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饼飙到 12 万,二饼站上 4300,按说币圈该一片欢腾,可实际却冷冷清清。真相很扎心:一大波人完美踏空,还有不少人手里攥着之前追高的山寨币,账户依旧绿油油。
这事的病根,其实是 “惯性思维” 在作祟。过去两年,主力靠着长时间震荡和反复砸盘,把散户对 ETH 的信心磨得差不多了。比特币从 1.5 万一路冲到 12 万,ETH 却总在涨涨跌跌里徘徊,尤其今年 4 月那波大跌,更让不少人认定它 “不行了”。结果呢?ETH 从 1400 开始反弹时,市场早就没多少人信它,稍微涨点就有人慌忙抛售。从 1400 到 1800,唱空的声音满天飞;1800 涨到 2800,照样有人喊着要大跌,就这么一路怀疑着,ETH 悄悄摸到了 4300。
很多人判断行情就看眼前那点波动,甚至拿过去的表现否定未来 —— 觉得 ETH 以前跑不赢 BTC,以后肯定也不行。这就像 “刻舟求剑”,总被过去的锚点捆住手脚。可投资这事,本质是看未来的潜力,真正能赚钱的,往往是那些在别人还没察觉时就悄悄布局的人。
这轮行情里,不少人盯着 SOL 生态猛冲,眼睁睁错过了 ETH 的机会。另一拨人死守着山寨币,看着 ETH 创了新高,自己的币还在去年的低点趴着,就开始犯嘀咕:是不是买错了?于是又陷入新的纠结:要不要卖掉山寨换 ETH?怕换了之后 ETH 回调,山寨币跟着跌得更惨。
其实核心问题不是 “山寨币行不行”,而是能不能看清下一个热点在哪儿。以太坊起飞前,市场里质疑声也不少;现在唱衰山寨币的,很多也是被惯性思维绑住了。要是跳不出这种思维怪圈,只会一次次错过机会 —— 涨起来的总觉得上车太慢,没动静的总觉得太烂。
投资说到底要解决两件事:一是看得懂盘面的节奏,二是选对有潜力的板块和币种。如今 BTC 已经 12 万,ETH 站上 4300,低位布局的最佳时机早就过了。接下来想低风险搏高回报,就得提前找到下一个可能爆发的点。不然,等那些有价值的币种真启动时,你又只能站在场边拍大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