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他不是在社交媒体上喊口号,而是直接掏出了自己的 “数字钱包”—— 宣布发行一种叫 “实用型代币” 的数字货币,据说能用来支付他旗下金融平台 Truth 的服务费。
但明眼人一看就懂:这哪是来推广加密货币的?分明是带着全家下场 “割韭菜”!

一、特朗普的 “发币套路” 有多野?
先圈钱后画饼
特朗普这次发的币叫 $TRUMP,80% 的代币都攥在他自己和家族公司手里。啥概念?相当于你去超市买东西,结果发现货架上 80% 的商品都是老板自己印的 “购物券”,还说这些券能当钱花。更绝的是,这些代币有三年锁定期,表面上看是 “长期主义”,实际上是给韭菜们画了个 “未来暴涨” 的大饼,等韭菜们冲进去接盘,他再慢慢套现。
用政治身份当 “韭菜收割机”
去年特朗普刚上任,就带着全家搞了个 “发币天团”:自己发,老婆发MELANIA,儿子发,甚至连竞选口号都被做成了代币。这些币本质上就是空气币,没有任何实际用途,但靠着特朗普的名人效应,价格几天内暴涨几百倍。比如TRUMP 刚上线时 0.18 美元一枚,24 小时内最高冲到 75 美元,市值一度接近 800 亿美元。这种操作,和当年贾跃亭 “下周回国” 的套路如出一辙。
金融玩法比赌场还狠
特朗普家族还搞了个叫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的项目,号称要做 “去中心化金融”,结果就是个幌子。他们发行的稳定币 USD1,说是和美元 1:1 挂钩,但实际储备根本没公开。更夸张的是,他们还搞 “持仓排名送福利”,比如买 $TRUMP 最多的前 220 人能和特朗普共进晚餐,前 25 名还能参观白宫。这哪是金融创新?分明是把政治特权明码标价,用权力为代币炒作背书。
二、为啥说他在 “掏池子”?
代币就是 “数字白条”
特朗普说 $TRUMP 能支付 Truth 金融平台的服务费,但 Truth 平台本身都还没影呢!他的社交媒体公司 Truth Social 用户量暴跌 95%,市值从 7.3 亿美元跌到 1 亿美元,这种平台发的代币能有啥价值?说白了,就是用 “未来服务” 当诱饵,让韭菜们掏钱买他的币,然后他拿着钱去搞别的项目,最后韭菜们只能拿着一堆没用的数字符号哭晕在厕所。
控盘割韭菜的 “三板斧”
高位套现:特朗普团队手里握着 80% 的 $TRUMP,等价格炒起来后,他们可以直接在交易所抛售,或者通过私募、质押等方式换成美元。
手续费抽水:每笔 $TRUMP 交易都要收手续费,这就相当于开赌场抽成,不管币价涨跌,特朗普都能躺着赚钱。
政策兜底:特朗普上任后解散了司法部的加密货币调查组,任命币圈支持者当财长和证监会主席,为自己的发币行为扫清监管障碍。这种 “左手立法、右手捞钱” 的操作,简直把美国金融体系当成了自家提款机。
家族财富暴增 10 亿美元
短短几个月,特朗普家族通过发币、NFT、挖矿等项目,账面收益接近 10 亿美元。比如他儿子的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项目,两轮代币销售就圈了 5.5 亿美元,其中 75% 的收益都进了特朗普关联公司的腰包。
这些钱哪来的?都是韭菜们用真金白银砸出来的。
三、普通人该怎么防坑?
别信 “名人效应”
特朗普当年骂加密货币是 “骗局”,现在却靠发币赚得盆满钵满。记住:真正的加密货币是靠技术和应用支撑的,不是靠名人站台。警惕 “实用型代币” 陷阱
很多空气币都号称 “能买东西”,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落地场景。比如 $TRUMP 说能支付 Truth 服务费,但 Truth 平台连个影子都没有。远离 “政治 + 金融” 的畸形产物
特朗普把政治权力和金融投机绑在一起,用晚宴、参观白宫等特权刺激代币炒作,这种玩法本质上是权力寻租,风险比赌场还高。
结语
特朗普的 “发币游戏”,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数字抢劫”。他用政治光环包装代币,用家族企业控盘价格,用政策特权保驾护航,最后把韭菜们的血汗钱装进自己腰包。
对于这种 “吃相难看” 的操作,普通投资者最好的应对策略就是 —— 不参与、不跟风、不接盘。毕竟,在加密货币的世界里,镰刀永远比韭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