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
个人主页
热门文章
新闻
收藏与点赞
历史记录
创作者中心
设置
元哥说币
173
个内容
关注
元哥说币
关注
全网同名,公众号
3
关注
68
粉丝
130
点赞
16
分享
全部内容
全部
引用
视频
元哥说币
--
查看原文
行情大好,梭哈了
置顶
行情大好,梭哈了
ETH
AAVE
MKR
元哥说币
--
合约小试牛刀,合约仓位本金2000,其余准备全部开币本位的以太坊!几个月的小仓位,撸到了4万油,只做趋势,小止损
置顶
合约小试牛刀,合约仓位本金2000,其余准备全部开币本位的以太坊!几个月的小仓位,撸到了4万油,只做趋势,小止损
ETH
元哥说币
--
117000一线是我的底,而你,我的朋友你打算哪个底入场呢?#HotJulyPPI #CPIWatch #DeFiGetsGraded #StablecoinPayments
117000一线是我的底,而你,我的朋友你打算哪个底入场呢?
#HotJulyPPI
#CPIWatch
#DeFiGetsGraded
#StablecoinPayments
元哥说币
--
你在币圈总是买了跌,抛了涨的原因2013年,我开始交易加密货币时,以为自己能快速致富。和大多数新手一样,在牛市期间,我满怀憧憬地入场,却没有任何策略。市场很快让我变得谦逊,但也成为了我最好的老师。 我希望当时就知道以下几点: 1. 购买前务必制定计划 这听起来很无聊,但关键在于它。任何交易开始前,我都会写下三件事:买入点、如果行情不顺,我会在哪里出场、以及获利了结点。没有例外。 我以前总是即兴发挥,希望获得最好的结果。那不是交易,而是额外加码的赌博。 2. 只拿能让你安心入睡的钱去冒险 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学到这个教训。千万不要用房租、应急资金或日常生活所需资金进行交易。压力会影响你的决策,你可能会做出情绪化的选择,损害你的账户。 从小额开始。非常小额。当你持续盈利时,你可以随时增加仓位规模。 3.贪婪会毁掉你的收益 那些绿色蜡烛让人上瘾。我亲眼目睹盈利变成亏损的次数多得我都不愿承认,就因为我太贪心,该获利的时候却没有兑现。 设定你的利润目标并坚持下去。市场永远存在,明天也充满新的机会。 4. 培养自己的交易风格 不要盲目跟风。对别人有用的方法未必适合你。有些人擅长剥头皮交易,有些人擅长波段交易。找到适合你个性和时间安排的交易方式。 我花了两年时间尝试像我最喜欢的加密货币 YouTuber 那样进行交易。结果却是一场灾难,因为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时间安排完全不同。 5.情绪是你最大的敌人 FOMO(害怕错过)和恐慌性抛售可能比糟糕的技术分析让我损失更多。市场就是被情绪所左右。 当您感到迫切需要进行交易,因为“它会飞涨”时,这通常是离开电脑的最佳时机。 6.耐心总是胜过速度 我认识的优秀交易员都很无聊。他们等待时机,不会追逐暴涨,如果策略不合,他们也甘愿错过机会。 我以前总觉得我需要每天都交易。现在我知道,有时候最好的交易就是不交易。 7. 即使是短期交易,也要考虑长远 一笔糟糕的交易不会让你成为糟糕的交易员。一笔好的交易也不会让你成为天才。专注于持续盈利,无论是几个月还是几年,而不是几天或几周。 记录交易日志。记录哪些交易有效,哪些无效。从每笔交易中学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ETHOvertakesNetflix #BTCBreaksATH #HotJulyPPI #MarketGreedRising
你在币圈总是买了跌,抛了涨的原因
2013年,我开始交易加密货币时,以为自己能快速致富。和大多数新手一样,在牛市期间,我满怀憧憬地入场,却没有任何策略。市场很快让我变得谦逊,但也成为了我最好的老师。
我希望当时就知道以下几点:
1. 购买前务必制定计划
这听起来很无聊,但关键在于它。任何交易开始前,我都会写下三件事:买入点、如果行情不顺,我会在哪里出场、以及获利了结点。没有例外。
我以前总是即兴发挥,希望获得最好的结果。那不是交易,而是额外加码的赌博。
2. 只拿能让你安心入睡的钱去冒险
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才学到这个教训。千万不要用房租、应急资金或日常生活所需资金进行交易。压力会影响你的决策,你可能会做出情绪化的选择,损害你的账户。
从小额开始。非常小额。当你持续盈利时,你可以随时增加仓位规模。
3.贪婪会毁掉你的收益
那些绿色蜡烛让人上瘾。我亲眼目睹盈利变成亏损的次数多得我都不愿承认,就因为我太贪心,该获利的时候却没有兑现。
设定你的利润目标并坚持下去。市场永远存在,明天也充满新的机会。
4. 培养自己的交易风格
不要盲目跟风。对别人有用的方法未必适合你。有些人擅长剥头皮交易,有些人擅长波段交易。找到适合你个性和时间安排的交易方式。
我花了两年时间尝试像我最喜欢的加密货币 YouTuber 那样进行交易。结果却是一场灾难,因为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时间安排完全不同。
5.情绪是你最大的敌人
FOMO(害怕错过)和恐慌性抛售可能比糟糕的技术分析让我损失更多。市场就是被情绪所左右。
当您感到迫切需要进行交易,因为“它会飞涨”时,这通常是离开电脑的最佳时机。
6.耐心总是胜过速度
我认识的优秀交易员都很无聊。他们等待时机,不会追逐暴涨,如果策略不合,他们也甘愿错过机会。
我以前总觉得我需要每天都交易。现在我知道,有时候最好的交易就是不交易。
7. 即使是短期交易,也要考虑长远
一笔糟糕的交易不会让你成为糟糕的交易员。一笔好的交易也不会让你成为天才。专注于持续盈利,无论是几个月还是几年,而不是几天或几周。
记录交易日志。记录哪些交易有效,哪些无效。从每笔交易中学习,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ETHOvertakesNetflix
#BTCBreaksATH
#HotJulyPPI
#MarketGreedRising
元哥说币
--
巨鲸抄底
巨鲸抄底
ETH
元哥说币
--
你们知不知道 北京那边判了个大事儿,也跟比特币有关! 原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郝刚,受贿加洗钱,数罪并罚一共11年,罚金130万。 说起来这哥们早就被盯上了,2023年4月就被查,去年年初纪委监委直接通报,说他不仅收礼、吃请,还利用职权帮人借钱,甚至给老婆的生意铺路,典型的知法犯法。 最值得说道的是,据财新网扒的,他这案子可能跟加密圈脱不了干系,前几年跟被整治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暗通款曲,还掺和比特币洗钱的事儿。更猛的是,据说帮某头部矿企高管解除了边控,就这操作,受贿金额可能上千万。 不过具体细节还没全公开。$BTC #ETHOvertakesNetflix #BTCBreaksATH #CPIWatch
你们知不知道
北京那边判了个大事儿,也跟比特币有关!
原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郝刚,受贿加洗钱,数罪并罚一共11年,罚金130万。
说起来这哥们早就被盯上了,2023年4月就被查,去年年初纪委监委直接通报,说他不仅收礼、吃请,还利用职权帮人借钱,甚至给老婆的生意铺路,典型的知法犯法。
最值得说道的是,据财新网扒的,他这案子可能跟加密圈脱不了干系,前几年跟被整治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暗通款曲,还掺和比特币洗钱的事儿。更猛的是,据说帮某头部矿企高管解除了边控,就这操作,受贿金额可能上千万。
不过具体细节还没全公开。$BTC
#ETHOvertakesNetflix
#BTCBreaksATH
#CPIWatch
BTC
ETH
元哥说币
--
炒币最笨的办法,往往才是最有效的。 但这条路,90%的人坚持不下去。 说实话,这些年我看太多人爆仓、离场、灰头土脸走人, 不是他们没天赋,而是一直在犯三个致命的错: 一是追涨买入。 币一涨就眼红,想着“这波能飞”,结果一买就砸, 反倒真正恐慌砸盘的时候没人敢买。 能把“下跌买入”变成习惯的,才是真的在吃周期的红利。 二是压单压死。 以为方向对了就能一把赚翻,结果被主力晃一晃,砸几根针,直接清场。 三是满仓上头。 情绪一上来就All in,哪怕你猜对了趋势, 也没法再灵活换仓、调仓,错过真正的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 说到底,币圈最残忍的一点就是: 你不是输在行情上,而是输给了自己的习惯。 我总结过一套短线操作的“六字诀”,越简单的道理,越被忽视: 1.高位盘整未完,新高往往还在后头;低位横盘没底,容易再创新低。变盘之前别动手。 2. 横盘不动,绝不下场。多数人就是在震荡里赔光耐心的。 3。日线收阴买、收阳卖。顺着情绪走,比你拍脑袋强太多。 4.跌得慢,就弹不高;跌得快,才有急反弹。市场节奏看得清,机会才看得见。 5.用金字塔式建仓,分批进场,永远留子弹。 6.大涨大跌后必盘整,盘整后一定变盘。别在高点梭哈,也别在低点All in,等信号出来再定生死。 市场从来不缺机会,缺的是稳得住、熬得住、活下去的人。 能做到这些,炒币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你总以为高手运气好,其实是他们笨办法用得足够狠。 #ETHOvertakesNetflix #DeFiGetsGraded #CPIWatch
炒币最笨的办法,往往才是最有效的。
但这条路,90%的人坚持不下去。
说实话,这些年我看太多人爆仓、离场、灰头土脸走人,
不是他们没天赋,而是一直在犯三个致命的错:
一是追涨买入。
币一涨就眼红,想着“这波能飞”,结果一买就砸,
反倒真正恐慌砸盘的时候没人敢买。
能把“下跌买入”变成习惯的,才是真的在吃周期的红利。
二是压单压死。
以为方向对了就能一把赚翻,结果被主力晃一晃,砸几根针,直接清场。
三是满仓上头。
情绪一上来就All in,哪怕你猜对了趋势,
也没法再灵活换仓、调仓,错过真正的机会只能眼睁睁看着。
说到底,币圈最残忍的一点就是:
你不是输在行情上,而是输给了自己的习惯。
我总结过一套短线操作的“六字诀”,越简单的道理,越被忽视:
1.高位盘整未完,新高往往还在后头;低位横盘没底,容易再创新低。变盘之前别动手。
2. 横盘不动,绝不下场。多数人就是在震荡里赔光耐心的。
3。日线收阴买、收阳卖。顺着情绪走,比你拍脑袋强太多。
4.跌得慢,就弹不高;跌得快,才有急反弹。市场节奏看得清,机会才看得见。
5.用金字塔式建仓,分批进场,永远留子弹。
6.大涨大跌后必盘整,盘整后一定变盘。别在高点梭哈,也别在低点All in,等信号出来再定生死。
市场从来不缺机会,缺的是稳得住、熬得住、活下去的人。
能做到这些,炒币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你总以为高手运气好,其实是他们笨办法用得足够狠。
#ETHOvertakesNetflix
#DeFiGetsGraded
#CPIWatch
元哥说币
--
几个小时他就亏损两亿人名币 AguilaTrades 30 分钟前的开仓再次被清算,在 Hyperliquid 亏损达 3750 万美元 Foresight News 消息,据余烬监测AguilaTrades 用清算后剩余的33万美元资金开设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仓位,仅存活半个小时后于 10 分钟前再次被清算,进一步亏损23万美元。随后,他用清算后剩余的 10 万美元资金继续开设 ETH多头仓位但仅能开设价值不到300万美元的仓位。目前,AguilaTrades在Hyperliquid 上的亏损已达 3750 万美元。 #HotJulyPPI #ETHOvertakesNetflix #ETH5kNext? 市场恐慌,是你该冷静的时候 机构入场,要把饼继续画下去,只有看清局面,顺势而为 市场不会留给你考虑的时间,关注@Square-Creator-c4c0c6715a553 把握入场时机,专业指导您渡过牛熊市,拒绝情绪化获利,用策略赢取市场每一波浪潮。
几个小时他就亏损两亿人名币
AguilaTrades 30 分钟前的开仓再次被清算,在 Hyperliquid 亏损达 3750 万美元
Foresight News 消息,据余烬监测AguilaTrades 用清算后剩余的33万美元资金开设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仓位,仅存活半个小时后于 10 分钟前再次被清算,进一步亏损23万美元。随后,他用清算后剩余的 10 万美元资金继续开设 ETH多头仓位但仅能开设价值不到300万美元的仓位。目前,AguilaTrades在Hyperliquid 上的亏损已达 3750 万美元。
#HotJulyPPI
#ETHOvertakesNetflix
#ETH5kNext?
市场恐慌,是你该冷静的时候
机构入场,要把饼继续画下去,只有看清局面,顺势而为
市场不会留给你考虑的时间,关注
@元哥说币
把握入场时机,专业指导您渡过牛熊市,拒绝情绪化获利,用策略赢取市场每一波浪潮。
ETH
元哥说币
--
从技术创新驱动价格,到政策驱动价格,回顾过去几轮以太坊波澜壮阔的价格过山车2025 年,又是一轮以太坊巨大波动的行情年。 早在 2015 年,我是看不上以太坊的,傻逼的认为在比特币的基础上改协议,特别是侧链技术,完全足够实现区块链的所有创新,另搞一套共识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我真正开始关注以太坊是 2016-2017 年的 ICO。ICO 的发明,绝对可位列币圈最伟大的发明之列。 随之着 ICO 的火爆,以太坊从 100 美元以下的价格,两年时间猛地涨到了 1000 多美元。最高达到了 1400 多美元。 但也随着 ICO 泡沫破裂,在 2018 年末,直接大幅度回护跌到了 100 美元以下。 在 2020 年,defi 的再发明和普及,我开始将工作重点迁移到了以太坊。defi 也带来了以太坊价格超级大牛市,价格牛了两年多,从几百美元,一路涨到了 4815 的巅峰。 在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是整个币圈创新(主要就是以太坊创新)最牛逼的三年,defi、NFT、rollup、zk,都是那几次成熟的。好怀念那几年有那么多创新可研究的日子,那时花了好多 ETH gas,意外得到很多空投。 在 2022 年,随着 Luna\3ac\ftx 等等陆续出事,整个以太坊生态的巨额泡沫和杠杆发生恐怖的连环爆仓,价格一路从 4000,跌回到了 880 美元。 那一次爆跌,绝对是史诗级别的,价格的跌幅历史上肯定有如此之大的,但那一次涉及到的人、公司、机构、币和钱的总量,应该是人类史上最著名级别的了。 随着 2023 年,华尔街开始推动 ETF,以太坊的行情也开始稳定了,首先还是 BTC 稳定上涨了。 2024 年,随着 ETF 的落地,以太坊也狂热的从 1500 多美元,一跌狂涨到 4100 的次高峰。 但 2023 年到 2024 年,我感受到从多以太坊爱好者是极度自信的,大家都坚信 ETH 会过前高。我也在这两年当中受这种狂热影响,一度向亲戚朋友推销以太,忘记了 BCH 给我带来的灾难。 但事实并未如大家愿望,在 ETF 落地后,ETH 的价格从 4100 一跌狂跌,跌回 2000。 特别是和 BTC 对比,以太坊的价格表现实在是烂,ETH/BTC 的汇率成为了整个行业的笑话,E 卫兵成为了傻逼的同义词。 进入 2025 年,以太坊更是迎来了灾难时刻,Trump 总统发动了美国对全球的关税战,一度将以太坊的价格打到了 1300,回到了 8 年前的 2017 年价格,真是吓死宝宝了。 2025 年下半年,以太坊的价格又神奇般的爆涨,主要是受美国各种利好政策的影响,特别是稳定币法案和美联储要降息的新闻。 现在是 2025 年 8 月 14 日,以太坊的价格逼进了历史最高点,达到了 4700,离 4800 的历史最高就差最后一点点了。 以太坊的价格,已经完成了从创新,到政策驱动的转变。 创新驱动价格,总会带来新的泡沫,技术创新就要发币,发币就狂热,就推动泡沫,然后一定会破裂,一定会爆跌。 好像永远都是这样。互联网也是这样,回想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创业,也是一样的。 政策驱动后呢? 我感觉,政策是连贯的,可预期的,可能会让币价更稳定一些。 看政策来的人和机构,往往是更有钱的。呃,看创新来的人和公司,相对来说是更爱冒险的,但明显是要穷一些的。 但现在看华尔街,微策略,sharpLink Gameing,感觉太贪婪了,搞币 + 股概念在股市融资,花别人的钱大把买币,一定也不心疼钱,都是高调发公告我来买几百亿了啊,不知道背后有多少老鼠仓。 我觉得币圈注定不会太平。 我让 chatgpt 检索了驱动以太坊价格波动的著名事件,当戏看吧,挺精彩的。 2015‑08‑01|主网上线初期(月均)|$1.362016‑06‑17|The DAO 被黑(盘中 $21.5→$14)|$~18*2017‑06‑12|ICO 热潮:首次上破 $400|$401.492017‑12‑10|CryptoKitties 挤占网络|$441.722018‑01‑13|ICO 泡沫见顶(盘中 ~$1,431)|$1,3462018‑12‑15|熊市底部|$84.442020‑06‑15|DeFi Summer:COMP 开挖|$244.56(6‑20)2020‑09‑17|Uniswap 空投 / 流动性挖矿|$371.86(9‑20)2021‑11‑10|历史高位|$4,8652022‑05‑12|Terra/UST 连锁抛售|$~1,940*2022‑06‑18|3AC 危机(盘中 <$900)|$1,086.822022‑11‑11|FTX 破产|$1,296(11 月收)2024‑05‑23|现货 ETH ETF 规则获批|$3,776.932024‑07‑23|现货 ETH ETF 首日交易|$3,483.072024‑11‑06|Trump 当选总统|$2,724.172025‑04‑02|Trump 宣布「对等关税」|$1,795.31;2025-4‑10 中国反击关税生效日收盘 $1,522.52);2025‑07‑18|美国稳定币法案(GENIUS Act)生效|$3,549.56 #HotJulyPPI #BTCBreaksATH #ETHOvertakesNetflix
从技术创新驱动价格,到政策驱动价格,回顾过去几轮以太坊波澜壮阔的价格过山车
2025 年,又是一轮以太坊巨大波动的行情年。
早在 2015 年,我是看不上以太坊的,傻逼的认为在比特币的基础上改协议,特别是侧链技术,完全足够实现区块链的所有创新,另搞一套共识完全是没有必要的。
我真正开始关注以太坊是 2016-2017 年的 ICO。ICO 的发明,绝对可位列币圈最伟大的发明之列。
随之着 ICO 的火爆,以太坊从 100 美元以下的价格,两年时间猛地涨到了 1000 多美元。最高达到了 1400 多美元。
但也随着 ICO 泡沫破裂,在 2018 年末,直接大幅度回护跌到了 100 美元以下。
在 2020 年,defi 的再发明和普及,我开始将工作重点迁移到了以太坊。defi 也带来了以太坊价格超级大牛市,价格牛了两年多,从几百美元,一路涨到了 4815 的巅峰。
在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是整个币圈创新(主要就是以太坊创新)最牛逼的三年,defi、NFT、rollup、zk,都是那几次成熟的。好怀念那几年有那么多创新可研究的日子,那时花了好多 ETH gas,意外得到很多空投。
在 2022 年,随着 Luna\3ac\ftx 等等陆续出事,整个以太坊生态的巨额泡沫和杠杆发生恐怖的连环爆仓,价格一路从 4000,跌回到了 880 美元。
那一次爆跌,绝对是史诗级别的,价格的跌幅历史上肯定有如此之大的,但那一次涉及到的人、公司、机构、币和钱的总量,应该是人类史上最著名级别的了。
随着 2023 年,华尔街开始推动 ETF,以太坊的行情也开始稳定了,首先还是 BTC 稳定上涨了。
2024 年,随着 ETF 的落地,以太坊也狂热的从 1500 多美元,一跌狂涨到 4100 的次高峰。
但 2023 年到 2024 年,我感受到从多以太坊爱好者是极度自信的,大家都坚信 ETH 会过前高。我也在这两年当中受这种狂热影响,一度向亲戚朋友推销以太,忘记了 BCH 给我带来的灾难。
但事实并未如大家愿望,在 ETF 落地后,ETH 的价格从 4100 一跌狂跌,跌回 2000。
特别是和 BTC 对比,以太坊的价格表现实在是烂,ETH/BTC 的汇率成为了整个行业的笑话,E 卫兵成为了傻逼的同义词。
进入 2025 年,以太坊更是迎来了灾难时刻,Trump 总统发动了美国对全球的关税战,一度将以太坊的价格打到了 1300,回到了 8 年前的 2017 年价格,真是吓死宝宝了。
2025 年下半年,以太坊的价格又神奇般的爆涨,主要是受美国各种利好政策的影响,特别是稳定币法案和美联储要降息的新闻。
现在是 2025 年 8 月 14 日,以太坊的价格逼进了历史最高点,达到了 4700,离 4800 的历史最高就差最后一点点了。
以太坊的价格,已经完成了从创新,到政策驱动的转变。
创新驱动价格,总会带来新的泡沫,技术创新就要发币,发币就狂热,就推动泡沫,然后一定会破裂,一定会爆跌。
好像永远都是这样。互联网也是这样,回想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创业,也是一样的。
政策驱动后呢?
我感觉,政策是连贯的,可预期的,可能会让币价更稳定一些。
看政策来的人和机构,往往是更有钱的。呃,看创新来的人和公司,相对来说是更爱冒险的,但明显是要穷一些的。
但现在看华尔街,微策略,sharpLink Gameing,感觉太贪婪了,搞币 + 股概念在股市融资,花别人的钱大把买币,一定也不心疼钱,都是高调发公告我来买几百亿了啊,不知道背后有多少老鼠仓。
我觉得币圈注定不会太平。
我让 chatgpt 检索了驱动以太坊价格波动的著名事件,当戏看吧,挺精彩的。
2015‑08‑01|主网上线初期(月均)|$1.362016‑06‑17|The DAO 被黑(盘中 $21.5→$14)|$~18*2017‑06‑12|ICO 热潮:首次上破 $400|$401.492017‑12‑10|CryptoKitties 挤占网络|$441.722018‑01‑13|ICO 泡沫见顶(盘中 ~$1,431)|$1,3462018‑12‑15|熊市底部|$84.442020‑06‑15|DeFi Summer:COMP 开挖|$244.56(6‑20)2020‑09‑17|Uniswap 空投 / 流动性挖矿|$371.86(9‑20)2021‑11‑10|历史高位|$4,8652022‑05‑12|Terra/UST 连锁抛售|$~1,940*2022‑06‑18|3AC 危机(盘中 <$900)|$1,086.822022‑11‑11|FTX 破产|$1,296(11 月收)2024‑05‑23|现货 ETH ETF 规则获批|$3,776.932024‑07‑23|现货 ETH ETF 首日交易|$3,483.072024‑11‑06|Trump 当选总统|$2,724.172025‑04‑02|Trump 宣布「对等关税」|$1,795.31;2025-4‑10 中国反击关税生效日收盘 $1,522.52);2025‑07‑18|美国稳定币法案(GENIUS Act)生效|$3,549.56
#HotJulyPPI
#BTCBreaksATH
#ETHOvertakesNetflix
元哥说币
--
😀😃😄😁美国PPI指数 前值:2.30 预期:2.5 实际:3.3 => 非常非常糟糕 另外,Bessent组合认为美国财政部不会购买更多加密资产,只会使用没收资产 比特币在创下新高后崩溃!会反转还是填补缺口? 上周相同的剧情,等过会儿,市场稳定,可以上车 我看见的只有机会
😀😃😄😁美国PPI指数
前值:2.30
预期:2.5
实际:3.3 => 非常非常糟糕
另外,Bessent组合认为美国财政部不会购买更多加密资产,只会使用没收资产
比特币在创下新高后崩溃!会反转还是填补缺口?
上周相同的剧情,等过会儿,市场稳定,可以上车
我看见的只有机会
元哥说币
--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招聘疲软持续 截至8月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3000人至22.4万人,裁员水平较低。然而,过去三个月月均新增就业仅35万个,显示招聘疲软。分析认为,尽管初请数据强劲,但整体就业市场呈现分化趋势,或推动8月失业率升至43%。(美国劳工部) #HotJulyPPI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下降,招聘疲软持续
截至8月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减少3000人至22.4万人,裁员水平较低。然而,过去三个月月均新增就业仅35万个,显示招聘疲软。分析认为,尽管初请数据强劲,但整体就业市场呈现分化趋势,或推动8月失业率升至43%。(美国劳工部)
#HotJulyPPI
元哥说币
--
#ETH 现在做空,只是在给主力送钱,不要做空!不要做空! 现在主力骑虎难下,从8月7号3700拉到14号4700,合约持仓从290亿美元快速增加到600亿美元!这意味着主力的成本已经在4000以上! 目前上方卖盘流动性不足,如果主力继续买入筹码会导致价格快速推高突破历史新高4877,但是所有散户的共识都是以太坊就是个垃圾,没有人不记得3个月前1400的eth!所以没有散户愿意在这个价格追涨! 所以下方买盘流动性不足,主力的持仓想平也平不掉,如果强行平仓,会导致价格快速下跌,让主力的仓位发生连续爆仓,所以主力只能继续横盘或者拉高,但是拉高会导致持仓成本和资金风险迅速扩大,只要市场有外部资金进场做空,或者主力机构之间有人抢跑抛售,下方流动性不足,主力就会发生连锁爆仓! 但是如果散户大户继续做空,那主力在高位横盘或者拉升的成本就会非常低,因为主力买入不会迅速推高价格,在区间内不断爆高倍杠杆就可以维持资金费用!现在主力400亿美元的持仓,按照5倍杠杆加年利率5%计算,每天的资金成本仅需100万美元!做空就是给主力送每天的资金费用! 主力等待风险消化之后又可以继续拉升!最终低倍做空杠杆也会被爆仓!现在不要做空!!$ETH #ETHOvertakesNetflix #ETH5kNext? #ETHRally
#ETH
现在做空,只是在给主力送钱,不要做空!不要做空!
现在主力骑虎难下,从8月7号3700拉到14号4700,合约持仓从290亿美元快速增加到600亿美元!这意味着主力的成本已经在4000以上!
目前上方卖盘流动性不足,如果主力继续买入筹码会导致价格快速推高突破历史新高4877,但是所有散户的共识都是以太坊就是个垃圾,没有人不记得3个月前1400的eth!所以没有散户愿意在这个价格追涨!
所以下方买盘流动性不足,主力的持仓想平也平不掉,如果强行平仓,会导致价格快速下跌,让主力的仓位发生连续爆仓,所以主力只能继续横盘或者拉高,但是拉高会导致持仓成本和资金风险迅速扩大,只要市场有外部资金进场做空,或者主力机构之间有人抢跑抛售,下方流动性不足,主力就会发生连锁爆仓!
但是如果散户大户继续做空,那主力在高位横盘或者拉升的成本就会非常低,因为主力买入不会迅速推高价格,在区间内不断爆高倍杠杆就可以维持资金费用!现在主力400亿美元的持仓,按照5倍杠杆加年利率5%计算,每天的资金成本仅需100万美元!做空就是给主力送每天的资金费用!
主力等待风险消化之后又可以继续拉升!最终低倍做空杠杆也会被爆仓!现在不要做空!!$ETH
#ETHOvertakesNetflix
#ETH5kNext?
#ETHRally
ETH
元哥说币
--
很多人说以太已经处于崩溃边缘? 但我看见的只有5000的以太在招手💪 上周以太也有人说处于高点 但当时的高点,是你进不去的低点了 上周机构不断的增持,现在已经来到了4700点 如果现在处于崩溃的边缘,机构早已离场 持续关注:CFX ENA SOL XRP DOGE OM SUI
很多人说以太已经处于崩溃边缘?
但我看见的只有5000的以太在招手💪
上周以太也有人说处于高点
但当时的高点,是你进不去的低点了
上周机构不断的增持,现在已经来到了4700点
如果现在处于崩溃的边缘,机构早已离场
持续关注:CFX ENA SOL XRP DOGE OM SUI
ETH
SOL
LINK
元哥说币
--
分析的有道理,5000的以太是必然结果
分析的有道理,5000的以太是必然结果
分析师韩冰
--
以太单边行情,这周必定突破5000!!!
这几天以太上涨很干脆,8号的3800以为是高点
现在已经涨了1000点了,我前些天说过必破4500
甚至已经要4800了
这周必破5000!!!
机构,早已入场囤积以太
市场瞬息万变,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关注@分析师韩冰 把握入场时机,专业指导您渡过牛熊市,拒绝情绪化获利,用策略赢取市场每一波浪潮。
ETH
元哥说币
--
特朗普力挺,「币股合流」推动,比特币创历史新高 比特币周三再创历史新高,与美股齐头并进,反映出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升温。分析称,这凸显了加密货币与股市的深度联动,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友好政策环境和机构资金大举入场的双重推动。 8 月 13 日,加密货币市场迎来重要时刻,比特币价格突破 123500 美元,超越此前 7 月 14 日创下的 123205.12 美元历史高点。这一突破几乎与标普 500 指数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于历史高位同步发生。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营造的友好政策环境,再加上机构资金的涌入,有力推动了比特币的上涨,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转变为这种「币股合流」提供了宏观背景。加密货币研究平台 DYOR 首席执行官 Ben Kurland 表示: 「通胀放缓、降息预期增强,以及 ETF 带来的史无前例的机构参与,共同创造了强劲推动力。这次不同的是需求基础更加成熟——这轮上涨不仅仅是散户狂热,更是资产管理公司、企业和主权基金的结构性买入。」 政策红利释放需求潜力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华盛顿对加密货币的友好立法环境为比特币过去一年的稳步上涨奠定了基础。政策支持消除了监管不确定性,为机构投资者大规模配置数字资产扫清了障碍。 在 Michael Saylor 领导的 MicroStrategy 公司带动下,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采用囤积比特币的企业策略,显著推高了市场需求。这一做法最近扩展到以太坊等加密货币,带动整个数字资产板块上涨。 与以往散户主导的上涨周期不同,本轮比特币牛市呈现出明显的机构化特征。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持续流入为比特币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撑,即使在面临技术阻力时也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攀升态势。 以太坊的上涨则主要受到新活跃的企业资金持续需求推动,显示出机构投资策略的多元化趋势。 「币股合流」现象凸显市场风险偏好 美国通胀数据本周符合预期,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 9 月降息的押注。宽松的金融环境预期推动资金从蓝筹股流向波动性更大的数字代币,为「币股合流」提供了宏观支撑。 据见闻此前文章,美国温和的 CPI 通胀报告消除了投资者对滞胀的担忧,为美联储降息铺平了道路,全球投资者大举买入最具风险性的资产:从科技巨头到小盘股,从新兴市场到加密货币,几乎所有风险资产类别都呈现出强势上涨态势。 分析认为,加密货币与传统股市的高度相关性成为本轮上涨的显著特征。投机性市场板块与主流基准指数从同一乐观情绪源泉中汲取动力,反映出当前市场风险偏好的普遍提升。 Ergonia 研究总监 Chris Newhouse 指出: 「加密货币与股票呈现正相关,以太坊与股市的相关性比比特币更强。总体情绪看起来积极。」 这种联动效应表明,数字资产正逐步融入传统金融市场的风险定价体系,机构投资者在配置策略上将加密货币视为风险资产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朗普拜登 #BTCOvertakesAmazon #BTCBreaksATH
特朗普力挺,「币股合流」推动,比特币创历史新高
比特币周三再创历史新高,与美股齐头并进,反映出全球市场风险偏好的持续升温。分析称,这凸显了加密货币与股市的深度联动,背后是特朗普政府友好政策环境和机构资金大举入场的双重推动。
8 月 13 日,加密货币市场迎来重要时刻,比特币价格突破 123500 美元,超越此前 7 月 14 日创下的 123205.12 美元历史高点。这一突破几乎与标普 500 指数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于历史高位同步发生。
分析指出,特朗普政府营造的友好政策环境,再加上机构资金的涌入,有力推动了比特币的上涨,美联储政策预期的转变为这种「币股合流」提供了宏观背景。加密货币研究平台 DYOR 首席执行官 Ben Kurland 表示:
「通胀放缓、降息预期增强,以及 ETF 带来的史无前例的机构参与,共同创造了强劲推动力。这次不同的是需求基础更加成熟——这轮上涨不仅仅是散户狂热,更是资产管理公司、企业和主权基金的结构性买入。」
政策红利释放需求潜力
特朗普总统上台后,华盛顿对加密货币的友好立法环境为比特币过去一年的稳步上涨奠定了基础。政策支持消除了监管不确定性,为机构投资者大规模配置数字资产扫清了障碍。
在 Michael Saylor 领导的 MicroStrategy 公司带动下,越来越多上市公司采用囤积比特币的企业策略,显著推高了市场需求。这一做法最近扩展到以太坊等加密货币,带动整个数字资产板块上涨。
与以往散户主导的上涨周期不同,本轮比特币牛市呈现出明显的机构化特征。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持续流入为比特币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撑,即使在面临技术阻力时也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攀升态势。
以太坊的上涨则主要受到新活跃的企业资金持续需求推动,显示出机构投资策略的多元化趋势。
「币股合流」现象凸显市场风险偏好
美国通胀数据本周符合预期,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 9 月降息的押注。宽松的金融环境预期推动资金从蓝筹股流向波动性更大的数字代币,为「币股合流」提供了宏观支撑。
据见闻此前文章,美国温和的 CPI 通胀报告消除了投资者对滞胀的担忧,为美联储降息铺平了道路,全球投资者大举买入最具风险性的资产:从科技巨头到小盘股,从新兴市场到加密货币,几乎所有风险资产类别都呈现出强势上涨态势。
分析认为,加密货币与传统股市的高度相关性成为本轮上涨的显著特征。投机性市场板块与主流基准指数从同一乐观情绪源泉中汲取动力,反映出当前市场风险偏好的普遍提升。
Ergonia 研究总监 Chris Newhouse 指出:
「加密货币与股票呈现正相关,以太坊与股市的相关性比比特币更强。总体情绪看起来积极。」
这种联动效应表明,数字资产正逐步融入传统金融市场的风险定价体系,机构投资者在配置策略上将加密货币视为风险资产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朗普拜登
#BTCOvertakesAmazon
#BTCBreaksATH
BTC
ETH
元哥说币
--
低调黑马 Perp DEX,在 24 小时收入上超过了 Ethereum、Base 等头部公链大多数人都知道,币圈最赚钱的生意是合约。 但你能想象,一家仅运营了一年的低调黑马 Perp DEX,在 24 小时收入上超过了 Ethereum、Base 等头部公链。把时间拉长到 7 天,它把 Uniswap、Jupiter、AAVE、Lido 一众 DeFi 老玩家全都踩在脚下。它不仅是日收入榜单 15 内少数几个没有发币的项目,也是 0.01% 的价差区间内买 BTC 和 ETH 流动性深度最好的 perp dex。 这个营收曲线新「怪兽」,叫做 edgeX。 营收曲线为何如此凶猛? 与我们熟知的 Hyperliquid 不同,edgeX 是一个 ZK 架构的 perp dex。团队背景上由 Amber 孵化,核心成员汇聚了一批来自高盛、Jump Trading 等在高频交易有深厚经验的团队。产品形态上,edgeX 更像是一个「链上金融全栈化基地」:除了 perp dex 之外,还有 eStrategy(金库)和 edgeX 链另外两个产品线。 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产品的优质程度直接体现在收入上,所以对比 perp dex 赛道内部的收入对比,能更直接看出 edgeX 的凶猛。 作为一个仅运营了一年的 perp dex,在过去 30 天,edgeX 手续费收入是 $10.53M,远超赛道老将 GMX 的 $3.85M 和 dYdX 的 $1.92M。也就是说,edgeX 的收入几乎是 GMX 的两倍多、dYdX 的五倍多。 数据来源:DefiLlama 所以,edgeX 是怎样通过收入曲线闯进 perp dex 第一梯队的?答案或许是在交易深度和费率,这两个交易员们最在意和最直观的数据上。 在流动性深度方面,edgeX 目前在所有 Perp DEX 中位列第二。以最核心的 BTC/USDT 为例,在 0.01% 的价差区间内,edgeX 的订单簿可支持高达 $6M 的 BTC 下单量,超越 hyperliquid($5M),Aster($4M)和 Lighter($1M)。虽然整体深度仍略逊于 hyperliquid,但在绝大多数币种上,edgeX 都是除 hyperliquid 外深度最好的 Perp DEX。在这一点上的更多延伸内容可以看 edgeX 的研究负责人Dan的最新文章《Understanding DEX Liquidity: A Comparative Look at Trading Efficiency》,做出了更深入的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另外,edgeX 对 Maker 和 Taker 也都给出业内极具竞争力的费率:Maker 仅 0.015%,Taker 0.038%,显著低于 Hyperliquid 的 0.045%。此外,用户通过大使推荐链接注册后可解锁 VIP1 等级,Taker 费率可再降至 0.036%,成为大使并享最高 35% 的手续费返佣——既能省下交易成本,又能持续积累空投积分。 在这样的交易深度和费率优势上,edgeX 的护城河就自然而然得形成了,也就推动了收入曲线的增长。即使目前还没发币,也证明了 edgeX 有持续「代币回购」以及为生态建设造血的能力。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把视角拉到全网收入排行榜:在 Top 15 的协议中(剔除 USDT、USDC 这两个稳定币发行方),能够跻身前列却尚未发币的,只剩四家,edgeX 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来源:DefiLlama 而许多中文区的朋友可能没听过这个黑马的名字,因为这家 perp dex 很少做所谓叙事上的包装,社区受众更多在韩国和北美社区中。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明显的高收入、低估值、且仍处代币空窗期的稀缺 Alpha。 目前,edgeX 采用 edgeX Points 作为贡献计量每周发放,目前已发放 2.4 M,获取方式包括交易量、持仓、金库参与和邀请等等,同时 edgeX 的 Messenger 大使计划 正在进行中。 交易量可以刷,但盈利收入很难说假话。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 web3 行业,只有真金白银意义上的「用户付费意愿」才是「产品可持续性」的最直接验证。 edgeX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现金流做到了行业前 15,这是一条确定性极高的增长曲,或许也是一个确定性极强的 alpha。下一阶段,它会以怎样的 FDV 上线、又会给早期参与者怎样的回报?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 #公链币 #以太坊市值超越Netflix #机构疯抢以太坊大多数人都知道,币圈最赚钱的生意是合约。 但你能想象,一家仅运营了一年的低调黑马 Perp DEX,在 24 小时收入上超过了 Ethereum、Base 等头部公链。把时间拉长到 7 天,它把 Uniswap、Jupiter、AAVE、Lido 一众 DeFi 老玩家全都踩在脚下。它不仅是日收入榜单 15 内少数几个没有发币的项目,也是 0.01% 的价差区间内买 BTC 和 ETH 流动性深度最好的 perp dex。 这个营收曲线新「怪兽」,叫做 edgeX。 营收曲线为何如此凶猛? 与我们熟知的 Hyperliquid 不同,edgeX 是一个 ZK 架构的 perp dex。团队背景上由 Amber 孵化,核心成员汇聚了一批来自高盛、Jump Trading 等在高频交易有深厚经验的团队。产品形态上,edgeX 更像是一个「链上金融全栈化基地」:除了 perp dex 之外,还有 eStrategy(金库)和 edgeX 链另外两个产品线。 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产品的优质程度直接体现在收入上,所以对比 perp dex 赛道内部的收入对比,能更直接看出 edgeX 的凶猛。 作为一个仅运营了一年的 perp dex,在过去 30 天,edgeX 手续费收入是 $10.53M,远超赛道老将 GMX 的 $3.85M 和 dYdX 的 $1.92M。也就是说,edgeX 的收入几乎是 GMX 的两倍多、dYdX 的五倍多。 数据来源:DefiLlama 所以,edgeX 是怎样通过收入曲线闯进 perp dex 第一梯队的?答案或许是在交易深度和费率,这两个交易员们最在意和最直观的数据上。 在流动性深度方面,edgeX 目前在所有 Perp DEX 中位列第二。以最核心的 BTC/USDT 为例,在 0.01% 的价差区间内,edgeX 的订单簿可支持高达 $6M 的 BTC 下单量,超越 hyperliquid($5M),Aster($4M)和 Lighter($1M)。虽然整体深度仍略逊于 hyperliquid,但在绝大多数币种上,edgeX 都是除 hyperliquid 外深度最好的 Perp DEX。在这一点上的更多延伸内容可以看 edgeX 的研究负责人Dan的最新文章《Understanding DEX Liquidity: A Comparative Look at Trading Efficiency》,做出了更深入的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另外,edgeX 对 Maker 和 Taker 也都给出业内极具竞争力的费率:Maker 仅 0.015%,Taker 0.038%,显著低于 Hyperliquid 的 0.045%。此外,用户通过大使推荐链接注册后可解锁 VIP1 等级,Taker 费率可再降至 0.036%,成为大使并享最高 35% 的手续费返佣——既能省下交易成本,又能持续积累空投积分。 在这样的交易深度和费率优势上,edgeX 的护城河就自然而然得形成了,也就推动了收入曲线的增长。即使目前还没发币,也证明了 edgeX 有持续「代币回购」以及为生态建设造血的能力。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把视角拉到全网收入排行榜:在 Top 15 的协议中(剔除 USDT、USDC 这两个稳定币发行方),能够跻身前列却尚未发币的,只剩四家,edgeX 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来源:DefiLlama 而许多中文区的朋友可能没听过这个黑马的名字,因为这家 perp dex 很少做所谓叙事上的包装,社区受众更多在韩国和北美社区中。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明显的高收入、低估值、且仍处代币空窗期的稀缺 Alpha。 目前,edgeX 采用 edgeX Points 作为贡献计量每周发放,目前已发放 2.4 M,获取方式包括交易量、持仓、金库参与和邀请等等,同时 edgeX 的 Messenger 大使计划 正在进行中。 交易量可以刷,但盈利收入很难说假话。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 web3 行业,只有真金白银意义上的「用户付费意愿」才是「产品可持续性」的最直接验证。 edgeX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现金流做到了行业前 15,这是一条确定性极高的增长曲,或许也是一个确定性极强的 alpha。下一阶段,它会以怎样的 FDV 上线、又会给早期参与者怎样的回报?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 #公链币 #以太坊ETF批准预期 #机构疯抢以太坊
低调黑马 Perp DEX,在 24 小时收入上超过了 Ethereum、Base 等头部公链
大多数人都知道,币圈最赚钱的生意是合约。
但你能想象,一家仅运营了一年的低调黑马 Perp DEX,在 24 小时收入上超过了 Ethereum、Base 等头部公链。把时间拉长到 7 天,它把 Uniswap、Jupiter、AAVE、Lido 一众 DeFi 老玩家全都踩在脚下。它不仅是日收入榜单 15 内少数几个没有发币的项目,也是 0.01% 的价差区间内买 BTC 和 ETH 流动性深度最好的 perp dex。
这个营收曲线新「怪兽」,叫做 edgeX。
营收曲线为何如此凶猛?
与我们熟知的 Hyperliquid 不同,edgeX 是一个 ZK 架构的 perp dex。团队背景上由 Amber 孵化,核心成员汇聚了一批来自高盛、Jump Trading 等在高频交易有深厚经验的团队。产品形态上,edgeX 更像是一个「链上金融全栈化基地」:除了 perp dex 之外,还有 eStrategy(金库)和 edgeX 链另外两个产品线。
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产品的优质程度直接体现在收入上,所以对比 perp dex 赛道内部的收入对比,能更直接看出 edgeX 的凶猛。
作为一个仅运营了一年的 perp dex,在过去 30 天,edgeX 手续费收入是 $10.53M,远超赛道老将 GMX 的 $3.85M 和 dYdX 的 $1.92M。也就是说,edgeX 的收入几乎是 GMX 的两倍多、dYdX 的五倍多。
数据来源:DefiLlama
所以,edgeX 是怎样通过收入曲线闯进 perp dex 第一梯队的?答案或许是在交易深度和费率,这两个交易员们最在意和最直观的数据上。
在流动性深度方面,edgeX 目前在所有 Perp DEX 中位列第二。以最核心的 BTC/USDT 为例,在 0.01% 的价差区间内,edgeX 的订单簿可支持高达 $6M 的 BTC 下单量,超越 hyperliquid($5M),Aster($4M)和 Lighter($1M)。虽然整体深度仍略逊于 hyperliquid,但在绝大多数币种上,edgeX 都是除 hyperliquid 外深度最好的 Perp DEX。在这一点上的更多延伸内容可以看 edgeX 的研究负责人Dan的最新文章《Understanding DEX Liquidity: A Comparative Look at Trading Efficiency》,做出了更深入的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另外,edgeX 对 Maker 和 Taker 也都给出业内极具竞争力的费率:Maker 仅 0.015%,Taker 0.038%,显著低于 Hyperliquid 的 0.045%。此外,用户通过大使推荐链接注册后可解锁 VIP1 等级,Taker 费率可再降至 0.036%,成为大使并享最高 35% 的手续费返佣——既能省下交易成本,又能持续积累空投积分。
在这样的交易深度和费率优势上,edgeX 的护城河就自然而然得形成了,也就推动了收入曲线的增长。即使目前还没发币,也证明了 edgeX 有持续「代币回购」以及为生态建设造血的能力。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把视角拉到全网收入排行榜:在 Top 15 的协议中(剔除 USDT、USDC 这两个稳定币发行方),能够跻身前列却尚未发币的,只剩四家,edgeX 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来源:DefiLlama
而许多中文区的朋友可能没听过这个黑马的名字,因为这家 perp dex 很少做所谓叙事上的包装,社区受众更多在韩国和北美社区中。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明显的高收入、低估值、且仍处代币空窗期的稀缺 Alpha。
目前,edgeX 采用 edgeX Points 作为贡献计量每周发放,目前已发放 2.4 M,获取方式包括交易量、持仓、金库参与和邀请等等,同时 edgeX 的 Messenger 大使计划 正在进行中。
交易量可以刷,但盈利收入很难说假话。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 web3 行业,只有真金白银意义上的「用户付费意愿」才是「产品可持续性」的最直接验证。
edgeX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现金流做到了行业前 15,这是一条确定性极高的增长曲,或许也是一个确定性极强的 alpha。下一阶段,它会以怎样的 FDV 上线、又会给早期参与者怎样的回报?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
#公链币
#以太坊市值超越Netflix #机构疯抢以太坊大多数人都知道,币圈最赚钱的生意是合约。
但你能想象,一家仅运营了一年的低调黑马 Perp DEX,在 24 小时收入上超过了 Ethereum、Base 等头部公链。把时间拉长到 7 天,它把 Uniswap、Jupiter、AAVE、Lido 一众 DeFi 老玩家全都踩在脚下。它不仅是日收入榜单 15 内少数几个没有发币的项目,也是 0.01% 的价差区间内买 BTC 和 ETH 流动性深度最好的 perp dex。
这个营收曲线新「怪兽」,叫做 edgeX。
营收曲线为何如此凶猛?
与我们熟知的 Hyperliquid 不同,edgeX 是一个 ZK 架构的 perp dex。团队背景上由 Amber 孵化,核心成员汇聚了一批来自高盛、Jump Trading 等在高频交易有深厚经验的团队。产品形态上,edgeX 更像是一个「链上金融全栈化基地」:除了 perp dex 之外,还有 eStrategy(金库)和 edgeX 链另外两个产品线。
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产品的优质程度直接体现在收入上,所以对比 perp dex 赛道内部的收入对比,能更直接看出 edgeX 的凶猛。
作为一个仅运营了一年的 perp dex,在过去 30 天,edgeX 手续费收入是 $10.53M,远超赛道老将 GMX 的 $3.85M 和 dYdX 的 $1.92M。也就是说,edgeX 的收入几乎是 GMX 的两倍多、dYdX 的五倍多。
数据来源:DefiLlama
所以,edgeX 是怎样通过收入曲线闯进 perp dex 第一梯队的?答案或许是在交易深度和费率,这两个交易员们最在意和最直观的数据上。
在流动性深度方面,edgeX 目前在所有 Perp DEX 中位列第二。以最核心的 BTC/USDT 为例,在 0.01% 的价差区间内,edgeX 的订单簿可支持高达 $6M 的 BTC 下单量,超越 hyperliquid($5M),Aster($4M)和 Lighter($1M)。虽然整体深度仍略逊于 hyperliquid,但在绝大多数币种上,edgeX 都是除 hyperliquid 外深度最好的 Perp DEX。在这一点上的更多延伸内容可以看 edgeX 的研究负责人Dan的最新文章《Understanding DEX Liquidity: A Comparative Look at Trading Efficiency》,做出了更深入的讨论,这里就不赘述了。
另外,edgeX 对 Maker 和 Taker 也都给出业内极具竞争力的费率:Maker 仅 0.015%,Taker 0.038%,显著低于 Hyperliquid 的 0.045%。此外,用户通过大使推荐链接注册后可解锁 VIP1 等级,Taker 费率可再降至 0.036%,成为大使并享最高 35% 的手续费返佣——既能省下交易成本,又能持续积累空投积分。
在这样的交易深度和费率优势上,edgeX 的护城河就自然而然得形成了,也就推动了收入曲线的增长。即使目前还没发币,也证明了 edgeX 有持续「代币回购」以及为生态建设造血的能力。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把视角拉到全网收入排行榜:在 Top 15 的协议中(剔除 USDT、USDC 这两个稳定币发行方),能够跻身前列却尚未发币的,只剩四家,edgeX 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来源:DefiLlama
而许多中文区的朋友可能没听过这个黑马的名字,因为这家 perp dex 很少做所谓叙事上的包装,社区受众更多在韩国和北美社区中。
换句话说,这是一个明显的高收入、低估值、且仍处代币空窗期的稀缺 Alpha。
目前,edgeX 采用 edgeX Points 作为贡献计量每周发放,目前已发放 2.4 M,获取方式包括交易量、持仓、金库参与和邀请等等,同时 edgeX 的 Messenger 大使计划 正在进行中。
交易量可以刷,但盈利收入很难说假话。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 web3 行业,只有真金白银意义上的「用户付费意愿」才是「产品可持续性」的最直接验证。
edgeX 用不到一年的时间,把现金流做到了行业前 15,这是一条确定性极高的增长曲,或许也是一个确定性极强的 alpha。下一阶段,它会以怎样的 FDV 上线、又会给早期参与者怎样的回报?我们也可以期待一下。
#公链币
#以太坊ETF批准预期
#机构疯抢以太坊
BTC
ETH
DYDX
元哥说币
--
狗狗币(#DOGE )这波又炸了! 24小时内巨鲸扫货 10 亿枚,差不多 2 亿美元直接砸进市场,把价格硬生生推高 11.2%,现在稳在 0.24 美元左右。 更猛的是,比特币大户手里已经握着接近一半总量,机构信心满满。DOGE 这种疯狂囤货,卖盘少了,后续波动可能更猛。技术面上,短期看 0.26 美元有戏,多头盯着 0.28 美元,一旦突破可能直奔 0.35 美元。 久违的 黄金交叉来了!50日均线冲破200日均线,历史上每次出现都有可能迎来大行情,比如2024年底那波直接涨 130%。加上鲸鱼扫货+技术强势,这波或许是新一轮牛市起点。 动能指标也给力:DOGE 在 30日均线上方,RSI 57,还有空间上行。 更猛的是 DOGE ETF消息!机构乐观,Polymarket 给批准概率 75%,彭博大神甚至拉到 90%,理由是监管环境越来越友好。若真批了,价格可能像火箭一样,鲸鱼扫货+技术突破+散户 FOMO,直接送 DOGE “登月”。 交易员现在盯紧 0.242~0.245 美元阻力区,冲过去目标 0.30 美元;守住 0.227 美元支撑,看涨氛围稳得很。 #狗狗币崛起 #MarketGreedRising #CPIWatch
狗狗币(#DOGE )这波又炸了! 24小时内巨鲸扫货 10 亿枚,差不多 2 亿美元直接砸进市场,把价格硬生生推高 11.2%,现在稳在 0.24 美元左右。
更猛的是,比特币大户手里已经握着接近一半总量,机构信心满满。DOGE 这种疯狂囤货,卖盘少了,后续波动可能更猛。技术面上,短期看 0.26 美元有戏,多头盯着 0.28 美元,一旦突破可能直奔 0.35 美元。
久违的 黄金交叉来了!50日均线冲破200日均线,历史上每次出现都有可能迎来大行情,比如2024年底那波直接涨 130%。加上鲸鱼扫货+技术强势,这波或许是新一轮牛市起点。
动能指标也给力:DOGE 在 30日均线上方,RSI 57,还有空间上行。
更猛的是 DOGE ETF消息!机构乐观,Polymarket 给批准概率 75%,彭博大神甚至拉到 90%,理由是监管环境越来越友好。若真批了,价格可能像火箭一样,鲸鱼扫货+技术突破+散户 FOMO,直接送 DOGE “登月”。
交易员现在盯紧 0.242~0.245 美元阻力区,冲过去目标 0.30 美元;守住 0.227 美元支撑,看涨氛围稳得很。
#狗狗币崛起
#MarketGreedRising
#CPIWatch
DOGE
元哥说币
--
香港稳定币政策正式生效,大陆或将探索人民币稳定币8月1日,香港《稳定币发行与储备管理条例》正式生效。香港金管局的政策意图明确:仅允许发行港元锚定的稳定币,发行主体需获得监管牌照,资产储备限定为本币现金与债券,并要求严格的审计和托管流程。这标志着稳定币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驱动产品,而正式成为主权货币在链上的延伸工具。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在悄然推动稳定币相关政策的探索。从香港到大陆,稳定币已经从边缘金融创新话题进入货币政策与主权治理的核心领域。 全球稳定币监管三种路径 当稳定币进入监管语言体系,它就不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设计的一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对稳定币的态度,实质上解决了三个问题:锚定资产的选择、发行权的归属、以及运行体系纳入哪套清算逻辑。 目前,对全球稳定币监管走向具有标志性影响的是美国、欧盟和香港。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制度模型。 美国:市场主导,制度托底 美国选择了市场主导、制度托底的路径。2025年GENIUS法案通过后,稳定币被纳入联邦监管。监管部门并不直接接管发行,而是定义了锚定方式与托底要求:允许市场发币,但必须锚定美元、持有合规储备、接受金融体系的审计。 这种模式建立了一套"前端开放、后端托底"的运行逻辑。只要挂钩国债或现金,账户可查、审计合格,就可以在链上发行"美元接口"。这使美元能自然渗透到Web3的各个角落,稳定币成为一种"美元清算API"。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风险。由于发币权交给了企业而非央行,储备失守、披露滞后、跨州监管断层等问题一旦出现,稳定币就不再锚定美元,而是锚定信任本身。 欧盟:监管内置,权限收缩 欧盟选择了监管内置、权限收缩的路径。MiCA将稳定币纳入严格监管之下。当流通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时,稳定币会被划入"重大通证"监管范畴,需接受欧洲央行等更高级金融机构的干预。 这是一种典型的"许可—管制"结构:允许存在,但不给扩张。欧洲央行和ESMA多次表达对美元锚定稳定币在欧元区广泛使用的担忧,认为可能侵蚀欧元在本地区的货币主权。MiCA对稳定币的强监管路径,可视为一种制度性防护。 然而,高强度监管也可能导致稳定币在欧盟的使用场景受限、发行成本高,难以激发市场活力,更难支撑以稳定币为核心的商业模型在欧盟本地发展。 香港:牌照前置,场景封闭 香港选择了牌照前置、场景封闭的路径。香港监管从一开始就"预设边界":只允许锚定港元的稳定币申请发行,禁止锚定他国货币、多币种、商品或使用算法。发行人必须在香港注册,取得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且仅限在监管核准的本地支付场景中流通。 这一制度设计体现出香港监管当局的三重意图: 锚定币种上的主权明确化,仅承认港元作为稳定锚;发行资质的牌照化,借SVF框架将稳定币纳入既有金融监管体系;使用场景的封闭化,仅允许在特定支付生态中小范围试点。 这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内嵌监管"的治理模型,强调从一开始就将发行与使用锁定在可控空间内,先确保对链上支付的技术验证和风险掌控,再逐步评估放开路径。 人民币稳定币的可能路径 随着稳定币进入中国的政策议程,有关"货币数字化边界"的讨论也逐渐展开。从已公开的建议与政策脉络来看,人民币稳定币可能采取的发行结构如下: 央行不直接发币,可通过国有大行或政策金融机构设立特别目的机构主导发行;稳定币锚定资产可能选择央票、中期借贷便利或部分外汇储备等政策性金融工具;托管机制倾向于链上+银行账户的双层体系,由国有银行或其子公司进行资产托管;试点落地路径可能优先选择香港,在金管局DTSP框架内进行牌照申请与跨境使用测试;场景方面,将优先服务跨境支付、企业清结算、公链RWA项目等B端需求。 这种路径设计本质上是在可监管、可审计、可追溯的制度环境中,推动人民币的链上延展与离岸流通结构的重构。它不以挑战USDT为目的,而是另辟一条"政策可控的链上支付轨道",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与链上资产流通提供制度工具。 Web3创业者的机会 如果人民币稳定币落地,它将是由国家或国有金融体系主导的公共基础设施。对Web3创业者而言,更实际的思路是将人民币稳定币视为可调用的系统变量,围绕它构建可落地的业务模型。潜在机会包括: 跨境结算工具:开发支付API、结算插件、资金流追踪模块等,服务于新兴市场场景。 现实资产连接接口:开发RWA资产组合中的拆分包装、链上债务协议、收益权映射工具等。 应用场景服务:在B2B跨境支付、电商平台内结算、境外教育医疗旅游等场景推动落地。 风险管理与合规中介:开发链上AML/KYC插件、智能合约内置审计机制、资金路径自动报告系统等。 尽管人民币稳定币尚处于政策讨论与研究阶段,但其落地已被纳入国家级战略视野。对Web3创业者而言,机会在于围绕支付、结算、链下打通、跨境流通等方向提前布局。未来若稳定币路径开放,能够提供合规接入点的服务型项目,将更容易获得资源、政策与用户的支持。 #BTCReclaims120K #BTCOvertakesAmazon #ETHOvertakesNetflix
香港稳定币政策正式生效,大陆或将探索人民币稳定币
8月1日,香港《稳定币发行与储备管理条例》正式生效。香港金管局的政策意图明确:仅允许发行港元锚定的稳定币,发行主体需获得监管牌照,资产储备限定为本币现金与债券,并要求严格的审计和托管流程。这标志着稳定币不再是单纯的市场驱动产品,而正式成为主权货币在链上的延伸工具。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也在悄然推动稳定币相关政策的探索。从香港到大陆,稳定币已经从边缘金融创新话题进入货币政策与主权治理的核心领域。
全球稳定币监管三种路径
当稳定币进入监管语言体系,它就不再只是技术问题,而是制度设计的一部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对稳定币的态度,实质上解决了三个问题:锚定资产的选择、发行权的归属、以及运行体系纳入哪套清算逻辑。
目前,对全球稳定币监管走向具有标志性影响的是美国、欧盟和香港。它们分别代表了三种制度模型。
美国:市场主导,制度托底
美国选择了市场主导、制度托底的路径。2025年GENIUS法案通过后,稳定币被纳入联邦监管。监管部门并不直接接管发行,而是定义了锚定方式与托底要求:允许市场发币,但必须锚定美元、持有合规储备、接受金融体系的审计。
这种模式建立了一套"前端开放、后端托底"的运行逻辑。只要挂钩国债或现金,账户可查、审计合格,就可以在链上发行"美元接口"。这使美元能自然渗透到Web3的各个角落,稳定币成为一种"美元清算API"。
然而,这种模式也存在风险。由于发币权交给了企业而非央行,储备失守、披露滞后、跨州监管断层等问题一旦出现,稳定币就不再锚定美元,而是锚定信任本身。
欧盟:监管内置,权限收缩
欧盟选择了监管内置、权限收缩的路径。MiCA将稳定币纳入严格监管之下。当流通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时,稳定币会被划入"重大通证"监管范畴,需接受欧洲央行等更高级金融机构的干预。
这是一种典型的"许可—管制"结构:允许存在,但不给扩张。欧洲央行和ESMA多次表达对美元锚定稳定币在欧元区广泛使用的担忧,认为可能侵蚀欧元在本地区的货币主权。MiCA对稳定币的强监管路径,可视为一种制度性防护。
然而,高强度监管也可能导致稳定币在欧盟的使用场景受限、发行成本高,难以激发市场活力,更难支撑以稳定币为核心的商业模型在欧盟本地发展。
香港:牌照前置,场景封闭
香港选择了牌照前置、场景封闭的路径。香港监管从一开始就"预设边界":只允许锚定港元的稳定币申请发行,禁止锚定他国货币、多币种、商品或使用算法。发行人必须在香港注册,取得储值支付工具(SVF)牌照,且仅限在监管核准的本地支付场景中流通。
这一制度设计体现出香港监管当局的三重意图:
锚定币种上的主权明确化,仅承认港元作为稳定锚;发行资质的牌照化,借SVF框架将稳定币纳入既有金融监管体系;使用场景的封闭化,仅允许在特定支付生态中小范围试点。
这本质上是一种"金融工具内嵌监管"的治理模型,强调从一开始就将发行与使用锁定在可控空间内,先确保对链上支付的技术验证和风险掌控,再逐步评估放开路径。
人民币稳定币的可能路径
随着稳定币进入中国的政策议程,有关"货币数字化边界"的讨论也逐渐展开。从已公开的建议与政策脉络来看,人民币稳定币可能采取的发行结构如下:
央行不直接发币,可通过国有大行或政策金融机构设立特别目的机构主导发行;稳定币锚定资产可能选择央票、中期借贷便利或部分外汇储备等政策性金融工具;托管机制倾向于链上+银行账户的双层体系,由国有银行或其子公司进行资产托管;试点落地路径可能优先选择香港,在金管局DTSP框架内进行牌照申请与跨境使用测试;场景方面,将优先服务跨境支付、企业清结算、公链RWA项目等B端需求。
这种路径设计本质上是在可监管、可审计、可追溯的制度环境中,推动人民币的链上延展与离岸流通结构的重构。它不以挑战USDT为目的,而是另辟一条"政策可控的链上支付轨道",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与链上资产流通提供制度工具。
Web3创业者的机会
如果人民币稳定币落地,它将是由国家或国有金融体系主导的公共基础设施。对Web3创业者而言,更实际的思路是将人民币稳定币视为可调用的系统变量,围绕它构建可落地的业务模型。潜在机会包括:
跨境结算工具:开发支付API、结算插件、资金流追踪模块等,服务于新兴市场场景。
现实资产连接接口:开发RWA资产组合中的拆分包装、链上债务协议、收益权映射工具等。
应用场景服务:在B2B跨境支付、电商平台内结算、境外教育医疗旅游等场景推动落地。
风险管理与合规中介:开发链上AML/KYC插件、智能合约内置审计机制、资金路径自动报告系统等。
尽管人民币稳定币尚处于政策讨论与研究阶段,但其落地已被纳入国家级战略视野。对Web3创业者而言,机会在于围绕支付、结算、链下打通、跨境流通等方向提前布局。未来若稳定币路径开放,能够提供合规接入点的服务型项目,将更容易获得资源、政策与用户的支持。
#BTCReclaims120K
#BTCOvertakesAmazon
#ETHOvertakesNetflix
元哥说币
--
比特币再创新高,四大因素或成持续上涨「隐形引擎」当前加密货币领域确实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动态:监管与立法持续向好,稳定币势头正劲,企业购币量激增,机构通过 ETF 稳步将加密货币纳入投资组合,而以太坊也重拾活力,为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注入了亟需的山寨币动能。 然而,这些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我总觉得市场低估了每一项进展的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发生的。媒体上关于加密货币牛市的报道早已铺天盖地。 尽管如此,我认为到今年年底,市场仍将迎来一系列重大的上行惊喜,其力度足以推动价格大幅攀升。以下四大重要动态,在我看来,尚未体现在当前的市场定价中。 今年将有更多政府买入比特币 2025 年初,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比特币的三大需求来源是 ETF、企业和政府,我们称之为「比特币需求的三驾马车」。 到目前为止,其中两驾马车已发力:ETF 购入 183,126 枚比特币,上市公司则抢购了 354,744 枚。鉴于比特币网络仅产出 100,697 枚比特币,这已推动其价格上涨 27.1%。 但第三驾马车尚未真正发力。诚然,美国设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但其中仅包含通过刑事没收获得的比特币;巴基斯坦宣布建立本国比特币储备,阿布扎比投资了比特币 ETF,但与 ETF 和企业的大规模购买相比,这些都只是零星之举。 市场普遍认为,各国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进程已搁置,但我对此存疑。各国政府和央行行动虽慢,但根据我们在 Bitwise 进行的讨论来看,他们确实在推进。 需要明确的是:我不认为年底前会出现各国集中官宣的盛况,但可以肯定还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其数量足以让这一趋势成为 2026 年的重大潜在推手。仅此一点,就可能大幅推高价格。 美元贬值 + 利率下降 = 比特币上涨 当前局势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比特币价格正逼近历史高点,而利率却徘徊在 2009 年比特币诞生以来的峰值附近。这本不该出现。对于比特币(及黄金)这类无收益资产而言,高利率无疑是一大挑战,它大幅抬高了持有这类资产的机会成本门槛。 市场已在消化年底前多次降息的预期,这本该对比特币形成支撑。但我认为,市场忽略了一个影响更为深远的关键动向。 特朗普政府强烈希望美元贬值,同时希望美联储采取更为宽松的政策。从直接批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到任命主张美元贬值的斯蒂芬・米兰进入美联储理事会,这一系列举动都在强烈释放信号:政府希望利率大幅下调、美元大幅贬值。 不是三次降息,可能是六次,甚至八次。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米兰的任命。米兰因其研究论文广受关注,文中提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给美国带来了沉重负担。他呼吁达成新的「海湖庄园协议」,以降低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并建议美联储可通过大量印钞实现这一目标。 若因印钞导致利率大幅下降、美元大幅贬值,比特币价格可能会显著上涨。 波动率降低意味着配置比例提高 加密货币领域最被低估的趋势之一,是比特币波动率的大幅下降。自 2024 年 1 月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以来,不仅比特币自身的波动率显著走低,其波动率的变化速率也大幅放缓。 比特币 30 天滚动波动率 注:绿色阴影部分为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后的时期 波动率下降的原因不难理解:ETF 的发展与企业购币行为为加密货币市场引入了新型买家,而监管与立法层面的进展也大幅降低了市场风险。我认为这已是比特币的「新常态」,其波动率目前大致与英伟达等高波动科技股相当。 比特币与特斯拉、英伟达、Meta 波动率对比 (一年滚动年化波动率;时间范围:2019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在与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中,这种波动率的下降正促使他们对加密货币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考量,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在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之前,这类讨论的初始比例基本以 1% 为起点,而如今,我频繁听到以 5% 甚至更高比例作为讨论起点的声音。 这也是比特币 ETF 资金流入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自 7 月 1 日以来,其资金净流入已达 56 亿美元,按此推算,全年流入规模将接近 500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向来是 ETF 资金流入的淡季,这一事实让我认为,此趋势在秋季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ICO 2.0:加密货币融资的重生 首次代币发行(ICOs)已声名狼藉。2018 年,欺诈性 ICO 泛滥成灾,这类空头项目从投资者手中募集数十亿美元后,便卷款跑路,承诺的产品从未兑现,这也是 2017 年加密货币牛市戛然而止的重要原因。美国 SEC 随即展开严打,投资者也对这类欺诈行径彻底厌倦。 我认为多数投资者和观察人士已将 ICO 视为「残次品」,但 SEC 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在近期「加密货币计划」演讲中,勾勒出了 ICO 重生的蓝图: 「我已要求团队针对所谓的『首次代币发行』、『空投』及『网络奖励』,制定契合其特性的信息披露规则、豁免条款与安全港制度…… 在我看来,若能坚持这一路径,创新领域或将迎来一场『寒武纪大爆发』。」 若此构想落地,或将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重要催化剂。回顾历史,无论在 ICO 热潮期还是退潮后,加密货币投资者对加密项目的投资热情始终未减。而全新的 ICO 市场 2.0 一旦启动,有望为加密货币市场吸引大量新增资金。 结论 市场不会因已知的利好消息上涨,只会因尚未反映在价格中的利好消息而上涨。 我认为,整体而言,市场低估了加密货币领域当前牛市的规模,也忽略了一些特定的推动因素,这些因素将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间逐步显现其影响力。 警惕后续价格大幅冲高。当前加密货币领域确实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动态:监管与立法持续向好,稳定币势头正劲,企业购币量激增,机构通过 ETF 稳步将加密货币纳入投资组合,而以太坊也重拾活力,为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注入了亟需的山寨币动能。 然而,这些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我总觉得市场低估了每一项进展的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发生的。媒体上关于加密货币牛市的报道早已铺天盖地。 尽管如此,我认为到今年年底,市场仍将迎来一系列重大的上行惊喜,其力度足以推动价格大幅攀升。以下四大重要动态,在我看来,尚未体现在当前的市场定价中。 今年将有更多政府买入比特币 2025 年初,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比特币的三大需求来源是 ETF、企业和政府,我们称之为「比特币需求的三驾马车」。 到目前为止,其中两驾马车已发力:ETF 购入 183,126 枚比特币,上市公司则抢购了 354,744 枚。鉴于比特币网络仅产出 100,697 枚比特币,这已推动其价格上涨 27.1%。 但第三驾马车尚未真正发力。诚然,美国设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但其中仅包含通过刑事没收获得的比特币;巴基斯坦宣布建立本国比特币储备,阿布扎比投资了比特币 ETF,但与 ETF 和企业的大规模购买相比,这些都只是零星之举。 市场普遍认为,各国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进程已搁置,但我对此存疑。各国政府和央行行动虽慢,但根据我们在 Bitwise 进行的讨论来看,他们确实在推进。 需要明确的是:我不认为年底前会出现各国集中官宣的盛况,但可以肯定还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其数量足以让这一趋势成为 2026 年的重大潜在推手。仅此一点,就可能大幅推高价格。 美元贬值 + 利率下降 = 比特币上涨 当前局势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比特币价格正逼近历史高点,而利率却徘徊在 2009 年比特币诞生以来的峰值附近。这本不该出现。对于比特币(及黄金)这类无收益资产而言,高利率无疑是一大挑战,它大幅抬高了持有这类资产的机会成本门槛。 市场已在消化年底前多次降息的预期,这本该对比特币形成支撑。但我认为,市场忽略了一个影响更为深远的关键动向。 特朗普政府强烈希望美元贬值,同时希望美联储采取更为宽松的政策。从直接批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到任命主张美元贬值的斯蒂芬・米兰进入美联储理事会,这一系列举动都在强烈释放信号:政府希望利率大幅下调、美元大幅贬值。 不是三次降息,可能是六次,甚至八次。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米兰的任命。米兰因其研究论文广受关注,文中提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给美国带来了沉重负担。他呼吁达成新的「海湖庄园协议」,以降低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并建议美联储可通过大量印钞实现这一目标。 若因印钞导致利率大幅下降、美元大幅贬值,比特币价格可能会显著上涨。 波动率降低意味着配置比例提高 加密货币领域最被低估的趋势之一,是比特币波动率的大幅下降。自 2024 年 1 月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以来,不仅比特币自身的波动率显著走低,其波动率的变化速率也大幅放缓。 比特币 30 天滚动波动率 (基于 Coin Metrics 数据;时间范围:2012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5 年 8 月 10 日) 注:绿色阴影部分为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后的时期 波动率下降的原因不难理解:ETF 的发展与企业购币行为为加密货币市场引入了新型买家,而监管与立法层面的进展也大幅降低了市场风险。我认为这已是比特币的「新常态」,其波动率目前大致与英伟达等高波动科技股相当。 比特币与特斯拉、英伟达、Meta 波动率对比 (一年滚动年化波动率;时间范围:2019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在与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中,这种波动率的下降正促使他们对加密货币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考量,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在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之前,这类讨论的初始比例基本以 1% 为起点,而如今,我频繁听到以 5% 甚至更高比例作为讨论起点的声音。 这也是比特币 ETF 资金流入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自 7 月 1 日以来,其资金净流入已达 56 亿美元,按此推算,全年流入规模将接近 500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向来是 ETF 资金流入的淡季,这一事实让我认为,此趋势在秋季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ICO 2.0:加密货币融资的重生 首次代币发行(ICOs)已声名狼藉。2018 年,欺诈性 ICO 泛滥成灾,这类空头项目从投资者手中募集数十亿美元后,便卷款跑路,承诺的产品从未兑现,这也是 2017 年加密货币牛市戛然而止的重要原因。美国 SEC 随即展开严打,投资者也对这类欺诈行径彻底厌倦。 我认为多数投资者和观察人士已将 ICO 视为「残次品」,但 SEC 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在近期「加密货币计划」演讲中,勾勒出了 ICO 重生的蓝图: 「我已要求团队针对所谓的『首次代币发行』、『空投』及『网络奖励』,制定契合其特性的信息披露规则、豁免条款与安全港制度…… 在我看来,若能坚持这一路径,创新领域或将迎来一场『寒武纪大爆发』。」 若此构想落地,或将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重要催化剂。回顾历史,无论在 ICO 热潮期还是退潮后,加密货币投资者对加密项目的投资热情始终未减。而全新的 ICO 市场 2.0 一旦启动,有望为加密货币市场吸引大量新增资金。 结论 市场不会因已知的利好消息上涨,只会因尚未反映在价格中的利好消息而上涨。 我认为,整体而言,市场低估了加密货币领域当前牛市的规模,也忽略了一些特定的推动因素,这些因素将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间逐步显现其影响力。 警惕后续价格大幅冲高。 #BTCReclaims120K #BTCBreaksATH #BTCOvertakesAmazon
比特币再创新高,四大因素或成持续上涨「隐形引擎」
当前加密货币领域确实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动态:监管与立法持续向好,稳定币势头正劲,企业购币量激增,机构通过 ETF 稳步将加密货币纳入投资组合,而以太坊也重拾活力,为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注入了亟需的山寨币动能。
然而,这些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我总觉得市场低估了每一项进展的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发生的。媒体上关于加密货币牛市的报道早已铺天盖地。
尽管如此,我认为到今年年底,市场仍将迎来一系列重大的上行惊喜,其力度足以推动价格大幅攀升。以下四大重要动态,在我看来,尚未体现在当前的市场定价中。
今年将有更多政府买入比特币
2025 年初,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比特币的三大需求来源是 ETF、企业和政府,我们称之为「比特币需求的三驾马车」。
到目前为止,其中两驾马车已发力:ETF 购入 183,126 枚比特币,上市公司则抢购了 354,744 枚。鉴于比特币网络仅产出 100,697 枚比特币,这已推动其价格上涨 27.1%。
但第三驾马车尚未真正发力。诚然,美国设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但其中仅包含通过刑事没收获得的比特币;巴基斯坦宣布建立本国比特币储备,阿布扎比投资了比特币 ETF,但与 ETF 和企业的大规模购买相比,这些都只是零星之举。
市场普遍认为,各国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进程已搁置,但我对此存疑。各国政府和央行行动虽慢,但根据我们在 Bitwise 进行的讨论来看,他们确实在推进。
需要明确的是:我不认为年底前会出现各国集中官宣的盛况,但可以肯定还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其数量足以让这一趋势成为 2026 年的重大潜在推手。仅此一点,就可能大幅推高价格。
美元贬值 + 利率下降 = 比特币上涨
当前局势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比特币价格正逼近历史高点,而利率却徘徊在 2009 年比特币诞生以来的峰值附近。这本不该出现。对于比特币(及黄金)这类无收益资产而言,高利率无疑是一大挑战,它大幅抬高了持有这类资产的机会成本门槛。
市场已在消化年底前多次降息的预期,这本该对比特币形成支撑。但我认为,市场忽略了一个影响更为深远的关键动向。
特朗普政府强烈希望美元贬值,同时希望美联储采取更为宽松的政策。从直接批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到任命主张美元贬值的斯蒂芬・米兰进入美联储理事会,这一系列举动都在强烈释放信号:政府希望利率大幅下调、美元大幅贬值。
不是三次降息,可能是六次,甚至八次。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米兰的任命。米兰因其研究论文广受关注,文中提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给美国带来了沉重负担。他呼吁达成新的「海湖庄园协议」,以降低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并建议美联储可通过大量印钞实现这一目标。
若因印钞导致利率大幅下降、美元大幅贬值,比特币价格可能会显著上涨。
波动率降低意味着配置比例提高
加密货币领域最被低估的趋势之一,是比特币波动率的大幅下降。自 2024 年 1 月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以来,不仅比特币自身的波动率显著走低,其波动率的变化速率也大幅放缓。
比特币 30 天滚动波动率
注:绿色阴影部分为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后的时期
波动率下降的原因不难理解:ETF 的发展与企业购币行为为加密货币市场引入了新型买家,而监管与立法层面的进展也大幅降低了市场风险。我认为这已是比特币的「新常态」,其波动率目前大致与英伟达等高波动科技股相当。
比特币与特斯拉、英伟达、Meta 波动率对比
(一年滚动年化波动率;时间范围:2019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在与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中,这种波动率的下降正促使他们对加密货币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考量,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在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之前,这类讨论的初始比例基本以 1% 为起点,而如今,我频繁听到以 5% 甚至更高比例作为讨论起点的声音。
这也是比特币 ETF 资金流入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自 7 月 1 日以来,其资金净流入已达 56 亿美元,按此推算,全年流入规模将接近 500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向来是 ETF 资金流入的淡季,这一事实让我认为,此趋势在秋季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ICO 2.0:加密货币融资的重生
首次代币发行(ICOs)已声名狼藉。2018 年,欺诈性 ICO 泛滥成灾,这类空头项目从投资者手中募集数十亿美元后,便卷款跑路,承诺的产品从未兑现,这也是 2017 年加密货币牛市戛然而止的重要原因。美国 SEC 随即展开严打,投资者也对这类欺诈行径彻底厌倦。
我认为多数投资者和观察人士已将 ICO 视为「残次品」,但 SEC 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在近期「加密货币计划」演讲中,勾勒出了 ICO 重生的蓝图:
「我已要求团队针对所谓的『首次代币发行』、『空投』及『网络奖励』,制定契合其特性的信息披露规则、豁免条款与安全港制度…… 在我看来,若能坚持这一路径,创新领域或将迎来一场『寒武纪大爆发』。」
若此构想落地,或将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重要催化剂。回顾历史,无论在 ICO 热潮期还是退潮后,加密货币投资者对加密项目的投资热情始终未减。而全新的 ICO 市场 2.0 一旦启动,有望为加密货币市场吸引大量新增资金。
结论
市场不会因已知的利好消息上涨,只会因尚未反映在价格中的利好消息而上涨。
我认为,整体而言,市场低估了加密货币领域当前牛市的规模,也忽略了一些特定的推动因素,这些因素将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间逐步显现其影响力。
警惕后续价格大幅冲高。当前加密货币领域确实有不少值得期待的动态:监管与立法持续向好,稳定币势头正劲,企业购币量激增,机构通过 ETF 稳步将加密货币纳入投资组合,而以太坊也重拾活力,为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注入了亟需的山寨币动能。
然而,这些情况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我总觉得市场低估了每一项进展的规模,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在无人关注的情况下发生的。媒体上关于加密货币牛市的报道早已铺天盖地。
尽管如此,我认为到今年年底,市场仍将迎来一系列重大的上行惊喜,其力度足以推动价格大幅攀升。以下四大重要动态,在我看来,尚未体现在当前的市场定价中。
今年将有更多政府买入比特币
2025 年初,市场普遍认为今年比特币的三大需求来源是 ETF、企业和政府,我们称之为「比特币需求的三驾马车」。
到目前为止,其中两驾马车已发力:ETF 购入 183,126 枚比特币,上市公司则抢购了 354,744 枚。鉴于比特币网络仅产出 100,697 枚比特币,这已推动其价格上涨 27.1%。
但第三驾马车尚未真正发力。诚然,美国设立了「战略比特币储备」,但其中仅包含通过刑事没收获得的比特币;巴基斯坦宣布建立本国比特币储备,阿布扎比投资了比特币 ETF,但与 ETF 和企业的大规模购买相比,这些都只是零星之举。
市场普遍认为,各国将比特币作为储备资产的进程已搁置,但我对此存疑。各国政府和央行行动虽慢,但根据我们在 Bitwise 进行的讨论来看,他们确实在推进。
需要明确的是:我不认为年底前会出现各国集中官宣的盛况,但可以肯定还会有更多国家加入,其数量足以让这一趋势成为 2026 年的重大潜在推手。仅此一点,就可能大幅推高价格。
美元贬值 + 利率下降 = 比特币上涨
当前局势的一大独特之处在于:比特币价格正逼近历史高点,而利率却徘徊在 2009 年比特币诞生以来的峰值附近。这本不该出现。对于比特币(及黄金)这类无收益资产而言,高利率无疑是一大挑战,它大幅抬高了持有这类资产的机会成本门槛。
市场已在消化年底前多次降息的预期,这本该对比特币形成支撑。但我认为,市场忽略了一个影响更为深远的关键动向。
特朗普政府强烈希望美元贬值,同时希望美联储采取更为宽松的政策。从直接批评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到任命主张美元贬值的斯蒂芬・米兰进入美联储理事会,这一系列举动都在强烈释放信号:政府希望利率大幅下调、美元大幅贬值。
不是三次降息,可能是六次,甚至八次。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对米兰的任命。米兰因其研究论文广受关注,文中提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给美国带来了沉重负担。他呼吁达成新的「海湖庄园协议」,以降低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国际货币的汇率,并建议美联储可通过大量印钞实现这一目标。
若因印钞导致利率大幅下降、美元大幅贬值,比特币价格可能会显著上涨。
波动率降低意味着配置比例提高
加密货币领域最被低估的趋势之一,是比特币波动率的大幅下降。自 2024 年 1 月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以来,不仅比特币自身的波动率显著走低,其波动率的变化速率也大幅放缓。
比特币 30 天滚动波动率
(基于 Coin Metrics 数据;时间范围:2012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5 年 8 月 10 日)
注:绿色阴影部分为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后的时期
波动率下降的原因不难理解:ETF 的发展与企业购币行为为加密货币市场引入了新型买家,而监管与立法层面的进展也大幅降低了市场风险。我认为这已是比特币的「新常态」,其波动率目前大致与英伟达等高波动科技股相当。
比特币与特斯拉、英伟达、Meta 波动率对比
(一年滚动年化波动率;时间范围:2019 年 12 月 31 日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
在与机构投资者的交流中,这种波动率的下降正促使他们对加密货币在投资组合中的配置比例考量,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在现货比特币 ETF 推出之前,这类讨论的初始比例基本以 1% 为起点,而如今,我频繁听到以 5% 甚至更高比例作为讨论起点的声音。
这也是比特币 ETF 资金流入加速的重要原因之一。自 7 月 1 日以来,其资金净流入已达 56 亿美元,按此推算,全年流入规模将接近 500 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夏季向来是 ETF 资金流入的淡季,这一事实让我认为,此趋势在秋季很可能会进一步加速。
ICO 2.0:加密货币融资的重生
首次代币发行(ICOs)已声名狼藉。2018 年,欺诈性 ICO 泛滥成灾,这类空头项目从投资者手中募集数十亿美元后,便卷款跑路,承诺的产品从未兑现,这也是 2017 年加密货币牛市戛然而止的重要原因。美国 SEC 随即展开严打,投资者也对这类欺诈行径彻底厌倦。
我认为多数投资者和观察人士已将 ICO 视为「残次品」,但 SEC 主席保罗・阿特金斯在近期「加密货币计划」演讲中,勾勒出了 ICO 重生的蓝图:
「我已要求团队针对所谓的『首次代币发行』、『空投』及『网络奖励』,制定契合其特性的信息披露规则、豁免条款与安全港制度…… 在我看来,若能坚持这一路径,创新领域或将迎来一场『寒武纪大爆发』。」
若此构想落地,或将成为推动市场上行的重要催化剂。回顾历史,无论在 ICO 热潮期还是退潮后,加密货币投资者对加密项目的投资热情始终未减。而全新的 ICO 市场 2.0 一旦启动,有望为加密货币市场吸引大量新增资金。
结论
市场不会因已知的利好消息上涨,只会因尚未反映在价格中的利好消息而上涨。
我认为,整体而言,市场低估了加密货币领域当前牛市的规模,也忽略了一些特定的推动因素,这些因素将在未来数月乃至数年间逐步显现其影响力。
警惕后续价格大幅冲高。
#BTCReclaims120K
#BTCBreaksATH
#BTCOvertakesAmazon
元哥说币
--
最新消息🔥机构:美联储9月会议必将出现反对意见 美国银行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伊森·哈里斯表示,美联储步调一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7月由特朗普总统任命的沃勒和鲍曼支持降息的异议已经“打破了和谐”。这意味着无论美联储做出什么决定,都会出现反对意见。 哈里斯还表示:“我预计在9月会议之前,鹰派与鸽派之间将展开激烈辩论,给降息决定蒙上些许不确定性。鹰派不会轻易让步。但我认为本月数据将支持降息25个基点。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里奇乌托表示,目前无论是支持维持利率不变的鹰派,还是支持宽松政策的鸽派,都不占多数。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持中间立场。 美联储内部的争论焦点在于,为支持疲软的劳动力市场而降息是否有意义。 #美联储何时降息? #美众议院通过FIT21法案 #美国4月CPI数据回落
最新消息🔥机构:美联储9月会议必将出现反对意见
美国银行证券前首席经济学家伊森·哈里斯表示,美联储步调一致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7月由特朗普总统任命的沃勒和鲍曼支持降息的异议已经“打破了和谐”。这意味着无论美联储做出什么决定,都会出现反对意见。
哈里斯还表示:“我预计在9月会议之前,鹰派与鸽派之间将展开激烈辩论,给降息决定蒙上些许不确定性。鹰派不会轻易让步。但我认为本月数据将支持降息25个基点。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里奇乌托表示,目前无论是支持维持利率不变的鹰派,还是支持宽松政策的鸽派,都不占多数。大多数美联储官员持中间立场。
美联储内部的争论焦点在于,为支持疲软的劳动力市场而降息是否有意义。
#美联储何时降息?
#美众议院通过FIT21法案
#美国4月CPI数据回落
登录解锁更多内容
登录
浏览最新的加密货币新闻
⚡️ 参与加密货币领域的最新讨论
💬 与喜爱的创作者互动
👍 查看感兴趣的内容
邮箱/手机号码
注册
登录
热门话题
美国7月PPI年率高于预期
1.6M 次浏览
2,595 人讨论中
美国7月PPI年率达3.3%,月率为0.9%
Binance News
13次点赞
25.4k 次浏览
币安钱包TGE
11M 次浏览
9,394 人讨论中
加密市场回调
90.6M 次浏览
64,984 人讨论中
查看更多
实时新闻
基金经理增加标普500指数CME净多头头寸至887,310手
--
美国考虑制裁俄罗斯石油公司 Rosneft 和 Lukoil
--
美联储结束2023年加密资产监督计划,回归常规监管
--
以太坊验证者入队出队数量及等待时间更新
--
美联储逆回购操作接纳337.57亿美元
--
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今天 2 个alpha 代币信息,这种直接领的不用太关心预估价格,提前几分钟根据合约链上看价格,然后决定领不领就行 1
Crypto达人
10亿美金爆仓,以太坊背水一战4800关口
币姥爷
币圈钱刚转银行卡就被冻?OTC 避坑 + 自救指南,看完少亏 5 位数
鲸踪说币
SOL昨天晚上闪崩之后,又快速弹回了196附近,现在明显能看出是个双顶结构。 这波反弹感觉更像是故意引人追多的套路,而不
鑫维趋势A
🔥 以太坊未来15天生死局:$5,000还是$4,000?未来半个月如何走
龙小雨
查看更多
网站地图
Cookie偏好设置
平台条款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