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缘身在此山中,2025年5月,现在已经是牛市了。

底部和顶部都是区域,牛市和熊市也是区间。我觉得现在已经是牛市了。政策已经到位,就差美帝放水了,美帝放水,中国跟。如果中国先放水,钱会流到美国接盘,接盘估值虚高的美股,接盘大厦将倾的美债。

这一部分有很多人不理解,我详细解释一下两国会降息的原因。

美国资本历来都是靠美元潮汐收割世界资产的。当美国降息与放水,美元供应增加,流向全世界,在全世界购买资产。当美国加息和缩紧货币政策,市场的流动性会变小,经济会踩刹车。而且资金相比之下,有无风险美债可以选择,会重新回流美国。

如果某个国家不服,给出更高的利息。

1.如果这个国家是出口导向,这样加息会直接导致本币升值,影响整个国家的动力。参考日本

2.如果这个国家不怎么依赖出口。美国可以针对他们搞一些颜色格命,或者政策方面的打压。在当地资本市场引发震荡,资本不跑也得跑了。参考欧洲

美国的大资本会在各国经济动荡,资产超跌超卖的时候入场。三星就是这么玩没的。那些美国资本作为大股东的公司,有很多也是这个道理。

我这里认为美国一定会降息,是因为美国资本需要美元周期继续进行,美债也需要降息,需要放水缓口气。特朗普的政策临时推高了通胀,属于整个系统里最不符合理性的一个决定,各方都在等他松口。

然后说到中国。

中国现在有楼市的债务问题,存款率高而消费低迷,通货紧缩这几个问题。按理性来讲,也是该降息了。

中国人民并不是没钱,而是对经济没信心,可能您会说钱都在有钱人手里,但有钱人花了,钱也会流通起来啊,有钱人花两万买个包,钱就分到了这条产业链上面。这部分钱要跑早跑了,不会在21年之后还越来越多的。

债务问题和通货紧缩也可以靠放水缓解,这个不用我说。

放水之后需要有一个蓄水池吸收超发的货币,避免通胀失控,房价飙升总比猪肉价格飙升好。之前咱们选楼市,但后果大伙也看到了,下一轮我认为会是股市。股市的低门槛,还有中国曾经的实业兴国战略导致之前的蓄水池不能是股市,房还需要攒个首付,攒出首付之前就好好工作,而且房市可以推动工程行业,股市不一样。

现在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都已经举足轻重了,此刻换锚是合理的。

从股市的吸纳空间来看。目前股市确实处于世界主流国家的低位,按市盈率市净率来算都有很大空间(这里只说大盘股和绩优股)。之前中国的钱都在炒房,现在是捂在兜里。外资之前趁着美国放水,都跑美股去了,吹出了22年到23年的v型反转(这难道不也是政策市吗)。24年他们入场中国的第一站是港股,大a的手续繁杂,会晚一些。

这一轮彻底把蓄水池从楼市换成股市。上面的决心已经很明显,开会教央国企净值管理,就差把坐z写到明面上了。

以下是个人大富翁树洞,分享心得体会。

如果非要我说一个大众认知上牛市的起点,那我认为会是六七月份,美联储降息之后。但那时候我再进场,搞不好就是10.8给924结账了。

我现在布局往下顶多亏个十几二十,但往上的收益率是很高的。

关于选股,沪深300里的核心资产和优质资产,选有垄断地位的,或者各行的龙头。今年的主题是科技和消费。化工大宗商品锂电池光伏是独立的产能周期,没有各行的经验那就只有交易性机会。石油医药银行属于需求稳定,绩效稳定,没有想象空间的,会在最后炒。地产...估计还是会不温不火,跌无可跌涨无可涨。教育是政策市,下一轮可能会炒职业教育和ai+什么乱七八糟的,泽连斯基的时间更长,但也有小小的预期,我不想碰。

我瞎说的,我是刚入市的小韭菜,各位看个乐就行。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是个人理解,切忌追涨杀跌,千万不要借钱炒股,原则问题永远不变,才能穿越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