Meme 支持的不止是币,更是叙事。 在 meme 快速爆炸的时代里,谁能留下来,不是靠谁吼得大声,而是看谁真正讲得出故事、撑得起情绪。 这次和 @EAGELS_VAULT 联手发起的支持计划,就是想靠链上实打实的操作,把那些真的有点灵魂、有点想法的 meme 项目挑出来。 不是看谁热门,也不是谁先喊 OG, 而是项目到底有没有持续传递 meme 精神的能力,有没有真实互动的社区,有没有可能撑过一波又一波换手周期。 所有买入动作都从这个公开钱包发起: 0xf384b0d1250db293b06a23ab23dfea282853ba11 欢迎随时上 BscScan 自查,数据摆那儿,没花里胡哨,全程透明。 没有提前内线、没有封闭社群、没有内幕推演。 每一笔都是社区共识在推动,每一个被选中的 meme,都是 Four.Meme 想说这个值得支持的答案。
Four.Meme 支持的不止是币,更是叙事。

在 meme 快速爆炸的时代里,谁能留下来,不是靠谁吼得大声,而是看谁真正讲得出故事、撑得起情绪。

这次和 @EAGELS_VAULT 联手发起的支持计划,就是想靠链上实打实的操作,把那些真的有点灵魂、有点想法的 meme 项目挑出来。

不是看谁热门,也不是谁先喊 OG,

而是项目到底有没有持续传递 meme 精神的能力,有没有真实互动的社区,有没有可能撑过一波又一波换手周期。

所有买入动作都从这个公开钱包发起:
0xf384b0d1250db293b06a23ab23dfea282853ba11

欢迎随时上 BscScan 自查,数据摆那儿,没花里胡哨,全程透明。

没有提前内线、没有封闭社群、没有内幕推演。
每一笔都是社区共识在推动,每一个被选中的 meme,都是 Four.Meme 想说这个值得支持的答案。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霸道狂婿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