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一段时间,币安 Alpha 和 IDO 确实成为许多新项目的首选首发通道。无论是流量优势、品牌背书,还是对最终登陆币安现货的期待,这条路径依然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然而数据表明,这种期待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差距。
根据 @IOSGVC 的研究报告,项目通过 Alpha 或 IDO 渠道最终成功登陆币安现货的比例并不乐观。具体来看:
- 仅有 12.2% 的 Alpha 项目能够进入币安现货市场
- IDO 项目的转化率稍高,但也只有 23.8%
- 相比之下,进入币安合约市场的比例较高,Alpha 项目为 37.8%,IDO 项目达到 66.7%
这些数据说明一个事实:对大多数项目而言,Alpha 或 IDO 更多是获取初期曝光的渠道,而非确保上线主流交易所的通行证。
在现货上线周期普遍延长的情况下,项目方不得不重新评估他们的交易所策略。
随着这种认知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项目开始将其他一线交易所纳入规划。数据显示 Bitget Bybit Coinbase 和 Upbit 成为最常见的备选方案,其中Bitget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
❚ 从承接能力来看:
- 对于 Alpha 项目,Bitget 的上线比例达到 34.1%,接近币安合约的 36%
- 在 IDO 项目方面,Bitget 的承接率更高达 61.9%,显著优于 Bybit 的 47.6%
- Coinbase 和 Upbit 的承接比例相对较低,主要受限于其特定的审核标准或区域定位
❚ 上线速度同样是关键考量因素:
- Bitget 和 Bybit 处理速度最快,Alpha 项目平均 13-14 天即可上线
- IDO 项目在两家交易所基本都能实现 TGE 当日同步上线
- Coinbase 和 Upbit 的流程较长,平均需要 29-31 天,主要受合规审查或本地化运营节奏影响
这种效率差异直接影响项目维持社区热度的能力,也成为交易所选择的重要依据。
❚ 从市场表现来看,Bitget 展现出明显的价格支撑优势:
- Alpha 项目上线 14 天平均回报达 41.8%,远高于 Bybit的 -2.3% 和 Coinbase 的 -5.1%
- IDO 项目平均回报 29.2%,同样领先多数平台
-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Bitget 是文中唯一在 Alpha 和 IDO 两类项目上都保持正收益的平台
交易所格局正在从「单极依赖」转向「一超多强格局」。
Binance Alpha/IDO 作为项目冷启动的入口依然重要,但数据揭示了阶梯性的流动性结构已成为新常态。
Bitget 等交易所的崛起,本质上反映了市场对效率与弹性的新需求:
- 效率体现在快速响应(TGE当日上线)与价格发现能力(14天正回报)
- 弹性表现为对多元化项目的包容性(覆盖Alpha/IDO)和地域流动性补充
这一趋势或许预示着加密市场进入新阶段:流动性不再集中于单一枢纽,而是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动态网络。
未来,项目方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不仅在于产品本身,还在于如何巧妙配置这条流动性链。
#C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