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市場回顧與展望 美國非農數據「出包」,股市幣市大幅回調

週三、四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不利降息,加上鮑威爾繼續偏鷹立場拒絕降息,令到美股指數和加密貨幣都出現回調。但在週五美國公布非農數據後,情況一發不可收拾。

因為在公布 7 月數據時同時大幅下修 5 月和 6 月的數據,本來 5 月增長 14.4 萬下修至 1.9 萬,而 6 月由 14.7 萬下修至 1.4 萬,表示其實美國 5 、 6 月就業市場很差,加上新公布的也大幅低於預期,說明就業市場正揭示美國有可能正在邁向衰退。

所以幣市整體在週五晚上出現大幅回調,比特幣甚至一度跌穿 11.4 萬美元、以太幣也跌破 3,600 美元。目前比特幣日線在經過一週的低位震盪後,直接跌破 11.65 萬短期支撐,雖然還處於上升趨勢線,但如果再跌穿 11.2 萬這個趨勢就會被破壞。

8 月幣圈傳統「跌市」,繼續關注美國就業數據

按照過往記錄,幣市在 7 月較多機會大升,但在 8 月會出現較大幅度回調,除了在發生 COVID 的 2020 、 2021 年例外。而剛踏入 8 月幣市就出現了大跌,主要是跟隨美國市場的利空走勢。

而在非農數據出包後,下週美國整個星期沒甚麼重大經濟數據,唯一就是週四的失業人數。由於週五非農數據的影響,所以失業數據或許會令人特別關注。而幣市基本上就是看週五大跌後的走勢,如果比特幣繼續維持低位震盪,那整個幣市走勢可能會不太樂觀。

 

 

華爾街大鱷 Tom Lee 豪賭 ETH 價格將達 60,000 美元!領軍「ETH 微策略」背後理念和策略是甚麼?

 

華爾街著名策略師、 Fundstrat Global Advisors 共同創辦人 Tom Lee 已出任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 的董事長,引領公司朝向一個宏大願景邁進:成為「以太坊界的 MicroStrategy」。

透過從比特幣挖礦轉向建立全球最大的企業級以太坊儲備,他正大舉押注以太坊重塑未來金融基礎設施的潛力, 他的願景獲得了 Peter Thiel 、 Pantera Capital 和 Galaxy Digital 等重量級投資者的支持,將以太坊定位為「未來金融領域基石」。

本文將深入探討 Lee 對以太坊的願景、 BitMine 為實現此目標所採取的積極策略,以及企業採用 ETH 作為儲備資產的崛起趨勢。

以太坊十週年:開創「智能合約」先河

2025 年 7 月 30 日,以太坊迎來了它的十歲生日,標誌著這個全球首個可程式化區塊鏈問世已滿十年。由 Vitalik Buterin 引入了「智能合約」— 一種能夠在區塊鏈上自動執行的程式碼,實現了無需信任的自動化協議,徹底改變了區塊鏈技術的可能性。

過去十年,以太坊從一個前瞻性的實驗,成長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和穩定幣的核心支柱,承載著超過六成的穩定幣市場,每日處理數十億美元的交易。

這個里程碑凸顯了以太坊的重大成就,包括在 2022 年透過「The Merge」成功轉向權益證明(Proof-of-Stake),將能源消耗降低了 99.95%,並引入了如 Optimism 和 Arbitrum 等第二層擴展解決方案(Layer2),大幅提升了交易處理能力。

憑藉超過 20 萬名開發者和 4,000 多個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的生態系統,以太坊至今仍是創新最活躍的區塊鏈,鞏固了其作為新金融與數位經濟基礎的地位。

1. 巨額以太坊積累:目標持有流通量的 5%

Tom Lee 最為大膽的目標是讓 BitMine 持有以太坊總流通量的 5%,約合 600 萬顆 ETH,按目前每顆約 3,850 美元的價格計算,總值超過 200 億美元。截至 2025 年 7 月 28 日,BitMine 已累積持有 62.5 萬顆 ETH,價值約 24 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企業以太坊持有者。

BitMine 利用其傳統比特幣挖礦業務產生的穩定現金流,為這些收購提供資金支持。此外,公司還巧妙運用如 ETH 買權等金融工具 — 以 2 億美元現金支持 6 萬顆代幣的選擇權部位 — 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擴大其儲備的曝險。

Tom Lee 將「每股持有 ETH 數 量」視為關鍵績效指標,類似於 Strategy 的「比特幣收益率」,並計劃透過再投資質押獎勵和進一步融資來提升此一數字。

透過積累大量的 ETH, BitMine 旨在確保其在以太坊網路治理中的影響力,並將自身定位為如同傳統經濟中持有儲備的中央銀行。

2. 質押與收益:一種生產性的儲備資產

在 Michael Saylor 的領導下,微策略透過債務和股權融資數十億美元,囤積了超過 60 萬顆 BTC,使其市值大幅飆升。同樣地,BitMine 透過私募和市價增發籌集資金,用於購買 ETH 並進行質押以獲取收益。

以太坊的權益證明機制讓 BitMine 能夠賺取 3-5% 的年化報酬,這是微策略無法做到的。例如,BitMine 的 62.5 萬顆 ETH 每年可產生約 18,750 至 31,250 顆 ETH 的質押獎勵,按當前價格計算價值 7,200 萬至 1.2 億美元,這些收益可再投資以擴大持有量。

BitMine 也利用多種金融策略,例如價內 ETH 選擇權,在不佔用過多資本的情況下增加曝險。此策略利用了以太坊較高的波動性 — 30 天隱含波動率為 60%,而比特幣為 50% — 使得選擇權相對於現貨購買更為便宜。

BitMine 的股價在 2025 年 7 月曾一週內飆升 3,000%,反映了投資者的熱情,但 Tom Lee 也承認市場波動和監管審查等風險。 BitMine 與 BitGo 和 Fidelity Digital 等託管服務商合作,確保資產安全,同時也獲得 FalconX 等加密公司的支持以優化交易執行。

3. 以太坊作為金融基礎設施:DeFi 與代幣化的支柱

Tom Lee 認為以太坊「被嚴重低估」,因為它已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和智能合約的底層基礎設施。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功能實現了可程式化的交易,驅動著如 Uniswap 和 Aave 等總值超過 1000 億美元的 DeFi 協議,並促進了股票、債券和房地產等資產代幣化的可能性。 Tom Lee 指出,像 Robinhood 和 Coinbase 這樣在 2025 年推出代幣化計畫的平台,證明了以太坊在連結傳統與數位金融方面日益重要的角色。

BitMine 持有並質押 ETH 的策略,使其能深入參與以太坊的協議層活動,如收益農場和治理,從而將公司定位為此生態系中的關鍵參與者。同時,透過囤積 ETH,BitMine 不僅押注於價格上漲,更確保了其在以太坊擴展應用中的一席之地。 Tom Lee 相信,這將推動以太坊的估值達到 7 兆美元,意味著較目前 4,000 億美元的市值還有 18 倍的增長空間。

4. 以太坊作為最普及的穩定幣鏈:病毒式採用的驅動力

截至 2025 年 7 月,以太坊依然是穩定幣交易的主導區塊鏈,承載了 2,500 億美元穩定幣市場中超過 60% 的份額,包括 USDT 和 USDC 等主流代幣。 Tom Lee 稱穩定幣為加密貨幣的「ChatGPT 時刻」,強調其已被消費者、商家以及 Visa 、 Mastercard 和 Circle 等機構廣泛採用。

美國參議院今年通過的《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提供了監管框架,進一步刺激了其增長,並吸引了高盛和摩根大通等銀行的機構興趣。以太坊在穩定幣交易中的主導地位推動了對 ETH 的需求,因為用戶需要支付 ETH 作為轉帳和智能合約互動的燃料費。

Tom Lee 預測,到 2028 年,穩定幣市場規模可能達到 2 兆美元,這將顯著增加以太坊的網路活動和手續費收入。 BitMine 將透過質押其 ETH 從網路驗證中獲取獎勵,並累積更多 ETH 。

5. 價格目標:將達到 1 萬至 1.5 萬美元甚至更高

Tom Lee 對以太坊價格的樂觀展望,是基於其應用普及和網路效用,他預測,美國現貨 ETH ETF 所帶來 54 億美元淨流入的推動下,ETH 將在 2025 年第三季再次突破 4,000 美元,並在年底前攀升至 1 萬至 1.5 萬美元。

長期來看,BitMine 的內部模型估計,以太坊的重置成本價值為 4 兆美元(基於重建其基礎設施的成本),支付量價值為 3 兆美元(反映穩定幣和 DeFi 活動),這意味著其總網路估值可達 7 兆美元。這也暗示 ETH 的價格可能達到 6 萬美元,是目前價格的 15 倍。

6. 機構吸引力:以太坊成為區塊鏈首選

Tom Lee 主張,以太坊對美國法規的遵循(尤其在《GENIUS 法案》後)使其成為機構的首選區塊鏈。其基礎設施支持穩定幣、代幣化資產和 DeFi,吸引了管理 500 億美元 USDC 的 Circle 以及探索穩定幣專案的傳統金融機構的興趣。

以太坊的智能合約能力和擁有 20 萬開發者的社群,確保了它在機構應用案例中的強大地位。以 BitMine 持有 5% ETH 供應量(約 600 萬顆代幣)的目標,旨在將自身打造成一個「ETH 原生儲備機構」,類似於傳統金融中的主權財富基金,並對網路治理具有潛在影響力。

 

其他採用 ETH 作為儲備資產的公司

BitMine 引領了企業 ETH 儲備的潮流,其他上市公司也紛紛跟進,顯示以太坊正獲得越來越廣泛的認可:

  • SharpLink Gaming (SBET):這家位於明尼亞波利斯的線上遊戲公司截至 2025 年 7 月持有 43.8 萬顆 ETH 。 SharpLink 透過市價增發籌集了 4 億美元用於購買 ETH,該公司由以太坊共同創辦人 Joseph Lubin 擔任主席。

  • Dynamix Corp (DYNX):一家專注於區塊鏈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於 2025 年 7 月宣布打算持有 ETH 作為儲備資產。雖然具體持有量未公開,但估計約為 5 萬顆 ETH,資金來自股權融資。

  • Bit Digital:這家前比特幣礦商於 2025 年 6 月轉向 ETH 儲備策略,並質押其未公開數量的 ETH 持股。消息公布後,其股價上漲 19%,反映市場對其 ETH 策略的支持。

  • The Ether Machine 和 GameSquare: 這兩家規模較小的公司持有少量 ETH 儲備,The Ether Machine 擁有約 1 萬顆 ETH,GameSquare 則持有約 5,000 顆 ETH 。

結論:Tom Lee 的願景與以太坊革命

Tom Lee 在 BitMine 的領導,正為以太坊的企業採用帶來顛覆性的改變。公司透過鎖定 5% 的 ETH 供應量、利用質押收益,並押注在以太坊在穩定幣和代幣化領域的主導地位,他將 BitMine 定位為融合傳統與加密金融的先驅。

同時,他對 ETH 價格樂觀:短期突破 4,000 美元、 2025 年底前達 1 萬至 1.5 萬美元,長期看至 6 萬美元,反映了以太坊被低估的價值與巨大的增長潛力。憑藉機構投資者的支持,將會更多公司擁抱 ETH 作為儲備資產,預示著以太坊作為終極投資機遇的新時代已經來臨。

 

上周回顧 >>> 【MICA RESEARCH】微策略持有超過 60 萬枚比特幣,有甚麼情況會逼使公司賣幣?

MICA Research 的內容已同步於 Substack 發布,不想錯過第一手消息,請點擊這裡前往訂閱,周報以及每天的市場發現即會透過 Email 傳送給您。

〈【MICA RESEARCH】華爾街大鱷 Tom Lee 豪賭 ETH 價格將達 60,000 美元!領軍「ETH 微策略」背後理念和策略是甚麼?〉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區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