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季什么时候来?这是所有加密用户最关注的问题。

今天我从加密风投的发展历史和以往山寨季的分析,给大家聊清楚加密行业会产生山寨季的原因,现在山寨季为何会崩溃,以及未来山寨季再次到来需要的条件。

很多人在期待山寨季牛市,但大多没搞清楚什么是山寨季。这里我讲一个非常粗暴的说法:持续时间足够长、上涨代币足够多的市场。

因为只有这样的山寨季,才可以形成让散户能够获利的机会。仅仅是少数项目的此起彼伏都不叫山寨牛市,因为散户是没办法从这里面找到能够抓住的机会。什么样的市场才是山寨季牛市呢?

从币圈过去的历史中,其实只有三个,第一个是ICO牛市;第二个是DeFi牛市,第三个是元宇宙&NFT牛市,当然,还有铭文&MEME牛市。我先给出一个结论,接下来再分析。我的结论是,ICO、DeFi、元宇宙&NFT牛市为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沉淀,铭文&MEME牛市则是压垮山寨季的“表面原因”。

确切的来说,ICO、DeFi、元宇宙&NFT几个行情,给币圈带来了大量风险资金。大家一定要意识到,风投对于山寨季的推动是最重要的因素。别听各种KOL,老师乱骂风投、VC、机构,要理解本质。

为什么这么说,首先聊风投的逻辑。风投的本质,就是几个人找一群人拿点钱,去投给一些还没有形成稳定盈利的项目。

这时候因为不确定能不能赚钱,所以可以买到更多的分红权,等到项目跑出来挣钱了,就能赚到更多的钱;同样也因为不确定,也会承担更大的风险。

那风投会因为什么原因投一个项目?要么就是看人,看你这人过去有没有成功的经历,来判断未来成功的概率;要么就是看PPT,你干的这事,前面有没有人赚到过很多的钱,然后你吹的牛逼有多大,能不能吹得圆润。

再看看币圈,要让币圈市值变大,需要的就是钱,源源不断的钱进来。有钱进来,就会有创业团队,就会有技术发展。

然后新技术又会吸引新钱进来,如此往复。这个钱不是我们这样散户的钱,是大钱,那什么样的大钱会进来?首先进来的是稳定的大钱吗?不是。

因为币圈最大的资产比特币都不是生息资产,他不符合价值投机逻辑,风险偏好低的钱不会来。那剩下的大钱是什么?风投。

大家对比2016年~2022年币圈项目爆发和市值爆发,跟风投进场的钱是息息相关的。尤其是21年、22年是市值爆发最大的时间段。过去17年、18年的早期项目都是在这个时期获得了最大的倍率,比如ThetaAAVE等项目都是。

图片DeFi牛市时期,去中心化金融是能被华尔街、风投机构所能理解,且能讲通逻辑、有巨大颠覆性的概念。它吸引了互联网、科技类顶级风投对整个行业的初步尝试,代表风投机构就是A16Z。

这个时期的市场,经过这些风投高举高打的互联网打法,推动了整个加密行业市值的第一次泡沫,开始出现了大量百亿级市值的项目,比如Dage、dotSolUNI图片

随后,元宇宙&NFT概念在互联网时代爆发,以及早期风投的超级回报率,促使了大量的顶级机构跑步入场,其中包括红杉资本、软银、老虎一干大佬入场。

这些傻狍子们吃到了Web2的红利,现在一看这边讲的Web3,讲的是元宇宙、DAO。动不动就是千万亿级别的市场,又看到前辈们在Axie这种资金盘游戏里,快速的拿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投资回报,再一想,现在都这样了,那以后不得疯?然后这也不懂,那也不懂,听见一个概念就哇哇叫。

整个2021~2022年,大量的风投资金涌向了基础设施赛道(公链、扩容技术、开发者工具)、NFT&元宇宙赛道、区块链游戏、DeFi、CeFi、社交等领域。这时候大家认为的转折点是LUNA的暴雷。我告诉大家其实不是,在当时,即便是没有LUNA,也会有LUNB、LUNC出来成为熊市的导火索。本质就是币圈现在的业态就没有让概念落地的能力。

所以这些概念、应用的发展,都会经历“新阶段技术创新”、技术性投资过剩。而进入到技术性投资过剩时期,入场资金就会降低,那一但开始降低,夹在加密行业里,习惯用高杠杆和派发无厘头高息的CeFi就会暴雷,引发泡沫破裂。

好了,大量的场外风投资金,随着2022年熊市被摧毁了90%以上。2023年开始,风投资金不但出现了大规模的锐减,从300亿美元一年骤降到100亿美元一年。并且,风投资金的结构也出现了根本性变化。

2021~2022年,加密风投的资金池有六大类:

加密原生风投基金:该阶段有49支新基金成立,平均基金规模约3亿美元,62%在2020年已有募资经验的管理者在2021年继续募集新一轮资金。

跨界科技与传统VC:以Andreessen Horowitz为代表,2021年其Crypto Fund III募集22亿美元,2022年再发起45亿美元大基金,表明主流科技型VC对加密领域的深度布局

企业风险投资(CVC):包括Binance Labs、Coinbase Ventures、OpenSea Ventures等加密巨头自建的投资臂膀,为初创项目提供股权与代币双重投资渠道;FTX Ventures在2022年收购SkyBridge Capital 30%股权,加大对外部资产管理公司的渗透

机构投资者(LP):美国多家大学捐赠基金和养老基金开始将数字资产纳入配置——MIT捐赠基金2024年对Bitwise投入2亿美元锁定五年期;耶鲁、德州大学等也在近期加仓,以免错过潜在收益

家族办公室与高净值人士:2021年调研显示,47%的美国家族办公室与43%的财务顾问已涉足数字资产,成为风投基金的重要出资方。

对冲基金与大资管:Citadel Securities和Soros Fund Management在2022年第四季度持续对Silvergate、Marathon Digital等标的下注,维持战略配置。

这六大类风投资金构成中,除了加密原生风投基金、企业风险投资之外,全是新鲜韭菜钱。

而进入2023年~2025年后,早年最大的冤大头,跨界科技与传统VC已经销声匿迹,传统机构与资管巨头、家族办公室与高净值人士投向了比特币ETF,只有加密原生资金、企业风险战略投资还在加大对生态项目的投入。

这时候的钱,全是场内的钱。

好,那么我问大家。加密项目都没盈利,风投的钱又投进来了,新风投又不来接盘了-------那钱从哪赚?怎么赚?

那不就只能在一级市场拉高估值,用高市值低流通的筹码结构在二级市场里,通过和做市商勾结做币值管理来“回血”?

散户虽然傻,也不是特别傻,想要割韭菜还是要模式创新。可是风投们除了钱,是最缺乏想象力的。

老套路失败后,上给不了出资人交代,下割不到韭菜,还天天挨骂。大VC们还凑合,可以割割小VC,小VC们就成了受气的媳妇,两头堵。

到这个时候,山寨季牛市就已经被按下暂停键了,所以大家会发现,24年8月以后,我基本都不谈买山寨季的事。要么是项目垃圾,要么就是估值太高,不配。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也不会出现如今的局面。散户反VC开始,警惕心就起来了,也会捂紧钱袋子,还有发育的空间。

可惜比特币铭文和MEME的火热,就好像一把大火,把市场仅剩下的流动性都抽干净了。

首先,比特币铭文、MEME赛道风投的钱没办法进来,谁的钱在里面?散户。

第一波散户资金集中销毁是比特币铭文,2023年5月开始,虽然其中ORDI等衍生铭文出现了万倍涨幅,但套现者少,被套者多。散户资金流向了比特币矿工。

随后23年11月,铭文市场再次高潮,散户的钱又被做市商、早期玩家、游资、项目方们在币值管理中掏走。哦对了,还有被诈骗项目骗走的。

第二波散户资金销毁就是MEME热潮,这一轮MEME牛市,是散户资金销毁的最彻底的一次。

从2023年的PEPE开始,MEME热潮从以太坊到Sol,以2~4周的波动周期,几乎消灭了90%的散户资金。如果不是Solana带来的散户增量资金,MEME热潮本应该提前1年结束。

最后,在今年的2025年1月,特朗普发行Trump代币,36小时从0增长到数百亿美元市值的背后,就是最后的烟花。

就这,你指望山寨季,指望能有持续时间足够长、上涨代币足够多的行情,有可能吗?逻辑上都讲不通的。

这个时候你去参加山寨季,意义在哪里?要么就是高估值项目等着你去填坑,要么就是狗庄搞MEME,给你造几个标杆等着收你本金。

比特币和其他代币的走势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嘴炮没意义,仓位和市值才是关键。

写到这,比特币又涨起来了,已经突破9W美金了,其他的山寨币也跟着在涨,但支撑比特币的逻辑和支撑山寨币上涨的逻辑,谁更虚呢?

未来山寨季,或者说山寨牛市,必须要有新冤大头风投进场,才能得到改善。但新冤大头也被割怕了,想要让他们记吃不记打,就等抬一个过去没有出现过的概念。

对于山寨季,能做的就是关注这种“未曾有过的概念”,其他的事都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