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了许久,还是决定把我从5w开始在币圈做短线,短短两年时间内做到1398w的短线心法分享出来!
如果你现在亏损,未来又想把炒股当第二职业,那么请认真看完,一定会有收获,建议收藏!
由此我也深深得出一个结论,凡是真实地写下自己亲身发生的一切过程,一定是具有生命力的,不管文字本身美与否,感谢成千上万的读者,给我真诚的留言和祝福,为此,我将我多年积淀的炒币话语奉献给大家。
我真心建议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需要把我今天写的这篇文章看完,毕竟对你一定是有特别大作用的,我从大亏到财富自由,在杭州实现了2000平别墅和一台路虎+一台小劳斯!
生哥炒币10年的经验告诉你,如果你没弄懂“交易级别和周期”,千万别进场!否则一定亏!(附带图解)
太多人学了很多年的交易,还是没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很多时候就是倒在了“交易级别和周期”的这个问题上。
红楼梦里有句话:“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意思是:“江河湖泊有很多的水,我只取一瓢来喝就够了”,提醒后人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事物,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部分就足够了,保持清醒的头脑,追求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
对应我们做交易,亦是如此。
我在课上也反复讲过太多次:“关于交易级别的问题,可意会不可言传,一旦自己悟透了,其实很简单,但要给别人讲明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直到我偶然看到了这几张图:
2023年北京各月平均气温折线图(图1)
2023年北京各月极端最高气温折线图(图2)
2023年北京各月极端最低气温折线图(图3)
北京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拿2023年举例,北京冬天1月份的平均气温为-2.5℃,这对于冬天来讲是一个很正常的温度,但是在2023年1月份的某一天,北京的最高温度曾经到达过14℃,另外一天,最低温度来到过-16.7℃。
假设北京有一个建筑工人叫张三,他的工作时间是凌晨01:00-09:00,因为是室外露天作业,那他在1月份搬砖的时候就要做好保暖工作,里三层外三层包的像个粽子一样,毕竟-16.7℃不是开玩笑的;但如果和他一起倒班的工友李四,工作时间是09:00-17:00,那或许只用穿一件棉外套就足够了。
那问题来了,张三和李四谁抗冻?谁更傻?谁上班更舒服?
是不是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更不能抛开背景谈对错,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假如我们把北京的一年看作一个大的周期,而一个月、一周、一天则可以看作是更小的周期。大周期(一年)的主流趋势可能很明显,比如通常是冬天过后是春天,夏天过后是秋天。然而,在更小的周期(一个月或一周)中,可能会出现反季节的现象,比如有时夏天会突然下雪,冬天会出大太阳。
这就像交易市场中的不同周期的走势,大周期的主导趋势很明显,但在小周期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走势。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确定适合自己的周期,定位清楚自己的每一笔交易,在“太阳刚升起时入场,在暴风雨来临时出场”,不贪不恋不恐惧,这就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好,道理讲明白了,在交易中如何实操呢?
我们先想清楚三个问题:
“什么是交易周期?”
“我该如何选择交易周期?”
“我要随哪个势?”
先说什么是交易周期?
任何一个市场的K线图表,我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市场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以“高开低收”为基础,按照时间划分出了不同的级别,或者说是周期。比如常用的有“日线图”“4小时图”“1小时图”“15分钟图”“5分钟图”“1分钟图”等。根据我们上面讨论四季之分的收获,我们知道,不同的时间级别一定会有着不同的市场表现。
比如冰糖橙在日线图上,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很明确的一段多头趋势(图1)
(图1:日线 均线多头排列)
但是当我们打开4小时图时,我们看到的又是一段震荡行情(图2)
(图2:4小时图 均线缠绕)
当我们打开1小时图,我们看到的又是一段空头行情(图2)
(图3: 1小时图 均线空头排列)
那如果我上来就问你:现在应该是做多还是做空啊?做多对还是做空对啊?请问你怎么回答?
是不是有点想骂街?
“这特么。。。我哪儿知道!你也不告诉我你想重点关注哪个周期,你不告诉我事情的背景,我怎么知道该做空还是该做多?
所以,所谓交易周期,就是你盯盘时间最长的周期、你的入场周期、你的分析周期、你设置止盈的周期、你设置止损的周期、你做订单管理时的参考周期。。。
说白了,交易周期就是你的全部!寻找适合自己的交易周期非常非常重要!
那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交易周期呢?
很简单,就问自己一个问题:“我平时看一次盘面的频率是多久?”
如果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你只能每间隔1天看一次K线,那“日线图”就是适合你的交易周期;
如果你每间隔1小时就可以看一次K线,那“1小时图”就是适合你的交易周期;
如果你每间隔5分钟就可以看一次K线,那“5分钟图”就是适合你的交易周期;
......
如果你是全职交易者,你每天时时刻刻都能坐到电脑屏幕前,那我也建议你最好只选择1个你喜欢的时间级别当做你的交易周期。比如你是一个坚定的日内交易者,决不允许自己持仓过夜,那5分钟图就非常适合当做你的交易周期;如果你愿意为了博取更大的利润,从而接受更大的回撤和更长的持仓周期,那么1H、4H就非常适合你。
然后是第三个问题,“我要随哪个势?”
我们知道,市场具有惯性,一旦一段趋势形成,不会轻易反转。所以,为了提高我们的交易胜率,我们一般会选择“一个比自己交易周期更大的势”去跟随,这样既能提升我们这笔交易的胜率,又能保证我们尽量吃到更多利润。
那这个“选择一个比自己交易周期更大的势”就是所谓的“趋势周期”,“趋势周期”和“交易周期”一般遵循的是4倍原则:
比如交易周期是5分钟,那趋势周期就是20分钟;
交易周期是1小时,那趋势周期就是4小时;
交易周期是4小时,那趋势周期就是日线图(约等于);
交易周期是日线图,那趋势周期就是周线图(约等于)
举个例子
比如,建筑工人张三,搬4、5个小时砖,才能休息一会儿看看盘,所以他的交易周期是4H图,那他的趋势周期就是日线图,假设用上面冰糖橙的案例说明,根据我们“一定二找三确认”入场三步曲(见《日内交易三步曲-搭建你的首套交易系统》)的原则,张三应该先看趋势周期,也就是日线图(图3)。
(图3:日线 均线多头排列)
日线图告诉张三当前是一段多头趋势,并且这段多头趋势并没有到末期(如何判断当前趋势是否到了末期见免费系列视频《从交易小白到交易高手》第117期、118期),那日线图张三目光之所及看到的这段多头趋势,就是他要随的这波势。
趋势周期给他的结论就是:可以做多,可以放心大胆的做多,这就足够了。
接着,张三的第2步,来到他的交易周期:4小时图。(图4)
(图4:4小时图 均线缠绕)
4小时图目前告诉他是一段震荡交易区间,根据张三刚才第一步所得结论,他目前只能做多,而当前级别的交易区间本质上就是更大周期(日线图)的复杂回调,根据顺大逆小原则(我们所有的交易本质上都是回调的反转单),张三只能在他交易周期的支撑位上寻找做多的机会。从而去确定他的入场位、止损位、止盈、订单管理规则等等具体的交易策略。
于是,张三具体的策略如图所示
那么在接下来的持仓过程中,张三可能会有这么几种常见的情况:
情况1:行情顺利走出预期,但是在行情发展中,在更小周期(比如1H图、5分钟图)曾经出现过许多符合他交易系统的机会,他该不该另外再做几笔?
答:不应该。“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很多交易机会我们都能看懂,但我们不一定非得都要抓住,有舍才有得。否则常见的情况就是猴子掰棒子,什么也没捞着,还会打乱我们原有的、原本胜率很高的这笔交易计划,从而产生亏损。
情况2:行情顺利走出预期,并且强势突破T1、T2,导致T2之后的利润没吃到,也就是所谓的“卖飞”。
回答:这很正常,你的目标是要赚1000块,现在市场反而给了你1500块,多出来的这500块我常常会认为是意外之喜、市场单独给我的大红包,我会心存感恩,而非抱怨。很多时候,换个角度思考,幸福感就会提升不少。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只取我们能承载的这瓢水,不要指望通过一笔交易就把河里的水全部盛完。更何况,我刚才在策略里已经告诉你了,T2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止盈位,而是靠移动止盈的浮动价格。
如何移动止盈?我们之前的系统课讲过很多次,就不再赘述了。更关键的是,还记得吗?因为我们追随的是日线图的那段上涨没到末期的势,所以,市场已经给我们可以看到更远、吃到更远的这个预期。
情况3:行情没有走出张三的预期,止损出局。
回答:这也很正常,并且这是我们日常交易的常态。接受即可,忘掉这笔交易,重新分析准备下一笔交易,或者换个品种,或者换个市场,甚至是关闭电脑择日再战。
很多时候产生的止损,并不一定都是我们交易员的错、策略本身的错,因为我们做交易的本质就是赌,赌接下来的预期。技术分析不是科学,是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概率,一切都是艺术,一切都是模糊的正确。
回到开篇,为什么很多人学了很多年的交易,还是会倒在“交易级别和周期”的这个问题上。核心问题就是“猴子掰棒子”,什么都想要,而什么都想要,往往最终什么都没有。
你想在交易市场里赚快钱、通过做多马上赚到钱,那本质不就是想在一个较小的交易周期里通过做多赚钱吗?可能是5分钟、或者是1分钟图,那请问?
5分钟图是适合你的交易周期吗?
5分钟图是你擅长的交易周期吗?
5分钟图的4倍周期也就是20分钟图当下是上涨吗?当下是趋势吗?这个趋势有没有到末期呢?
5分钟图当下是不是下跌呢?这个下跌有没有跌完呢?
你看,你什么都不知道,简言之:你的诉求和当下的市场是不吻合的,那你用这个不吻合的诉求,投入到一个不适合的市场中,你不栽跟头谁栽跟头呢?你不亏钱谁亏钱呢?你不欲哭无泪谁欲哭无泪呢?
学习吧,先不说能不能赚钱,起码能少亏点。
最后,送给你一道送命题?
你认为正确的交易思想是:
A:哪个周期“有钱”,我就去做哪个周期!
B:我只做某1-2个周期,这个周期“没钱”,我就休息或者换品种。
回想一下我刚踏入交易市场的时候
我想尽一切办法在网络上寻找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希望越早学会所有东西越好
这样就可以尽快开始实战
开始赚钱
在这个时候
移动平均线通常是我学习最早的那批技术指标
而网上大部分教学都是教如何用两条均线
一条快的
一条慢的
当快下由下而上穿慢线你就买入
当快线由上而下穿慢线你就卖出
这类金叉死叉的交易策略
对于新手来说
简直就是如视珍宝
因为相比较于其他较为复杂的技术指标来说
金叉死叉这件事对于小白来说
至少是可行的
可以马上变现的
如果你真的信以为真
马上进场操作
结果可想而知
肯定是亏得很惨
然后每天精神紧张
很气愤
为什么会输钱
怨天、怨地
怨移动平均线没用是垃圾
以上说的是100%是我真实的经历
在我刚刚开始做交易的时候曾经犯过的错
我相信也是今天很多新人小白的经历
而今天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这么多年来我所有学到的均线技术
总结之前犯过的错和得出来的心得
这样你就不会重蹈我的覆辙
最少你的路会比我当初平坦的多
我总结了一下
大多数人对于均线的理解错误
就是太过于表面
将这件事想象的太过简单化
就只是简单粗暴的看到金叉就买、死叉就是卖
其实我们真正要做的
就是如何去思考如何利用均线
去最大化你的利润
如何提升你的交易表现
今天我会围绕两个大主题
和大家进行讨论
一:均线有没有一个万能参数设定
二:如何利用均线帮助我们实现收益率翻3倍
希望大家花费5分钟时间
看完这篇文章后
最后有一些启发
我们马上开始!
一:均线的秘密
什么是移动平均线?
概念上很好理解
顾名思义就是某段时间内价格的平均价
用一条线图像化的呈现出来
常见的移动平均线有三种
SMA(Simple Moving Average)
WMA(Weighted Moving Average)
EMA(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SMA就是将所有价格直接相除
得出一个平均数
对于近期的价格以及市场趋势转变反应比较慢
EMA以及WMA这两件事的概念一样
只是算法不同
它们会倾向于更多的权重
所以应变的速度会更加快
对于近期比较大幅度的价格变动会比较敏感
一:均线有没有一个万能参数设定?
其实关于均线
最多的问题还是移动平均线到底有没有一个万能参数
最好的参数是什么?
20?50?100还是200?
这个问题就好像你去咖啡店
跟店员说:
麻烦给我一杯咖啡!
店员问你:
先生
你想要什么咖啡呢?
我说我不懂这些
你给我一杯最好的咖啡就可以了
一般到这里
遇到没有耐心的店员
会随便给你一杯卡布奇诺
你付款
然后走人
就好像某些网上教学跟你说
你用什么144EMA和68EMA
什么68穿过144的EMA你就买或者卖吧
完全是令人摸不着头脑
相反
那些责任感强有耐心的店员会慢慢引导你:
先生
你想要冰的咖啡还是热的咖啡?
你想要有奶的咖啡还是没有奶的呢?
Cappuccino上面的奶泡就比较松软
Mochachinno就有巧克力糖浆,有点儿甜
Espresso 油脂丰富回甘留齿留香
如果你喜欢黑咖啡的话一定会满意
同样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又有耐心的交易教练
我会问
你用移动平均线的目的是什么?
你是想要有一个客观的指标去判断长期趋势?
还是你想争取一个更好的进场点?
还是你想用移动平均线去做一个止损点?
以上几件事
其实全部都可以用均线做到
但是重点来了
我可以在这里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
这个世界是没有最好的移动平均线参数设定
只有最适合的参数设定!
而这个参数不应该是由你或者我
任何一个人去决定
决定这件事的是市场本身
根据不同的市场情况、不同的趋势、强弱程度
最适合的参数设定也都会不同
我们会根据两个字去判断
哪个周期的移动平均线
最适合这个市场
这两个字就是
遵守
在这里
我用20、50、200这三款最常见的均线周期做例子
我们分别来看以上三个参数设定被市场遵守的例子
我们再切换到50和200周期的移动平均线
一起做一下比较
看到区别了吗
分别在侧面印证了
市场正处于一个强趋势
因为20周期的均线最适用于一个相对较快
并且回调幅度比较小的趋势
第2个例子
我用50周期的EMA
同样看到市场正在遵守50周期的均线
这个情况代表了市场处于一个上涨的趋势
如果用20和200EMA去看的话
会发现不是太适合20EMA
因为它不断的在价格之间来回穿插
200EMA又距离价格过远
最后一个例子
200EMA
200EMA比较适用于一个长期及比较弱的趋势
虽然价格每次接触的间隔比较远
但是从大方向来看
市场都是正在遵守这条200周期的移动平均线
整体上来说
继续是向着上升的趋势走
我们打开20和50 EMA看一下
看到他们两个好像傻子似的上下穿插
在一个比较缓慢或者肉眼难以分辨的趋势里
200EMA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知道以上的知识
有没有给大家一些启发
二:如何利用均线实现收益翻倍
接下来我会说第2个
更多朋友关心的问题
就是我们如何利用移动平均线去改善我们的交易
在这里我会分两件事情
第一:就是用均线作为一个过滤条件
第二:就是用均线去寻找一个更好的入场时机
取得一个更好的盈亏比
刚才我们说过
不同周期的均线可以反映到不同强弱程度的趋势
20、50以及200EMA均线
分别代表短期、中期、以及长期的市场趋势
在这里我会拿长期趋势
也就是200EMA举例
如果价格保持在200EMA以上
我们就可以判断长期趋势是涨
如果价格在200EMA之下
我们就可以判断长期趋势是跌
当然这只是一个很粗略的判断方法
最好当然是用PriceAction(价格行为交易法)
但是对于新手来说
PriceAction(价格行为交易法)相对比较复杂
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学习PriceAction(价格行为交易法)之前
可以暂时用一条200EMA作为一个过滤功能
过滤走一部分与市场趋势有冲突的交易
(当然
后期我也会更新关于PriceAction的课程
别忘了及时关注)
我的意思不是说逆势操作不能做
逆势交易做得好的话也是可以很赚钱的
而是违背趋势做交易胜率低
相对要求的条件比较高
对于市场的理解需要比较深
经验不多的朋友
我希望你们先学好顺势交易
每次交易尽量跟随市场的大方向去做
我们看看这个例子
价格在200EMA之上
假设我看到有一个卖出信号
去做空
按照逻辑我的止盈就应该放在200EMA那里
相反
假设我做一个顺势交易,做多
我的利润空间就大的多了
一直可以去到下一个市场的关键位(也就是主要支撑压力位)
一般来说
在市场没有到压力点之前
做顺势交易是最好的选择
就好比目前的BTC行情
从1800$到20000$
从20000$到30000$
从30000$到40000$
......
所有人都不知道顶在哪里
那我们就不要去猜顶
第2件事
如何利用移动平均线去寻找一个更加好的入场时机,取得更好的盈亏比
如何搭上一波大的趋势
在这里我会用两种移动平行线的交易手法做比较
分别是金叉死叉
和
价格与均线的互动
我个人认为比较合逻辑的交易方法就是看价格与均线的互动
同一张图表
两种不同的交易手法
同一个止损点
同一个止盈点
因为入场时机不同
得出来的结果就是两回事
左边是用20EMA向下穿过50EMA的信号
入场的盈亏比3.65
右边是看价格与20EMA互动入场的
盈亏比是8.32
啊!
看到了吗?
这种情况虽然是我花费心思故意挑选过出来做例子的
但是类似的情况在市场中会不断的出现
我们由左边死叉的例子看
20EMA下穿50EMA
在这里用上一个高位做止损点
假设我们很厉害
可以搭上整个趋势
我们每投入1块钱的风险换来的回报是3.65元
再来看价格与EMA互动的例子
其他条件全部不变
因为我们看到价格在20EMA做了一个假突破
下一支阴阳线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看跌吞没的K线形态
我们比起死叉早了两只阴阳线进场
反应快一点
所以得到的回报就更加多一点
你听懂了吗?
所有条件不变
只要你有一个更好的入场时机
就会有一个更好的盈亏比
关键时刻你只要赢一次
就可以抵去你几次失败的交易
只有这样,日积月累
你才能赚到钱
赚到大钱
进进出出玩短线的
很少有能赚到钱的
并且还很累
所以
对于新手
我发自肺腑的奉劝一句
市面上的技术指标有上百种至多
你真的没有必要全部学一遍
贪多嚼不烂
你只要选择一种
深耕下去
学精它
完全够你用
我见过太多高手是只凭K线就能做到100%盈利的
数不胜数
接下来
我们再看一个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互动的例子
这是一条200EMA
在这个大概一个月的周期内
我们看到价格只有两次机会接触到移动平均线
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两次的交易机会
第1次我们看到在200EMA有一个假突破
看跌吞没形态
以及我们看到影线在告诉我们
价格曾经向上尝试但是都被拒绝
第2次我们看到价格在EMA附近连续两次做了假突破
加一个双顶形态
同样我们又是进场做空
跟第1次一样
结果都是不错的
刚才两个就是通过价格与均线之间的互动
获取一个比较好盈亏比的例子
你要知道均线其实就是一个动态的支撑压力位
每当价格回调到这个关键位的时候
我们才留意有没有机会进场
在这类位置做的交易
通常可以有一个不错的盈亏比
是我个人比较建议的移动平均线交易手法
但是当我们打开20EMA和50EMA来比较
在这段时间内出现了三次交易机会
很粗略的看有两次是盈利
一次是亏损
听起来好像还不错
但是我们看的再深入一些
会发现两种交易手法的盈亏比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最终赚到的钱相差超过一倍
你明白了吗?
好了,我现在总结一下今天学到的东西
第1点:市场不存在一个万能的参数设定
只有一个最合适的移动平均线参数设定
而这个参数设定是关于市场的情况而决定的
第2点:移动平均线是可以作为一个过滤的功能
给你一个绝对客观的参考因素
让你知道市场的大趋势是在哪一边?
确保你可以顺着大趋势交易
第3点:我们学了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互动
得出来的结果
要比使用金叉死叉这类交易信号会更加好
我们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价格与均线的互动
而并不是很死板的只看两条均线什么时候上穿或者下穿
因为价格是所有事态的根本
如果我们掌握到这件事
绝对可以有一个更加好的入场时机
去获取一个更好的盈亏比
从长远来说你成功的机会绝对大的多!
币圈市场的三个境界:
手中有币,心中有币
手中有币,心中无币
手中无币,心中不币
最后的境界是脱离金融市场
世界上的虚拟币上千种,市场有几百种,不可能都去研究
第一、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资金状况,用一部分资金做长线,因为长线才能最轻松的赚钱。
第二、不要频繁的交易,做的越多,你的失误就越多。
你的人生可以赢N个100%,但只能输一个100%
所以你的盈亏比,在人生中都是一个不成正比的概念,希望大家重视
第三、要学会等,因为等才能让你更明白,你是谁,你要干嘛?
炒币最困难的不是选币,也不是买卖,而是等待;
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下跌清洗浮躁,上涨考验涵养。
炒币可以使我们不断成长,而成长是痛苦的,这种痛苦非来自成长本身,而是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面对那么多改变和刻骨铭心。
有自律性的人在币圈,痛苦也是欢乐;有希望在的地方,地狱也是天堂。
在币圈中,散户总是放弃未涨的而追入已涨高的;在生活中,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所拥有的。
炒币之所以亏钱不是因为想的简单,而是要的复杂;
人之所以快乐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淋过雨,愿为韭菜撑伞!
生哥纵横市场多年,深谙其中机遇与陷阱,你若投资不顺,亏损心有不甘,评论区留下999 无尝带
#美众议院通过FIT21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