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什麼事?

  • 福斯攜手區塊鏈新創Hivemapper,導入由駕駛群眾協作建構的Bee Maps,即時提供自駕車所需的街景資訊,讓地圖從靜態轉為動態,且能隨街道變化即時更新。

  • 即便福斯自駕車搭載多組感測器,仍難應對突發路況。透過Bee Maps提供的路緣、施工與上下車點資料,福斯能強化車輛在複雜場景下的導航與定位能力。

  • Hivemapper是DePIN賽道的代表項目,透過加密獎勵激勵大眾貢獻地圖數據。此模式已應用於自駕、物流與共乘服務,成為區塊鏈與真實世界連接的重要橋樑。

Hivemapper地圖服務如何運作?

當自駕車走入城市,一張即時、精準的地圖就成為了關鍵配備。近日,德國汽車大廠福斯集團(Volkswagen)旗下自駕技術部門「Volkswagen ADMT」,攜手區塊鏈新創Hivemapper,將該公司推出的Bee Maps街景地圖服務,導入福斯的自駕車隊「Robotaxi」。

傳統自駕車高度依賴地圖資訊進行定位與決策,但這些地圖通常更新緩慢,無法快速應對城市街道的快速變化。福斯選擇與Hivemapper合作,看中的正是主打「即時、去中心化、群眾協作」的地圖系統。

Bee Maps的運作邏輯,是讓全球駕駛在車上安裝Hivemapper專用的「Bee」行車記錄器,並將拍攝的街景影像上傳至平台,透過AI模型自動辨識車道標記、施工區域、交通號誌等空間元素,建立具備時效性與地點精準度的地圖資料。

貢獻者每完成一段有效地圖資料,就能獲得名為HONEY的加密代幣作為獎勵。這種將區塊鏈獎勵機制導入地圖製作的模式,讓Hivemapper成功打造出「全球最新的地圖數據」。

「這是靜態地圖邁向『即時地圖』(living map)的轉變。」Hivemapper執行長艾莉兒.莎曼(Ariel Seidman)表示,「真正的自駕車運作,靠的是能與街道變化同步變化的高品質資料。」

為何福斯需要即時地圖資料?

Volkswagen ADMT自駕部門目前在德國漢堡部署約30輛ID.Buzz自駕電動車,並預計在2026年底前與Uber合作,將服務擴展至美國洛杉磯,實現無人駕駛叫車服務。

這些車輛每秒鐘可產出約5 GB的感測資料,包含13顆攝影機與9顆雷達蒐集的資訊,雖然已具備強大感知能力,卻仍難以在惡劣天氣或突發施工等場景中獨立運作。

因此,福斯將導入Bee Maps作為外部地圖來源,提供包括路緣(curb)對齊、精準上下車點識別等資料,輔助ADMT團隊在無需派遣人工測繪車的前提下,驗證各種特殊場景下的導航演算法,提升自駕車的決策能力。

據了解,Bee Maps提供的地圖數據可透過API介面串接進車輛的定位與路線規劃系統,採用使用量付費的模式,而非傳統授權合約,使合作更具彈性。

DePIN是區塊鏈與真實世界的連接點

福斯與Hivemapper的合作,正是DePIN(Decentralized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Network)應用場景的最佳案例之一。這種架構,代表透過區塊鏈技術與加密獎勵,動員大眾參與實體世界資料的蒐集與建立,並服務傳統產業或進行新興應用。

除了福斯外,共乘平台Lyft也已開始導入Hivemapper的地圖資料,用於標示叫車上下車點,物流業者則利用其資料偵測限高、施工或新設限速區域等資訊。

有別於過去僅依賴官方或特定公司蒐集地圖資訊,DePIN的誕生讓「地圖」這項基礎建設變得去中心化、開源且即時更新,提升應對動態街景的彈性與覆蓋率。

在智慧交通領中,地圖不再只是用來導航的輔助工具,而是讓車輛能「看懂世界」、即時決策的神經中樞。而這樣的需求,也正好為DePIN找到了理想的落腳點。

資料來源:CryptoSlate、CoinDesk

更多報導
安裝網路熱點就能賺錢?一文讀懂下一個爆紅應用「DePIN」!
「DePIN」應用爆紅倒數中,盤點五個你一定要認識的應用,為何是區塊鏈走入生活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