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S店刷掉半辈子积蓄买辆新车,回家左等右等却被告知"老板卷钱跑路"——这不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而是最近发生在山东、辽宁多地比亚迪车主身上的魔幻遭遇。那个曾被视作黄金合作伙伴的乾城集团突然"消失",留下上万车主要么提不到车,要么没了售后保障,连价值38元的洗车券都成了废纸。
这场突然崩塌的信任危机,掀开了汽车经销江湖最后的遮羞布。这些年我们习惯了4S店锃亮的地板和香浓的现磨咖啡,却没想到光鲜背后是用纸糊的保险杠——2023年全国汽车经销商倒闭率超过70%,平均每天4家门店消失,原来经销商的苦日子比消费者的贷款账单还要难熬。
比亚迪这次挨的闷棍,暴露出新能源车市残酷的另一面。价格战背后不仅是技术厮杀,更是脆弱的经销商资金链条在赌命。当车企疯狂压库冲销量,部分经销商被迫把客户的钱当周转金,这种拿消费者当人肉提款机的生意,迟早要摔得粉碎。
但血汗钱打了水漂的老百姓真的活该倒霉吗?有人发现蹊跷:乾城集团旗下多家4S店直到跑路前两周还在疯狂收定金。这种诡异操作到底是经营不善还是蓄意诈骗?律师指出这可能触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但维权的车主们要面对的,是厂家踢给经销商、经销商甩锅市场的死循环。
这次事件倒是逼出了车企的求生欲——比亚迪连夜官宣兜底受损客户。但光擦屁股不管用,是时候重建经销体系了。隔壁特斯拉的直营模式或许刺眼,但至少没人担心门店突然倒闭。当传统车企还在用经销商充当销量缓冲垫,这场跑路风波或许会成为颠覆百年汽车销售模式的导火索。
站在维权车主满是泥水的停车场,突然看清一个事实:原来4S店比我们更怕降价潮。当新能源车淘汰赛进入肉搏阶段,谁在为这场饕餮盛宴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