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币圈都被看成是零和博弈、赌场……

正能量的一些人,会将币圈类比银行业,毕竟银行就是没有为社会创造任何可消费的价值,只不过是起到了资金再分配的作用。

早在2018年,就提到过一个词叫"杀手级应用"。意思就是,能够创造价值、让人来消费的应用。

➤Web3孤岛与Web2的破圈

❚ Web3孤岛

事实上,Web3主张去中心化,但一直被封锁在链上生。当然,可以跨链,从一个链到其他链上,但仍然是被封锁在链上的。

❚ Web2的破圈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Web2是如何破圈的。

◆ 语言类产品

最早期的Web2应用是电子邮件、搜狐这类信息媒体。几乎仅限于语言类应用产品。当然我们不讨论基础设施,仅说应用。另外,像早期的MSN、qicq这类也可以属于语言类……

◆ 游戏类产品

游戏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游戏出现的也是非常早,并且一直都会有新游戏问世,以及有正在流行的游戏。

◆ 媒体类产品

在语言类应用以后,Web2领域相继出现了视频应用,youtube这类产品一直到现在仍然是主流媒体应用。

◆ 生活类产品

电商、外卖、在线教育、金融等等生活类应用,在Web2领域是必不可少的。模糊了企业和消费者的话,金融类包括银行应用、支付类都算生活相关。

我们可以看见,虽然互联网产品是信息类产品,但是Web2破圈关键就是,走出互联网、融入生活。

➤Web3、AI的路径与Web2可能有些相似

❚ Web3应用的发展

◆ 语言类

有趣的是,在Web3领域,除了基础设施,最早期的应用可能也包括Steem(2016)、币乎与primas(2018)(当然币乎属于WeB2.5)等这类语言类产品。当时其实还有qunqun等一系列以图文为主的社交类应用,功能不是很强,主要还是语言类。

◆ 游戏类

游戏同样也是出现的非常早,CryptoKitties(2017)、neoworld(2018)等都曾经风靡一时。

2021年的Axie、2024年的Bigtime……

最近引发关注的冒险岛游戏,今天在币安alpha空投的TOKYO Games……

似乎Web3市场上,除了行情十分低迷的情况,似乎一直都有链游在流行。

◆ 媒体类

在Web3领域,像

@Sidekick_Labs

@LOOPSPACE_xyz

这类音视频、直播类平台正在出现。

其实,sidekick也好、loopspace也行,都不是纯正的去中心化产品,但是它们有一部分内容是在链上。KOL可以在这类平台上直播,演示交易、打狗或者讲课等,这确实是非常实用的功能,也是市场的刚需。相对于受监管的、非垂直的综合媒体而言,sidekick与loopspace这类平台可能更适合Web3用户。

◆ 生活类平台

#huma 作为金融应用,也属于生活类。Huma现有的Web3金融产品的区别在于,企业可以把跨境支付订单作为抵押品,在链上进行贷款。也是把Web2和Web3进行了结合。

现在不能完全确定Huma一定会成功,但是Huma产品的设计逻辑是具有可行性的。它的逻辑是在跨链支付中,收款方有一笔应收账款,收款方可以将这笔应用账款作为抵押,在链上的Huma协议中进行贷款。

❚ AI产品的发展与畅想

在AI领域,最先爆发的也是语言类产品,ChatGPT、 Claude、Deepseek这类。

随后,图片和视频类AI也在发展中。

关于AI应用,蜂兄有两个畅想:

一是在电商领域。AI去收集商品在各大电商平台的数据,包括各种产品的各种指标和评价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可以把刷单的好评去掉,进一步分析产品的好评度,以及产品的功能特征和适用哪些人群。在用户需要时,用户可以向AI求助,AI会智能的给用户推荐适合的商品,免去了消费者的选择成本。

二是AI养老机器人。对,我觉得这就是80、90后养老的工具了。一方面,现在80 90后很多放弃生孩子了。另一方面其实就算有子女,老了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在身边,或者即使在身边,他们生活压力也很大,社会竞争太激烈。所以AI养老机器人很可能是将来给80、90后养老的。

➤写在最后

可能畅想的有点远了,说回当下。互联网也好、区块链也好、AI也好……最终都是要为人类服务的。

Web3想要真正服务于人类、创造价值,终究还是要融入人类生活。首先第一步,应该走出Web3的屏障,积极的与Web2去融合。

当然,不排除信息技术的发达,区块链和去中心存储的性能提升,Web3去同化Web2的可能。但首先,Web3应该与Web2融合。

去中心化是一种极端的描述,实际上,英语里"de"这个前缀有去除、但也有减少的意思。事实上,中本聪的比特币白皮书里,从来没提到过Decentralization这个词。而Decentralization可以翻译成去中心化,也可以翻译成减少中心化。

蜂兄一直的观点是,使用"非中心化"这个词来概括Web3产品与生态。

非中心化,不需要彻底的去除中心化,事实上现在的Web3生态本来也没做到彻底去中心化。信息做到公开、透明,接受全链的关注,应该就可以做到非中心化了。

2024年以来,BTC ETF通过,川普对加密的关注,让RWA成为主题之一。加上本文提到的sidekick、loopspace、Huma,这些赛道的共同点就是,Web3与Web2正在融合。

包括AI,AI算力可以去中心化,但AI模型数据规模非常大,所以很难存储在链上,甚至去中心化存储可能也未必承载大的AI模型。何况,现有的大部分AI+Web3产品都是AI Agent+Web3,AI Agent是一种在AI终端用户与AI模型间的过渡产品,大部分还是在中心化服务器上执行的。所以AI+Web3本质上,也是Web3与Web2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