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我判断项目的方式可能跟大部分KOL不一样,不会从技术角度去讨论项目的可行性;而是从投资的逻辑,去分析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毕竟,我们不是技术员,是投资人,要的是回报率。
“全同态加密”这个概念很早就看到了,一直没有去研究。作为论文型投资者,我觉得完全可以以第一视角展开分享一下,当我看到新概念后思考的角度和流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不是密码学大佬,所以最早了解到全同态加密(FHE),是Portail Ventures讨论FHE技术细节的一篇文章,时间是去年年中。即便是彼时没有关注到FHE,Vitalik上个月在推特又重发了他在20年写的相关文章。
到这,首先分为两个阶段,如果自己对密码学研究很深入,可以尝试了解FHE整个技术逻辑,但如果看不懂那些函数,那Vitalik这篇文章需要关注的几个重点是:
1.vitalik对于FHE的定义如下:
“完全同态加密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密码学的圣杯之一。完全同态加密 (FHE) 的前景十分光明:它是一种加密类型,允许第三方对加密数据进行计算,并获得加密结果,他们可以将结果交还给拥有原始数据解密密钥的任何人,而第三方本身无法解密数据或结果。”
翻译成白话是:FHE是一种加密类型,他可以让第三方参与计算获得结果,但第三方无法解密。
2.文章内以邮箱的实例: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您有一组电子邮件,并且您想使用第三方垃圾邮件过滤器来检查它们是否是垃圾邮件。垃圾邮件过滤器希望其算法具有隐私性:要么垃圾邮件过滤器提供商希望保持其源代码封闭,要么垃圾邮件过滤器依赖于他们不想公开披露的非常大的数据库,因为这会使攻击更容易,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但是,您关心数据的隐私,并且不想将未加密的电子邮件上传给第三方
原文有个图例,但英文版不方便大家理解,我处理成中文,就很好理解了:
到这,vitalik的文章主旨已经被提炼出来了,这是对投资有核心意义的,接下来的技术实践原理,一大堆数学模型,那是技术人员设计产品需要了解的东西,如果你懂更好,不懂也没关系,很多人会认为这很重要,其实无所吊谓的。
需知,新概念,我们需要理解的是他能带来什么样的技术,这个技术能带来什么样的产品,这个产品有什么样的市场。
至此就进入了对FHE的商业化研究当中,其中包括“应用场景”,“市场规模”两个推断,如果想偷懒,可以直接谷歌搜索,然后验证别人设想的应用场景是否有前景。
这里列举的是偷懒的方式,正常情况下,是要基于对全行业未来的认知定义,去看FHE这个赛道到底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不过那么写就太长了,先讲80分的卷子,有空再在社区讲90分、99分的卷子。
比如搜索之后可以看到著名风投Portail Ventures对FHE的设想场景:1.私密交易;2.私密智能合约;3.私密信息检索;4.MEV提取;5.密料出价拍卖;6.AI应用;7.数据经济;8.DAOs和治理;9.后量子应用。
很多很多,但我们思考的角度应该是:行业缺什么,它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再论其他。
这里面的设想场景很多连本体都未曾找到出路,比如全链游戏的私密交易,比如AI应用,所以一头往这里面扎其实没啥用。
所以在我看来,FHE作为行业的一个底层设施技术,更多的偏向是提高软件服务和第三方补充。
比如与零知识证明提供模块化补充,以完善隐私性;又或者是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帮助,以扩展业务范围。从这衍生下来的产品就是3大类:插件/硬件类、应用链、技术设施。
这里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这类项目,无法为其盈利做一个预估,因为现在没办法推广就是因为还没有应用程序能提供商业化活动。所以大概率走的也就是公链的老路:VC扎推,推动估值,二级市场倾销。
稍有区别的是,全同态加密不是新东西,在传统领域也有不少应用,因此更有机会作出一些能用的产品,但现在看不清,所以需要针对具体项目去研究。
如果还是要偷懒的话,又可以直接谷歌搜索“FHE的生态项目有哪些?”,我现在就开搜索了,果不其然,大体项目还就是上述的几类:
硬件&插件类
比如Ingonyama专门给高级密码学应用设计的处理器,给FHE和ZKP提供底层的技术支持,23年11月就融资了2000万美金,今年1月又融资了2000万美金。
另一家芯片公司Chain Reaction是专门开发区块链芯片的,很早的时候说是会在今年发布一款FHE芯片,去年融资了7000万美金,总融资1.15亿美元。
还有一家提供CaaS(软件即服务)的企业Cysic,Polychain领投了700万美元的种子轮,此外还有Optalysys这类研究光学技术的创新公司。
基础设施类
FHE基础设施类的龙头项目是Zama,专门为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提供FHE技术,今年3月初完成了7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研究的都是2B的应用程序。
剩下的同类产品就是大猫小猫三两只,普遍融资在300万美金左右,比如PADO、Sybscreen、SherLOCKED、Fair Math。
以上两类,对散户来说,几乎没有参与度,但能看到的是,FHE底层设施、硬件的龙头公司都有很大的融资力度,这类产品一定是全产业覆盖,具有非常大的市场规模。
对散户来说,重要的是有没有发币的项目,有没有即将发币的项目,这决定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直接买,抑或是参与到空投中。比如说,公链?确实有。
公链项目:
首先是layer2系列:
Fhenix,23年9月就完成了700万的种子轮,预计2025年上线主网。
Shibarium,代币融资了1200万美元。
其次是layer1系列:
Inco Network,隐私L1公链,今年2月融资了450万美元。
Octra,没提到融资。
发现没有,我基本没有看每条公链那一大堆的技术介绍和技术原理,那玩意没用啊,你能靠这个实现商业化吗?不能,有落地性吗?没有,这俩都没有就意味着一定是要战略性亏损。然后进入VC玩公链投机的老路。
所以关注的核心就是2个,有哪些VC投了,投了多少钱。因为这决定了你去做他的空投,是不是有一定的下限托底。
最后一类是Depin项目:
Arcium,Solana生态Depin项目,今年战略融资了350万,看得到很多顶级VC的名字。
Privasea,Depin+AI,今年3月融资500万美元,知名机构参投。
Cluster Prtocol,Depin计算协议,没披露金额,估计没弄多少钱。
Mind Network,这很有意思,是一个再质押平台,搭上了Depin的车,还靠上了AI的边。去年6月种子轮250万美元。
最后总结。
整个赛道浏览一遍,概念确实很重要,但目前为止是没有依靠着概念玩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花样。
过去DeFi搞出了流动性挖矿,元宇宙搞出了NFT和GameFi,甚至layer2都搞出了空投。FHE却没有玩出新的东西,也许会玩出新的东西,说不好,我们现在只能持续关注是否出现有意思的应用程序。
之外,我们能做的是什么?空投呗。ZKS已经进入收尾期了,这时候PHE系的公链项目是一个好路子,往推特一搜,没几个人在讨论,说明在投机层面上来说大有可为。
公链类、Depin类都可以在保证你电脑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去做。
这就是散户对于一个新概念的研究过程。难点根本不是在所谓的搜索信息,而是在于对信息的筛选。这依靠的是你的思维体系,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才懂要去找什么,才能分辨到底重不重要。
#MindNetwork全同态加密FHE重塑AI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