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sh老板说估值的问题,机构肯定担心Ai“新能源”化的问题,我也说两点:
1、新能源有单一产品渗透率的问题,而Ai你很难拍渗透率。因为算力更像电力这种最基本的设施,你最多可以拍“电灯泡”的渗透率,但电力需求百年以来还在持续增长。今天我们还在电力投资(雅鲁藏布江),所以不能拿新能源范式来套用。
2、算力当然也不会一直指数级增长,那增速下滑了会不会也像新能源一样内卷和全产业链亏损。答案是不会,因为新能源真正决定价格的是上游,无论是光伏还是锂电上游都是大宗,而大宗是对边际变化特别敏感的。而算力链不存在这样的上游,且竞争格局稳定。注意不是任何行业增速放缓就一定价格战,只有对上游特别敏感的才会(否则为什么苹果没降价)。
综上,我旗帜鲜明认为算力链有估值提升空间,至于国内有定价权的大资金怎么想那是他们的问题了。$中际旭创(SZ300308)$ $胜宏科技(SZ300476)$ $新易盛(SZ3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