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那不问了

专注项目的Alpha信息,以及对于一些项目的研报。 除了Defi玩的比较少以外,其他都有涉猎,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推特同名
2 关注
7 粉丝
8 点赞
2 分享
全部内容
--
GameFi要崛起了吗?最近推特上面很多博主在讨论Gamefi崛起的话题,我也来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文章较长,可以先赞后看。有任何想法也可以留言讨论。GameFi会崛起吗?答案是肯定的,时间上可能也比较近了,但是还是需要市场的验证。为什么这么说?以下是我的逻辑。GameFi的起源是在2019年,具体概念成型是在2021年,在2021年GameFi成为了Game+NFT+Defi的综合概念,然后摸索着开始野蛮生长。出现比较知名的Axie、SandBox、STEPN等游戏,也产生了依托游戏应运而生的游戏公会YGG、PathDAO等等,以及一些游戏平台等。然后从2022年初开始下滑,这也是GameFi一些不合理的机制造成的必然结果。有以下几个原因1、Play to Earn给了玩家一个过高的预期。链游项目方很喜欢以一个高收益的预期给到玩家,使之成为玩游戏的驱动力,然后对游戏内的产出设置通常是NFT的准入门槛,早期玩家的回本周期很短,但是随着产出增长,新进入的玩家回本周期就会变长,最终就会变成一个庞氏,老玩家和项目方赚钱,新玩家亏钱。大家玩链游的初衷就是为了Play to Earn,项目方想赚钱,玩家想赚钱,谁亏钱呢?当然是新玩家。2、以Defi作为游戏内核现在看到的GameFi大多还是披着游戏外衣的Defi,基本流程大致是一样的。1)购买项目方的NFT2)在游戏里使用(质押)3)游戏打金(流动性挖矿)后面可能还延伸出来的升级拆分等等操作都是流动性挖矿的一种,目的都是消耗token来获得更多的token,最终收益达到某个阈值的时候,游戏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游戏本身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收益。当然还有很多的项目方例如BNX等在不断地去做新游戏重复这个过程,来保持自身的活力。不过,这已经脱离Game本身,只是让基于游戏的Defi苟延残喘。3、以 NFT 作為遊戲門檻大家可能会对游戏以NFT作为门槛没什么感觉,因为传统游戏也会以点卡,特殊的游戏代币、门票作为特定本的门槛,这放在传统游戏里没什么问题,因为大家的目的不一定都是冲着赚钱去的,所以早进入游戏和晚进入游戏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游戏的官方会对游戏内的产出进行宏观调控,保证特定道具或者游戏内的经济不崩盘。但是放在web3,以NFT作为游戏门槛,大家肯定希望它是保值的,但是保值对于项目方来说不利,项目方希望更多的玩家来参与游戏,那么NFT就会变得不保值。链游的玩家也不是单纯玩游戏的玩家,我更倾向于是矿工,他们会去计算成本和产出,如果投入成本回本周期或者产出比较低,那么他们就会离场,市场上就会认为这个游戏已经走向末期。当然部分人的离场会导致产出回到某一个水平线上,这代表着这个链游能够承受的玩家数量就这么多,如果再多就会开始下跌,这对游戏来讲是不健康的,非常畸形。4、经济模型有缺陷传统的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更新来对游戏内的经济模型进行宏观调控,例如梦幻西游、DNF、QQ三国等等,他们可以通过一次更新调整游戏内代币消耗或者添加新的游戏内容来让游戏内的代币道具基本稳定在某一个区间,就算有一些巨鲸去进行操盘,只会影响到代币的稳定,不会影响到关键道具的本身价值,它是基于游戏本身锚定的。在下一次更新之后,囤货或者同币的商人可能就会血本无归。这是中心化的做法。但是在追求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如果这么去做就不那么清真,而且币价崩盘大家也不会在乎你的道具是不是锚定游戏本身,游戏依然会走向跌落。5、没有新用户这是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以往的链游瞄准的还是web3本身的存量用户,很难破圈。这里有挺多的影响因素,首先是web3本身的入门门槛,无法做到让web2的玩家无感的进入。其次是之前提到的大户控盘,门槛过高、游戏质量低等等其他原因的限制。没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想要拉长生命周期非常难,然后又回到之前的循环,没有新用户就创造新需求来维持现状。以上是链游走向下滑的一些原因,那么为什么我还是认为,链游会崛起呢?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从去年开始,我们能看到很多链游的基础设施在推进,可以让web2玩家更容易的进入到链游当中,比如说各种低gas的L2公链、MPC钱包、由游戏引擎内置的登录SDK等等,这些是让更多圈外用户入场的基础,虽然现在依然在完善。其次是流量增长,依然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看到很多游戏开始上架steam、epic等传统的游戏平台。除此之外,TON基于telegram也在推进自己的生态发展,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流量入口,只是现在还缺少一个展示和搜索的门户,如果完善的话,也可以收获到本身使用telegram的用户。最后就是传统游戏厂商入局,相较于名不见经传的一些链游项目方,我更看好的是传统游戏厂商。首先是游戏品质方面,传统游戏厂商更容易做出来游戏性高内容扎实品质更高的游戏。其次是流量,传统游戏厂商在web2深耕多年,本身自己的品牌就有其受众,不用像大多数链游一样给玩家一个高预期收益来吸引玩家入场,只需要保证自己的游戏品质即可。最后就是各种限制的问题,在国内很多游戏厂商苦于没有版号,即便是好的游戏也不一定可以上架,但是在web3还算是蓝海。不过还是有一些问题,传统的游戏厂商还是需要好好考虑到经济模型方面的问题,因为需要适应web3的规则。总结一下,我看好链游的侧重点在于是否能够有庞大的玩家基数。一个游戏只要开始就可以容纳足够多的玩家进入,那么其实项目方只需要考虑游戏内容和品质就好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侧重游戏性的玩家作为消费者,纯以赚钱为目标的玩家或者工作室作为生产者,项目方把控中间环节调控游戏的产出消耗游戏内容获得收益就好了。除此之外也可以借鉴各种开放世界开放游戏编辑器,再多出一些内容创建者,以及细分用户。我已经看到了一些知名大厂进入web3布局,他们自身所带的流量能够打破gamefi的魔咒吗?我拭目以待。我也希望2024会是一个gamefi summer,至于gamefi summer来了吗?我只能说如来。#GameFi

GameFi要崛起了吗?

最近推特上面很多博主在讨论Gamefi崛起的话题,我也来说一下我的个人看法,文章较长,可以先赞后看。有任何想法也可以留言讨论。GameFi会崛起吗?答案是肯定的,时间上可能也比较近了,但是还是需要市场的验证。为什么这么说?以下是我的逻辑。GameFi的起源是在2019年,具体概念成型是在2021年,在2021年GameFi成为了Game+NFT+Defi的综合概念,然后摸索着开始野蛮生长。出现比较知名的Axie、SandBox、STEPN等游戏,也产生了依托游戏应运而生的游戏公会YGG、PathDAO等等,以及一些游戏平台等。然后从2022年初开始下滑,这也是GameFi一些不合理的机制造成的必然结果。有以下几个原因1、Play to Earn给了玩家一个过高的预期。链游项目方很喜欢以一个高收益的预期给到玩家,使之成为玩游戏的驱动力,然后对游戏内的产出设置通常是NFT的准入门槛,早期玩家的回本周期很短,但是随着产出增长,新进入的玩家回本周期就会变长,最终就会变成一个庞氏,老玩家和项目方赚钱,新玩家亏钱。大家玩链游的初衷就是为了Play to Earn,项目方想赚钱,玩家想赚钱,谁亏钱呢?当然是新玩家。2、以Defi作为游戏内核现在看到的GameFi大多还是披着游戏外衣的Defi,基本流程大致是一样的。1)购买项目方的NFT2)在游戏里使用(质押)3)游戏打金(流动性挖矿)后面可能还延伸出来的升级拆分等等操作都是流动性挖矿的一种,目的都是消耗token来获得更多的token,最终收益达到某个阈值的时候,游戏开始走下坡路,因为游戏本身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收益。当然还有很多的项目方例如BNX等在不断地去做新游戏重复这个过程,来保持自身的活力。不过,这已经脱离Game本身,只是让基于游戏的Defi苟延残喘。3、以 NFT 作為遊戲門檻大家可能会对游戏以NFT作为门槛没什么感觉,因为传统游戏也会以点卡,特殊的游戏代币、门票作为特定本的门槛,这放在传统游戏里没什么问题,因为大家的目的不一定都是冲着赚钱去的,所以早进入游戏和晚进入游戏没有什么不同,而且游戏的官方会对游戏内的产出进行宏观调控,保证特定道具或者游戏内的经济不崩盘。但是放在web3,以NFT作为游戏门槛,大家肯定希望它是保值的,但是保值对于项目方来说不利,项目方希望更多的玩家来参与游戏,那么NFT就会变得不保值。链游的玩家也不是单纯玩游戏的玩家,我更倾向于是矿工,他们会去计算成本和产出,如果投入成本回本周期或者产出比较低,那么他们就会离场,市场上就会认为这个游戏已经走向末期。当然部分人的离场会导致产出回到某一个水平线上,这代表着这个链游能够承受的玩家数量就这么多,如果再多就会开始下跌,这对游戏来讲是不健康的,非常畸形。4、经济模型有缺陷传统的游戏可以通过游戏更新来对游戏内的经济模型进行宏观调控,例如梦幻西游、DNF、QQ三国等等,他们可以通过一次更新调整游戏内代币消耗或者添加新的游戏内容来让游戏内的代币道具基本稳定在某一个区间,就算有一些巨鲸去进行操盘,只会影响到代币的稳定,不会影响到关键道具的本身价值,它是基于游戏本身锚定的。在下一次更新之后,囤货或者同币的商人可能就会血本无归。这是中心化的做法。但是在追求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如果这么去做就不那么清真,而且币价崩盘大家也不会在乎你的道具是不是锚定游戏本身,游戏依然会走向跌落。5、没有新用户这是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以往的链游瞄准的还是web3本身的存量用户,很难破圈。这里有挺多的影响因素,首先是web3本身的入门门槛,无法做到让web2的玩家无感的进入。其次是之前提到的大户控盘,门槛过高、游戏质量低等等其他原因的限制。没有庞大的用户基数,想要拉长生命周期非常难,然后又回到之前的循环,没有新用户就创造新需求来维持现状。以上是链游走向下滑的一些原因,那么为什么我还是认为,链游会崛起呢?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从去年开始,我们能看到很多链游的基础设施在推进,可以让web2玩家更容易的进入到链游当中,比如说各种低gas的L2公链、MPC钱包、由游戏引擎内置的登录SDK等等,这些是让更多圈外用户入场的基础,虽然现在依然在完善。其次是流量增长,依然是从去年开始,我们看到很多游戏开始上架steam、epic等传统的游戏平台。除此之外,TON基于telegram也在推进自己的生态发展,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流量入口,只是现在还缺少一个展示和搜索的门户,如果完善的话,也可以收获到本身使用telegram的用户。最后就是传统游戏厂商入局,相较于名不见经传的一些链游项目方,我更看好的是传统游戏厂商。首先是游戏品质方面,传统游戏厂商更容易做出来游戏性高内容扎实品质更高的游戏。其次是流量,传统游戏厂商在web2深耕多年,本身自己的品牌就有其受众,不用像大多数链游一样给玩家一个高预期收益来吸引玩家入场,只需要保证自己的游戏品质即可。最后就是各种限制的问题,在国内很多游戏厂商苦于没有版号,即便是好的游戏也不一定可以上架,但是在web3还算是蓝海。不过还是有一些问题,传统的游戏厂商还是需要好好考虑到经济模型方面的问题,因为需要适应web3的规则。总结一下,我看好链游的侧重点在于是否能够有庞大的玩家基数。一个游戏只要开始就可以容纳足够多的玩家进入,那么其实项目方只需要考虑游戏内容和品质就好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侧重游戏性的玩家作为消费者,纯以赚钱为目标的玩家或者工作室作为生产者,项目方把控中间环节调控游戏的产出消耗游戏内容获得收益就好了。除此之外也可以借鉴各种开放世界开放游戏编辑器,再多出一些内容创建者,以及细分用户。我已经看到了一些知名大厂进入web3布局,他们自身所带的流量能够打破gamefi的魔咒吗?我拭目以待。我也希望2024会是一个gamefi summer,至于gamefi summer来了吗?我只能说如来。#GameFi
说一下上架ORDI对于BRC20的一些影响和后续布局的看法。 首先对所有的BRC20铭文来讲都是一件好事,后续的表现大家也可以看到,几乎都在讨论或者入场新的铭文。 但是对于ORDI的价格而言,我的观点是需要看整个BRC20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价格是否上涨已经变成了市场博弈,情绪影响还是有,但是已经不是最核心的因素了。很多人说ORDI会到100U,1000U,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不能被情绪左右。 后续需要关注的是BRC20-SWAP以及拓展的一些产品对于BRC20生态的支持,想要价格上涨最终落脚点还是要看整个生态的完整度,SWAP,DEFI,LSD等等,EVM链已经做出了一整套体系,后续就是在BTC上复刻,所以可以关注一下相关消息。 其次就是闪电网络和RGB协议,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是NostrAsset的fair mint,以及基于RGB协议发布的一个叫RGBPEPE的代币,个人认为可以参与但是没必要去特别重点关注,逻辑和之前一样,TaprootAsset现在还是点对点的交易,RGB协议也还在完善当中,至于其他的一些拓展例如BitVM等等,都是还在建设。所以最终还是要看谁成为主流,谁能够占据主要话题。 类似BRC20的铭文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人关注的还是BRC20,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基于RGB协议构建的钱包也有很多,但是现在大多都是测试阶段,虽然资产并不会丢失,但是还是有很多风险,例如TaprootAsset的部署者权限很大,可能会增发。RGB协议更新可能之前的版本就无法使用等等,并不是说fud或者打击大家的热情,但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因素,我的建议是多关注技术方面的东西,觉得差不多可以面向市场了,再去做一些布局。
说一下上架ORDI对于BRC20的一些影响和后续布局的看法。
首先对所有的BRC20铭文来讲都是一件好事,后续的表现大家也可以看到,几乎都在讨论或者入场新的铭文。
但是对于ORDI的价格而言,我的观点是需要看整个BRC20的发展,到了这个阶段价格是否上涨已经变成了市场博弈,情绪影响还是有,但是已经不是最核心的因素了。很多人说ORDI会到100U,1000U,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不能被情绪左右。
后续需要关注的是BRC20-SWAP以及拓展的一些产品对于BRC20生态的支持,想要价格上涨最终落脚点还是要看整个生态的完整度,SWAP,DEFI,LSD等等,EVM链已经做出了一整套体系,后续就是在BTC上复刻,所以可以关注一下相关消息。
其次就是闪电网络和RGB协议,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是NostrAsset的fair mint,以及基于RGB协议发布的一个叫RGBPEPE的代币,个人认为可以参与但是没必要去特别重点关注,逻辑和之前一样,TaprootAsset现在还是点对点的交易,RGB协议也还在完善当中,至于其他的一些拓展例如BitVM等等,都是还在建设。所以最终还是要看谁成为主流,谁能够占据主要话题。
类似BRC20的铭文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人关注的还是BRC20,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基于RGB协议构建的钱包也有很多,但是现在大多都是测试阶段,虽然资产并不会丢失,但是还是有很多风险,例如TaprootAsset的部署者权限很大,可能会增发。RGB协议更新可能之前的版本就无法使用等等,并不是说fud或者打击大家的热情,但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客观因素,我的建议是多关注技术方面的东西,觉得差不多可以面向市场了,再去做一些布局。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实时新闻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数学爱好者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