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 究竟做对了什么,而竞争对手又差在哪儿?
撰文:Alex Liu,Foresight News
2023 年 5 月 3 日,Sui 主网正式上线,距今已有 2 年。许多人或许记得 :Sui 刚上线时,情况并不像现在一样乐观 —— 投资方 FTX 崩盘,基金会被迫自己「买回代币」;熊市中发币,币价一路从 1.7 美元跌到 0.4 美元;没有常规的代币空投,而是抽奖代币购买额度,被社区刷屏「No airdrop,No community.」甚至直呼「诈骗」。
短短两年过去,一切都改变了。在比特币于 16000 美元筑底最终突破 10 万美元的这轮周期中,Sui 是毫无疑问的新公链主角。放眼整个公链版图,风头也仅略逊于在本轮「涅槃重生」的 Solana。事实上,Sui 治理代币 SUI 的 FDV(完全流通市值)在非稳定币中已仅次于 BTC、ETH、XRP、SOL、BNB,是全行业中的第六大加密资产。
加密货币 FDV 排名,数据:CoinGecko
Sui 凭何取得如此傲人成绩?它究竟做对了什么,而竞争对手又差在哪儿?借着 Sui 两周年的契机,笔者以生态深度参与者的身份,尝试以亲身经历和主观感受为线索,揭开 Sui 各项数据背后的增长密码。
DeFi 生态
Sui 如今以 17.8 亿美元的 DeFi TVL(完全锁仓价值)排名所有公链第 9 位,超过老牌公链 Avalanche 以及率先一年上线主网的 Move 语言公链 Aptos,但 Sui 的 DeFi 生态建设并非在一朝一夕间完成。
公链 DeFi TVL 排行,数据:DeFiLlama
与大多数「VC 币」相同,Sui 刚发币后的主网活动数据并不好看,DeFi 缺乏用户无法运转,Sui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
Quests 「大撒币」,引入首波流量
自 23 年 7 月起, Mysten Labs(Sui 开发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中接连推出 3 期 Bullshark Quests,用户完成任务即可获得 SUI 代币空投,每期 500 万枚,累积「撒币」1500 万枚。
值得注意的是,Sui 早期的任务激励模式偏向于「阳光普照」,按人头而不是资本分配奖励,排名靠前固然能够得到大量代币,但排名相对靠后的普通散户也有不错的收益。
在此阶段,大量散户、空投工作室涌入 Sui 生态,帮 Sui 建立起客观的早期用户基数,Sui 的官方奖励也在空投赛道留下「不卷」、「散户友好」的印象。笔者也于 23 年底被 Quest 吸引开始接触 Sui 生态。
Quest 3 不同排行层级的代币数量
代币激励,币价强势缓解抛压
Sui 早期在代币补贴下的 TVL 走势
Sui 是本周期新公链中最早对 DeFi 协议用代币进行利率补贴的公链。早期相对小众的协议甚至能通过稳定币获得超 100 % 的年化收益。笔者参与过许多 DeFi 挖矿,受高利息诱惑,此阶段在 Sui 上加大了资金部署。
早期在 Aftermath 质押稳定币 LP 的利率高达 110%
此后模仿 Sui 对 DeFi 生态大量补贴的公链有 Aptos、Starknet、Sei、ZKsync 等,但生态却并没有实现 Sui 的繁荣,其中差异从何而来?DeFi 利率吸引挖矿巨鲸,而前面提到的代币币价走势相对弱势,大户为了锁定利润只好「挖、提、卖」,对代币造成持续的抛压,币价进一步下跌,而要维持相同的利率就需要补贴数量更多的代币,如此以往,恶性循环。
而 SUI 的高额代币补贴却发放在币价低位,此后币价稳步拉升,巨鲸对 SUI 代币的持有意愿增强,抛压减弱,而维持同样利率所需的代币数量也减少,实现币价增长、TVL 增长的正向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