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请叫我夕姐

實盤交易
高頻交易者
1.6 年
坚信学习比跟风更重要。少点幻想,多点执行。这个圈子没有捷径,只有认知和纪律。
3 關注
17 粉絲
74 點讚數
3 分享數
所有內容
投資組合
--
查看原文
你聽說過 Mitosis 嗎?@MitosisOrg 它正在重定義跨鏈流動性!🚀 做 LP,不只是鎖倉喫利息,而是能拿到 1:1 衍生代幣,再去以太坊 L1 和各大 L2 上繼續玩 DeFi。 簡單說,你的跨鏈資產一邊喫手續費分潤,一邊還能疊加額外收益。 這就是模塊化時代的新範式——讓資產不躺平,幫你持續賺錢。🔥#Mitosis $MITO
你聽說過 Mitosis 嗎?@Mitosis Official
它正在重定義跨鏈流動性!🚀

做 LP,不只是鎖倉喫利息,而是能拿到 1:1 衍生代幣,再去以太坊 L1 和各大 L2 上繼續玩 DeFi。
簡單說,你的跨鏈資產一邊喫手續費分潤,一邊還能疊加額外收益。

這就是模塊化時代的新範式——讓資產不躺平,幫你持續賺錢。🔥#Mitosis $MITO
查看原文
韓國區塊鏈周今年最炸的活動要來了!9月26日,The Verified Summit @ KBW 2025 將在首爾開幕。主辦方是 071Labs + 499,主題直擊 Web3 下半場的三大核心——AI、真實世界資產(RWA)、穩定幣。 參會陣容堪稱豪華:Ethereum Foundation、Hashed、Base、Sui、Animoca、Mantle、Berachain……基本把行業半壁江山都搬來了。議題也夠硬核:穩定幣之戰2025、CeFi–DeFi橋樑、分佈式AI堆棧、RWA的原生流動性。 一句話總結:這不只是一次峯會,而是行業頂流們對未來Web3的公開“頭腦風暴”。誰能在穩定幣和RWA賽道贏下牌局,可能決定未來五年的格局。#Aİ #RAW #defi
韓國區塊鏈周今年最炸的活動要來了!9月26日,The Verified Summit @ KBW 2025 將在首爾開幕。主辦方是 071Labs + 499,主題直擊 Web3 下半場的三大核心——AI、真實世界資產(RWA)、穩定幣。

參會陣容堪稱豪華:Ethereum Foundation、Hashed、Base、Sui、Animoca、Mantle、Berachain……基本把行業半壁江山都搬來了。議題也夠硬核:穩定幣之戰2025、CeFi–DeFi橋樑、分佈式AI堆棧、RWA的原生流動性。

一句話總結:這不只是一次峯會,而是行業頂流們對未來Web3的公開“頭腦風暴”。誰能在穩定幣和RWA賽道贏下牌局,可能決定未來五年的格局。#Aİ #RAW #defi
查看原文
查看原文
#ETH #DeFi V 神最新發聲:以太坊這些年一直在糾結——要賺錢,還是要理想? 過去,能帶來高收益的往往是 NFT、Meme 幣、高風險 DeFi;而真正符合以太坊願景的應用,卻沒法養活自己。 但現在,情況變了。隨着協議成熟,低風險 DeFi 正在成爲以太坊的“核心增長點”:支付、儲蓄、合成資產、抵押借貸……不僅安全,還能帶來穩定的手續費收入。 V 神把它類比成 “搜索之於谷歌”:搜索撐起了谷歌的商業模式,而低風險 DeFi 可能撐起以太坊的未來。 👉 你覺得是 Meme 幣繼續主導,還是低風險 DeFi 真能成爲以太坊的“現金奶牛”?
#ETH #DeFi

V 神最新發聲:以太坊這些年一直在糾結——要賺錢,還是要理想?

過去,能帶來高收益的往往是 NFT、Meme 幣、高風險 DeFi;而真正符合以太坊願景的應用,卻沒法養活自己。

但現在,情況變了。隨着協議成熟,低風險 DeFi 正在成爲以太坊的“核心增長點”:支付、儲蓄、合成資產、抵押借貸……不僅安全,還能帶來穩定的手續費收入。

V 神把它類比成 “搜索之於谷歌”:搜索撐起了谷歌的商業模式,而低風險 DeFi 可能撐起以太坊的未來。

👉 你覺得是 Meme 幣繼續主導,還是低風險 DeFi 真能成爲以太坊的“現金奶牛”?
查看原文
@Openledger 想象一下。咱們平時上網衝浪、刷短視頻、買東西,是不是留下了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就像是咱們的“數字指紋”,能看出你喜歡啥,想買啥。 現在這些數據,都免費讓那些互聯網巨頭給拿走了,他們用這些數據訓練自己的AI,賺得盆滿鉢滿,而我們呢?一毛錢都撈不着! 而 OpenLedger 來了,它就是想打破這個“不公平”。它要搞一個 “AI 主權數據區塊鏈”,聽起來玄乎,其實就一句話:把數據的所有權和收益權,還給我們普通人。 你可以把 OpenLedger 看成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銀行” 你的數據你做主: 你可以決定你的數據要不要給別人用。 數據能賺錢: 當你的數據被拿去訓練AI模型時,你就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就像是收“利息”一樣。 大家一起搞AI: 社區裏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數據貢獻出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數據寶庫”,大家都能用這個寶庫來訓練自己的AI模型,不再被少數巨頭壟斷。 說白了,OpenLedger 就是想讓咱們這些小散戶,也能在 AI 時代分一杯羹。它用區塊鏈技術把這一切搞得透明、公平,誰也別想再白嫖咱們的數據了。 這事兒聽起來,是不是比那些虛頭巴腦的白皮書要帶勁多了🫠$OPEN #OpenLedger
@OpenLedger 想象一下。咱們平時上網衝浪、刷短視頻、買東西,是不是留下了海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就像是咱們的“數字指紋”,能看出你喜歡啥,想買啥。

現在這些數據,都免費讓那些互聯網巨頭給拿走了,他們用這些數據訓練自己的AI,賺得盆滿鉢滿,而我們呢?一毛錢都撈不着!

而 OpenLedger 來了,它就是想打破這個“不公平”。它要搞一個 “AI 主權數據區塊鏈”,聽起來玄乎,其實就一句話:把數據的所有權和收益權,還給我們普通人。

你可以把 OpenLedger 看成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銀行”

你的數據你做主: 你可以決定你的數據要不要給別人用。

數據能賺錢: 當你的數據被拿去訓練AI模型時,你就能獲得相應的報酬,就像是收“利息”一樣。

大家一起搞AI: 社區裏的人可以把自己的數據貢獻出來,形成一個巨大的“數據寶庫”,大家都能用這個寶庫來訓練自己的AI模型,不再被少數巨頭壟斷。

說白了,OpenLedger 就是想讓咱們這些小散戶,也能在 AI 時代分一杯羹。它用區塊鏈技術把這一切搞得透明、公平,誰也別想再白嫖咱們的數據了。

這事兒聽起來,是不是比那些虛頭巴腦的白皮書要帶勁多了🫠$OPEN #OpenLedger
查看原文
Plume+RAW,幣圈下一波財富密碼?@plumenetwork #plume $PLUME 兄弟們,最近聽到沒?幣圈冒出個叫 Plume 的新玩意兒,說是要搞 RWA(真實世界資產)。聽起來高大上,其實說白了,就是要把你家房子、古董字畫這些現實裏的東西,弄到區塊鏈上去賣。 這不,最近 Plume 火得一塌糊塗。這貨就是專門負責給這些“上鍊”的資產驗明正身的。你想啊要是沒 RAW,誰知道你放上來的房子是不是真的?RAW 就像個鏈上的“房產證”,把東西的價值鎖得死死的。 所以,這一聯手,簡直就是天作之合。一個負責把現實世界的東西搬進來,一個負責保證這些東西是真的、有價值。這不就是想讓咱這些小散戶,也能分一杯傳統金融的羹嗎? 都說 Plume 會是下一個千倍幣、萬倍幣。別的不說,這故事聽起來確實有點意思。咱們就搬好小板凳,看看這齣好戲怎麼演吧!
Plume+RAW,幣圈下一波財富密碼?@Plume - RWA Chain #plume $PLUME

兄弟們,最近聽到沒?幣圈冒出個叫 Plume 的新玩意兒,說是要搞 RWA(真實世界資產)。聽起來高大上,其實說白了,就是要把你家房子、古董字畫這些現實裏的東西,弄到區塊鏈上去賣。

這不,最近 Plume 火得一塌糊塗。這貨就是專門負責給這些“上鍊”的資產驗明正身的。你想啊要是沒 RAW,誰知道你放上來的房子是不是真的?RAW 就像個鏈上的“房產證”,把東西的價值鎖得死死的。

所以,這一聯手,簡直就是天作之合。一個負責把現實世界的東西搬進來,一個負責保證這些東西是真的、有價值。這不就是想讓咱這些小散戶,也能分一杯傳統金融的羹嗎?

都說 Plume 會是下一個千倍幣、萬倍幣。別的不說,這故事聽起來確實有點意思。咱們就搬好小板凳,看看這齣好戲怎麼演吧!
查看原文
#特朗普 #BTC 特朗普又出新活了:直接把美國身份明碼標價。 100 萬美金 = 一張“金卡”,拿居留權。 500 萬美金 = 一張“白金卡”,270 天免稅居住。 200 萬美金/人 = “企業金卡”,還能循環擔保。 聽起來高大上,本質上就是:用錢買身份。 問題是,現在花 500 萬美金去買一張“金卡”,值不值?同樣的錢,如果拿去 ALL IN 比特幣,下一個牛市可能就是幾倍回報。 身份能保值,但不一定能升值;幣價能波動,但可能直接改變命運。 👉 換做你,500 萬是買一張金卡,還是直接梭哈 BTC?
#特朗普 #BTC

特朗普又出新活了:直接把美國身份明碼標價。

100 萬美金 = 一張“金卡”,拿居留權。

500 萬美金 = 一張“白金卡”,270 天免稅居住。

200 萬美金/人 = “企業金卡”,還能循環擔保。

聽起來高大上,本質上就是:用錢買身份。

問題是,現在花 500 萬美金去買一張“金卡”,值不值?同樣的錢,如果拿去 ALL IN 比特幣,下一個牛市可能就是幾倍回報。

身份能保值,但不一定能升值;幣價能波動,但可能直接改變命運。

👉 換做你,500 萬是買一張金卡,還是直接梭哈 BTC?
查看原文
$BNB #BNB #公链竞争 回頭看,BNB 的故事和 ETH、SOL 完全不一樣。 ETH:從白皮書開始,就是爲了做“世界計算機”,技術驅動。 SOL:從第一天起,就奔着“高性能公鏈”去的,速度和吞吐是核心賣點。 BNB:最初?連 CZ 都承認,它只是一個“融資籌碼”。 但有意思的是,BNB 反而活了下來。沒有複雜敘事,靠的是交易所流量 + 社區自驅。就算 CZ 兩年忙官司沒管,BNB 依舊進化出 BSC、Greenfield、opBNB,跑出了 DEX、借貸、衍生品、穩定幣 一整個金融閉環。 這說明什麼?敘事可以滯後,但生態必須跑通。 ETH 是信仰,SOL 是速度,而 BNB 靠的就是實用和土壤。 👉 在下一個週期,你更看好誰能站穩?ETH、SOL,還是 BNB?
$BNB #BNB #公链竞争

回頭看,BNB 的故事和 ETH、SOL 完全不一樣。

ETH:從白皮書開始,就是爲了做“世界計算機”,技術驅動。

SOL:從第一天起,就奔着“高性能公鏈”去的,速度和吞吐是核心賣點。

BNB:最初?連 CZ 都承認,它只是一個“融資籌碼”。

但有意思的是,BNB 反而活了下來。沒有複雜敘事,靠的是交易所流量 + 社區自驅。就算 CZ 兩年忙官司沒管,BNB 依舊進化出 BSC、Greenfield、opBNB,跑出了 DEX、借貸、衍生品、穩定幣 一整個金融閉環。

這說明什麼?敘事可以滯後,但生態必須跑通。
ETH 是信仰,SOL 是速度,而 BNB 靠的就是實用和土壤。

👉 在下一個週期,你更看好誰能站穩?ETH、SOL,還是 BNB?
查看原文
#鲸鱼动向 #ASTER 鏈上監控發現,短短几個小時內,多條鯨魚地址從 Aster 提走了 超 1200 萬枚 ASTER 代幣,金額接近千萬美金。 有大戶一次性提走 704 萬枚 ASTER,價值約 466 萬美金; 另一條地址提了 510 萬枚 ASTER; 更有趣的是,有人先存入 222 萬枚 APX,馬上又提走同等數量的 ASTER,看起來像在套利或者解鎖流動性。 這種集中動作通常意味着: 短期拋壓風險 → 大戶可能在獲利了結; 倉位調整 → 爲新一輪操作做準備; 套利/機制利用 → 存入其他資產換 ASTER 的操作,很可能不是巧合。 歷史上也有類似案例:ARB 解鎖後鯨魚集中砸盤,導致短期價格劇烈波動。現在 ASTER 的情況,值得盯緊後續交易量和價格動向。 👉 問題來了:你覺得這是鯨魚的砸盤前奏,還是下一步佈局?
#鲸鱼动向 #ASTER

鏈上監控發現,短短几個小時內,多條鯨魚地址從 Aster 提走了 超 1200 萬枚 ASTER 代幣,金額接近千萬美金。

有大戶一次性提走 704 萬枚 ASTER,價值約 466 萬美金;

另一條地址提了 510 萬枚 ASTER;

更有趣的是,有人先存入 222 萬枚 APX,馬上又提走同等數量的 ASTER,看起來像在套利或者解鎖流動性。

這種集中動作通常意味着:

短期拋壓風險 → 大戶可能在獲利了結;

倉位調整 → 爲新一輪操作做準備;

套利/機制利用 → 存入其他資產換 ASTER 的操作,很可能不是巧合。

歷史上也有類似案例:ARB 解鎖後鯨魚集中砸盤,導致短期價格劇烈波動。現在 ASTER 的情況,值得盯緊後續交易量和價格動向。

👉 問題來了:你覺得這是鯨魚的砸盤前奏,還是下一步佈局?
查看原文
#虚拟资产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因爲拖欠點稅,賬戶裏的幣直接被政府盯上了。不是凍結,而是直接進了他們的交易賬戶,隨時能幫你賣掉。 這不是設想,韓國清州市已經這麼幹了。 從 2021 年開始,他們就查封了 200 多個人的虛擬幣,但一直沒法變現。現在規則變了:要麼你自己賣幣交稅,要麼政府替你賣。 這次鎖定的是 161 個欠稅人,金額大約 15 億韓元。一句話:以後虛擬資產,別想拿來逃稅。 看到這,我突然在想: 我們總覺得“幣是自己的”,但真到關鍵時刻,真的能守得住嗎? 👉 如果有一天你的城市也學韓國,你還敢安心囤幣嗎?
#虚拟资产

想象一下,有一天你因爲拖欠點稅,賬戶裏的幣直接被政府盯上了。不是凍結,而是直接進了他們的交易賬戶,隨時能幫你賣掉。

這不是設想,韓國清州市已經這麼幹了。
從 2021 年開始,他們就查封了 200 多個人的虛擬幣,但一直沒法變現。現在規則變了:要麼你自己賣幣交稅,要麼政府替你賣。

這次鎖定的是 161 個欠稅人,金額大約 15 億韓元。一句話:以後虛擬資產,別想拿來逃稅。

看到這,我突然在想:
我們總覺得“幣是自己的”,但真到關鍵時刻,真的能守得住嗎?

👉 如果有一天你的城市也學韓國,你還敢安心囤幣嗎?
查看原文
#BNB突破1000 BNB 1000 美元,你還記得它 200 時無人問津的樣子嗎? 那時候,很多人嫌它“漲不動”,覺得“平臺幣沒故事”。結果幾年過去,BNB 不僅撐起了整個交易所的生態,還成了全球加密用戶最信任的價值錨。 1000 美元,不只是價格數字,它是一次信仰的兌現。背後代表的是:不斷的銷燬機制、穩定的用戶流量、龐大的生態閉環。市場總喜歡用短期漲跌評價一枚幣,但 BNB 的核心價值,其實是「持有者與平臺的共贏」。 今天的 1000,讓人興奮;但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你當初爲什麼沒拿住?下一次 2000 來臨時,你又會不會重演? 市場會獎勵耐心的人。 那麼你呢?是慶祝,還是等待?
#BNB突破1000
BNB 1000 美元,你還記得它 200 時無人問津的樣子嗎?

那時候,很多人嫌它“漲不動”,覺得“平臺幣沒故事”。結果幾年過去,BNB 不僅撐起了整個交易所的生態,還成了全球加密用戶最信任的價值錨。

1000 美元,不只是價格數字,它是一次信仰的兌現。背後代表的是:不斷的銷燬機制、穩定的用戶流量、龐大的生態閉環。市場總喜歡用短期漲跌評價一枚幣,但 BNB 的核心價值,其實是「持有者與平臺的共贏」。

今天的 1000,讓人興奮;但真正值得思考的是:你當初爲什麼沒拿住?下一次 2000 來臨時,你又會不會重演?

市場會獎勵耐心的人。
那麼你呢?是慶祝,還是等待?
查看原文
9 月 20 日,據 The Block 報道,Grayscale 已提交修訂後的 S-1 文件,以將其封閉式狗狗幣信託轉換爲 ETF。 狗狗幣 ETF 角度#DOGE Grayscale 提交修訂後的 S-1 文件,意味着他們離把狗狗幣信託轉換爲 ETF 更近了一步。 ETF 的最大意義在於: 降低投資門檻:機構和傳統投資者不需要直接買賣狗狗幣,而是通過 ETF 參與。 流動性提升:更多資金可能流入狗狗幣市場。 合規性增強:ETF 背書提升市場認可度。 這對於狗狗幣來說是一個明確利好,等於是“正統化”的一步。 以太坊 ETF 角度#ETH $ 紐約證券交易所 Arca 提交的修改提案,目的是讓 Grayscale 以太坊信託 ETF 和「迷你版」ETF 按照最近批准的「通用上市標準」來交易。 這裏的“通用上市標準”是 SEC 對現貨 ETH ETF 開閘之後的一種簡化合規路徑。意味着: 監管流程更清晰,障礙減少。 以太坊相關 ETF 的推出和流通會更順利。 這對 ETH 也是利好,說明監管方向在進一步放鬆。 對市場整體情緒的影響 ETF 的消息通常帶來機構入場的預期,對加密市場是利多。 Grayscale 的動作表明,不僅 BTC、ETH 這樣的主流幣能有 ETF,連狗狗幣這種“社區驅動”的 meme 幣也在爭取 ETF 化,進一步推高了市場對加密資產“合法化”的預期。 對整體幣圈來說,利好大於利空。
9 月 20 日,據 The Block 報道,Grayscale 已提交修訂後的 S-1 文件,以將其封閉式狗狗幣信託轉換爲 ETF。
狗狗幣 ETF 角度#DOGE
Grayscale 提交修訂後的 S-1 文件,意味着他們離把狗狗幣信託轉換爲 ETF 更近了一步。

ETF 的最大意義在於:
降低投資門檻:機構和傳統投資者不需要直接買賣狗狗幣,而是通過 ETF 參與。

流動性提升:更多資金可能流入狗狗幣市場。

合規性增強:ETF 背書提升市場認可度。

這對於狗狗幣來說是一個明確利好,等於是“正統化”的一步。

以太坊 ETF 角度#ETH $
紐約證券交易所 Arca 提交的修改提案,目的是讓 Grayscale 以太坊信託 ETF 和「迷你版」ETF 按照最近批准的「通用上市標準」來交易。

這裏的“通用上市標準”是 SEC 對現貨 ETH ETF 開閘之後的一種簡化合規路徑。意味着:

監管流程更清晰,障礙減少。

以太坊相關 ETF 的推出和流通會更順利。

這對 ETH 也是利好,說明監管方向在進一步放鬆。

對市場整體情緒的影響

ETF 的消息通常帶來機構入場的預期,對加密市場是利多。

Grayscale 的動作表明,不僅 BTC、ETH 這樣的主流幣能有 ETF,連狗狗幣這種“社區驅動”的 meme 幣也在爭取 ETF 化,進一步推高了市場對加密資產“合法化”的預期。

對整體幣圈來說,利好大於利空。
登入探索更多內容
探索最新的加密貨幣新聞
⚡️ 參與加密貨幣領域的最新討論
💬 與您喜愛的創作者互動
👍 享受您感興趣的內容
電子郵件 / 電話號碼

實時新聞

--
查看更多

熱門文章

Roger波杰克
查看更多
網站地圖
Cookie 偏好設定
平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