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ance Square

smallAston

BTC 持有者
BTC 持有者
高頻交易者
7.1 年
關注我將不定期得到幣圈總體經濟數據重要數據,也將把我勝率高的進場出場點位告訴大家有圖有實盤。2018開始挖礦人生。2019趕上日本幣寶交易所破產。2020開始投資MARA。2022開始接觸幣安。2023成為幣安推廣到處推廣。2024開始有紀律式交易
262 關注
1.5K+ 粉絲
92 點讚數
11 分享數
所有內容
置頂
--
查看原文
今天直播有位朋友跟我問 他sol買在240 問我什麼時候可以解套? 老實說什麼時候可以解脫?我真的不知道 因為我在239就獲利了結了 當然我是隻做我把握的位子,至於他之後的走勢我無法預測,所以我無法給他一個正確的解答,只能跟他說後面的這一段行情我不會做,所以能不能解套我不清楚#solana #sol 各位朋友們,如果我下次再買進做多solana合約會開直播間跟大家講
今天直播有位朋友跟我問
他sol買在240 問我什麼時候可以解套?
老實說什麼時候可以解脫?我真的不知道
因為我在239就獲利了結了
當然我是隻做我把握的位子,至於他之後的走勢我無法預測,所以我無法給他一個正確的解答,只能跟他說後面的這一段行情我不會做,所以能不能解套我不清楚#solana #sol 各位朋友們,如果我下次再買進做多solana合約會開直播間跟大家講
我的合約帶單組合
4 / 200
API
跟單員在過去 7 天內賺取的收益
34.21
USDT
7 天收益率
+0.33%
資產管理規模
$23665.88
勝率
27.02%
置頂
我也來跟大家實盤EGLD這個應該很少有人在講我剛出掉,以1小時線來講,我覺得差不多這就是相對$EGLD 高點 什麼時候建倉我會再跟大家講 可以關注一下我說的準不準。
我也來跟大家實盤EGLD這個應該很少有人在講我剛出掉,以1小時線來講,我覺得差不多這就是相對$EGLD 高點
什麼時候建倉我會再跟大家講 可以關注一下我說的準不準。
我的合約帶單組合
4 / 200
API
跟單員在過去 7 天內賺取的收益
34.21
USDT
7 天收益率
+0.33%
資產管理規模
$23665.88
勝率
27.02%
🎙️ ALpha牛市要结束了吗?
background
avatar
結束
02 小時 59 分 52 秒
10.8k
12
15
查看原文
If I give you $1000 today,would you take it right away?Or would you rather wait a year to get $1200?If I give you $1000 today, would you take it right away? Or would you rather wait a year to get $1200? Most $people would choose—“Give it to me now!” Right? Because there’s a little voice in our heads urging: “Who knows what might happen next year? What you have now is what’s real.” This is what we call the time preference effect. What is time preference? It’s our tendency when choosing betwee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Human nature has a strong bias: we tend to overvalue the present and undervalue the future.

If I give you $1000 today,would you take it right away?Or would you rather wait a year to get $1200?

If I give you $1000 today, would you take it right away? Or would you rather wait a year to get $1200?
Most $people would choose—“Give it to me now!” Right? Because there’s a little voice in our heads urging:
“Who knows what might happen next year? What you have now is what’s real.”

This is what we call the time preference effect.
What is time preference?
It’s our tendency when choosing between the present and the future.
Human nature has a strong bias: we tend to overvalue the present and undervalue the future.
🎙️ GOOD MORNING 20K PARTY
background
avatar
結束
03 小時 00 分 00 秒
3.8k
62
4
查看原文
Alpha#ALPHA #空投入門 #幣安錢包 Alpha 積分計算與更新規則 積分快照截止時間:根據幣安官方說明,Alpha Points(積分)的每日快照會在 協調世界時 (UTC) 每天23:59:59 執行 。換算成東八區時間(UTC+8),相當於 每日早上07:59:59 進行快照統計 。SERAPH 空投活動同樣遵循此規則,在活動開始前會以該時間點的積分快照作為資格判定依據。最後24小時交易積分計入與否:空投資格 不會 因活動最後24小時內的新增交易而改變。幣安官方明確指出,Alpha 空投的資格取決於活動開始時的積分快照,活動期間用戶積分的變化不會影響資格 。也就是說,如果在空投即將結束前(剩餘不到24小時)進行了一筆 ~$20 美元的交易,其產生的積分無法及時反映到當前空投資格中,因為空投期間並不滾動更新積分積分數據的每日更新時間:是的,積分數據於每日固定時間更新。Alpha Points 系統每天 UTC+8 早上07:59:59 會對過去24小時的數據進行快照計算 。換言之,每天大約在 上午8點(東八區時間) 完成積分更新統計,之後系統會將新計算的積分更新至用戶帳戶(通常在當日稍後時間顯示)。

Alpha

#ALPHA #空投入門 #幣安錢包
Alpha 積分計算與更新規則
積分快照截止時間:根據幣安官方說明,Alpha Points(積分)的每日快照會在 協調世界時 (UTC) 每天23:59:59 執行 。換算成東八區時間(UTC+8),相當於 每日早上07:59:59 進行快照統計 。SERAPH 空投活動同樣遵循此規則,在活動開始前會以該時間點的積分快照作為資格判定依據。最後24小時交易積分計入與否:空投資格 不會 因活動最後24小時內的新增交易而改變。幣安官方明確指出,Alpha 空投的資格取決於活動開始時的積分快照,活動期間用戶積分的變化不會影響資格 。也就是說,如果在空投即將結束前(剩餘不到24小時)進行了一筆 ~$20 美元的交易,其產生的積分無法及時反映到當前空投資格中,因為空投期間並不滾動更新積分積分數據的每日更新時間:是的,積分數據於每日固定時間更新。Alpha Points 系統每天 UTC+8 早上07:59:59 會對過去24小時的數據進行快照計算 。換言之,每天大約在 上午8點(東八區時間) 完成積分更新統計,之後系統會將新計算的積分更新至用戶帳戶(通常在當日稍後時間顯示)。
查看原文
你以為的『合理價』,可能只是幻覺Your so-called “fair price” might just be an illusion.[如果想知道如何克服 歡迎關注我 進入我的直播間Want to know how to overcome it? Follow me and step into my live room!](https://www.binance.com/zh-tw/copy-trading/lead-details/3673216212244466433?timerange=180d)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1. 定義 人在做判斷時,會過度依賴最先接收到的數字或訊息(錨)。 後續判斷雖然會調整,但往往「調整不足」,導致決策被偏移。 ⸻ 2. 心理機制 第一印象效應:初始數字會在大腦留下強烈痕跡。 參考點依賴:我們的評估不是獨立的,而是圍繞錨點做修正。

你以為的『合理價』,可能只是幻覺Your so-called “fair price” might just be an illusion.

如果想知道如何克服 歡迎關注我 進入我的直播間Want to know how to overcome it? Follow me and step into my live room!
錨定效應(Anchoring Effect)
1. 定義
人在做判斷時,會過度依賴最先接收到的數字或訊息(錨)。
後續判斷雖然會調整,但往往「調整不足」,導致決策被偏移。

2. 心理機制
第一印象效應:初始數字會在大腦留下強烈痕跡。
參考點依賴:我們的評估不是獨立的,而是圍繞錨點做修正。
查看原文
我的合約帶單組合
4 / 200
API
跟單員在過去 7 天內賺取的收益
34.21
USDT
7 天收益率
+0.33%
資產管理規模
$23665.88
勝率
27.02%
🎙️ 一起来聊天 ♥️ 涨粉吧
background
avatar
結束
02 小時 59 分 52 秒
8.1k
29
2
輸掉 100 元的痛苦感,比贏到 100 元的快樂感要大得多。什麼是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定義:人類對於「失去」的痛苦,通常是「獲得」同等價值快樂的 2 倍左右。 換句話說,輸掉 100 元的痛苦感,比贏到 100 元的快樂感要大得多。 這個概念由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與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在「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中提出。 心理機制 參考點依賴:我們不是看絕對財富,而是和「成本價」或「期望值」比較。 非對稱曲線:當結果是收益時,快樂曲線上升緩慢。 當結果是損失時,痛苦曲線下降陡峭。 這種心理使得人會避免損失,即使因此放棄潛在收益。 典型行為表現 處置效應:過早賣掉盈利部位(落袋為安),死守虧損部位(不願認賠)。 回本情結:只想等價格回到「成本價」才願意賣。 加碼攤平:為了避免實現虧損,不斷加碼下跌中的標的。 不理性風險偏好:面對虧損時,寧願賭一把(「不賣就不算虧」)。 投資與經濟學場景 股市/加密貨幣: 投資人容易在小賺時出場,卻在大跌時不賣,導致長期報酬受限。 保險/避險: 人們常花更多錢買保險,因為對小概率大損失特別敏感。 談判/交易:「免費試用 → 之後要付費」利用了損失規避,人一旦擁有東西,再被拿走的痛苦特別大。 ———————————————————————————— 阿偉是一個喜歡跟風投資的上班族。 某天,他在 4,000 美元買進了一些 ETH,心想「這次一定要抱到 5,000 美元」。 第一階段:小賺卻急著跑 幾天後,ETH 漲到 4,200 美元。 阿偉心裡想:「哇!賺了 200 美金,先落袋為安吧,免得一回頭又沒了!」 這就是 損失規避:害怕「既得收益消失」,寧可提早獲利了結。 第二階段:大虧卻死不認輸 過了幾週,ETH 回跌到 3,600 美元。 阿偉心裡想:「我只要一賣就是賠錢,乾脆先放著,等回到 4,000 再說。」 他不願意認賠,因為實現虧損的痛苦,遠比持有虧損部位的焦慮還大。 第三階段:加碼攤平 眼看 ETH 又跌到 3,200 美元,阿偉說服自己:「加碼攤平,平均成本變低,以後回本就更快!」 結果 ETH 繼續跌到 2,800 美元,阿偉的帳戶虧損擴大一倍。 👉 這是典型的 回本情結 + 不理性風險偏好 最後結果 ETH 經歷長時間低迷,阿偉終於撐不住,在 2,800 美元割肉出場。 沒想到幾個月後,ETH 又漲回 4,000 美元。 阿偉痛心疾首,覺得市場在跟他作對。 What is Loss Aversion? Definition Loss aversion is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where the pain of losing is about twice as strong as the pleasure of gaining the same amount. In other words, losing $100 feels much worse than the joy of winning $100. This concept was introduced by 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in their Prospect Theory.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eference Point Dependence: People don’t evaluate outcomes in absolute terms, but relative to their purchase price or expected value. Asymmetric Curve: The happiness curve rises slowly with gains, but the pain curve drops steeply with losses. This makes people naturally avoid realizing losses—even if it means giving up potential profits. Typical Behavioral Patterns Disposition Effect: Selling winning positions too early (“better safe than sorry”), while holding onto losers (“it’s not a loss until I sell”). Break-even Mentality: Refusing to sell until the price returns to the original cost. Averaging Down: Adding more to a losing position to lower the average entry price. Irrational Risk-taking: Willing to “gamble it all” when facing losses (“if I don’t sell, I haven’t really lost”). Applications in Investing & Economics Stock/Crypto Markets: Investors often cash out small gains quickly, but refuse to cut losses, hurting long-term returns. Insurance & Hedging: People overpay for insurance because they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small-probability, large-loss events. Negotiation/Marketing: “Free trial → then pay” leverages loss aversion. Once people own something, the pain of losing it is greater. Story Example: Ah-Wei and ETH Stage 1: Small Gain, Quick Exit Bought ETH at $4,000 → rose to $4,200. He thought: “Nice, $200 profit! Better take it now before it disappears.” → This is loss aversion: fear of losing the profit. Stage 2: Big Loss, Refusing to Sell ETH dropped to $3,600. He thought: “If I sell now, I lose money. I’ll just wait until it goes back to $4,000.” → Pain of realizing the loss > anxiety of holding a loser. Stage 3: Averaging Down ETH fell to $3,200. He convinced himself: “If I buy more, my average cost goes down and I’ll break even faster.” ETH then dropped to $2,800 → losses doubled. → This shows break-even mentality + irrational risk-taking. Final Outcome He finally capitulated and sold at $2,800. Months later, ETH climbed back to $4,000. Ah-Wei felt the market was against him. 👉 Key Takeaway: Loss aversion often causes investors to sell winners too early, hold losers too long, and take unnecessary risks—limiting long-term growth #損失規避

輸掉 100 元的痛苦感,比贏到 100 元的快樂感要大得多。

什麼是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定義:人類對於「失去」的痛苦,通常是「獲得」同等價值快樂的 2 倍左右。
換句話說,輸掉 100 元的痛苦感,比贏到 100 元的快樂感要大得多。
這個概念由 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與特沃斯基(Amos Tversky) 在「前景理論」(Prospect Theory) 中提出。
心理機制
參考點依賴:我們不是看絕對財富,而是和「成本價」或「期望值」比較。
非對稱曲線:當結果是收益時,快樂曲線上升緩慢。
當結果是損失時,痛苦曲線下降陡峭。
這種心理使得人會避免損失,即使因此放棄潛在收益。

典型行為表現
處置效應:過早賣掉盈利部位(落袋為安),死守虧損部位(不願認賠)。
回本情結:只想等價格回到「成本價」才願意賣。
加碼攤平:為了避免實現虧損,不斷加碼下跌中的標的。
不理性風險偏好:面對虧損時,寧願賭一把(「不賣就不算虧」)。
投資與經濟學場景
股市/加密貨幣:
投資人容易在小賺時出場,卻在大跌時不賣,導致長期報酬受限。

保險/避險:
人們常花更多錢買保險,因為對小概率大損失特別敏感。
談判/交易:「免費試用 → 之後要付費」利用了損失規避,人一旦擁有東西,再被拿走的痛苦特別大。

————————————————————————————
阿偉是一個喜歡跟風投資的上班族。
某天,他在 4,000 美元買進了一些 ETH,心想「這次一定要抱到 5,000 美元」。
第一階段:小賺卻急著跑
幾天後,ETH 漲到 4,200 美元。
阿偉心裡想:「哇!賺了 200 美金,先落袋為安吧,免得一回頭又沒了!」
這就是 損失規避:害怕「既得收益消失」,寧可提早獲利了結。
第二階段:大虧卻死不認輸
過了幾週,ETH 回跌到 3,600 美元。
阿偉心裡想:「我只要一賣就是賠錢,乾脆先放著,等回到 4,000 再說。」
他不願意認賠,因為實現虧損的痛苦,遠比持有虧損部位的焦慮還大。
第三階段:加碼攤平
眼看 ETH 又跌到 3,200 美元,阿偉說服自己:「加碼攤平,平均成本變低,以後回本就更快!」
結果 ETH 繼續跌到 2,800 美元,阿偉的帳戶虧損擴大一倍。
👉 這是典型的 回本情結 + 不理性風險偏好
最後結果
ETH 經歷長時間低迷,阿偉終於撐不住,在 2,800 美元割肉出場。
沒想到幾個月後,ETH 又漲回 4,000 美元。
阿偉痛心疾首,覺得市場在跟他作對。

What is Loss Aversion?
Definition
Loss aversion is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where the pain of losing is about twice as strong as the pleasure of gaining the same amount.

In other words, losing $100 feels much worse than the joy of winning $100.
This concept was introduced by Daniel Kahneman and Amos Tversky in their Prospect Theory.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Reference Point Dependence: People don’t evaluate outcomes in absolute terms, but relative to their purchase price or expected value.
Asymmetric Curve: The happiness curve rises slowly with gains, but the pain curve drops steeply with losses.

This makes people naturally avoid realizing losses—even if it means giving up potential profits.
Typical Behavioral Patterns
Disposition Effect: Selling winning positions too early (“better safe than sorry”), while holding onto losers (“it’s not a loss until I sell”).
Break-even Mentality: Refusing to sell until the price returns to the original cost.
Averaging Down: Adding more to a losing position to lower the average entry price.
Irrational Risk-taking: Willing to “gamble it all” when facing losses (“if I don’t sell, I haven’t really lost”).
Applications in Investing & Economics

Stock/Crypto Markets: Investors often cash out small gains quickly, but refuse to cut losses, hurting long-term returns.
Insurance & Hedging: People overpay for insurance because they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small-probability, large-loss events.
Negotiation/Marketing: “Free trial → then pay” leverages loss aversion. Once people own something, the pain of losing it is greater.
Story Example: Ah-Wei and ETH

Stage 1: Small Gain, Quick Exit

Bought ETH at $4,000 → rose to $4,200.

He thought: “Nice, $200 profit! Better take it now before it disappears.”

→ This is loss aversion: fear of losing the profit.
Stage 2: Big Loss, Refusing to Sell

ETH dropped to $3,600.

He thought: “If I sell now, I lose money. I’ll just wait until it goes back to $4,000.”

→ Pain of realizing the loss > anxiety of holding a loser.
Stage 3: Averaging Down

ETH fell to $3,200.

He convinced himself: “If I buy more, my average cost goes down and I’ll break even faster.”

ETH then dropped to $2,800 → losses doubled.

→ This shows break-even mentality + irrational risk-taking.
Final Outcome

He finally capitulated and sold at $2,800.

Months later, ETH climbed back to $4,000.

Ah-Wei felt the market was against him.
👉 Key Takeaway: Loss aversion often causes investors to sell winners too early, hold losers too long, and take unnecessary risks—limiting long-term growth
#損失規避
查看原文
看了幾篇「暴漲新聞」就高估續漲機率;恐慌貼文讓人高估「崩盤」常態性。[如果你想突破自己的人性弱點,歡迎跟我Want to conquer your human limitations? Follow me.](https://www.binance.com/zh-tw/copy-trading/lead-details/3673216212244466433?timerange=180d) 小明是一位上班族,平常會用閒錢投資加密貨幣。 某天,他滑手機時看到幾則新聞: 「某位散戶靠一個月翻 10 倍」 「幣圈熱錢湧入,短短三天漲幅 80%」 朋友圈裡也有人分享自己「一夜賺進三個月薪水」的截圖。 這些鮮明的案例讓小明腦中充滿畫面,他很快就覺得「大家都在賺錢」「機會近在眼前」,於是立刻用大部分積蓄追進去。

看了幾篇「暴漲新聞」就高估續漲機率;恐慌貼文讓人高估「崩盤」常態性。

如果你想突破自己的人性弱點,歡迎跟我Want to conquer your human limitations? Follow me.
小明是一位上班族,平常會用閒錢投資加密貨幣。
某天,他滑手機時看到幾則新聞:
「某位散戶靠一個月翻 10 倍」
「幣圈熱錢湧入,短短三天漲幅 80%」
朋友圈裡也有人分享自己「一夜賺進三個月薪水」的截圖。
這些鮮明的案例讓小明腦中充滿畫面,他很快就覺得「大家都在賺錢」「機會近在眼前」,於是立刻用大部分積蓄追進去。
建議的交易佈局 [低風險穩定績效帶單](https://www.binance.com/zh-TW/copy-trading/lead-details/3673216212244466433?timeRange=180D) 中短線合約:抓波動,快進快出。 中長線現貨:穩定收益,對沖合約風險。 不貪、不冒進,才能在市場長久生存。 ⸻ 簡而言之: 你的虧損不是因為方向錯,而是忽略了 規則陷阱 + 風險控制。 避開陷阱、守住利潤,才能真正把判斷力轉化為盈利。
建議的交易佈局
低風險穩定績效帶單
中短線合約:抓波動,快進快出。
中長線現貨:穩定收益,對沖合約風險。
不貪、不冒進,才能在市場長久生存。

簡而言之:
你的虧損不是因為方向錯,而是忽略了 規則陷阱 + 風險控制。
避開陷阱、守住利潤,才能真正把判斷力轉化為盈利。
lili安
--
身邊不少女性朋友做合約時,都遇過類似困惑:

剛建倉市場就反向走,咬牙平倉後,行情又朝着預判方向衝;明明大趨勢沒看錯,本金卻越虧越少。

其實不是你判斷失誤,而是沒摸清交易所未明說的規則

今天我把這些門道拆透,幫你少走三年彎路,避開不必要的虧損。​

合約從不是簡單 “買幣”,本質是場對賭:

交易所是規則制定者,你賺的每一分,都來自另一位交易者的爆倉;

開多是賭漲,開空是賭跌。可方向對了仍虧損,問題藏在三個隱形陷阱裏。​

第一個陷阱是資金費率,它不是手續費,而是多空博弈的信號:

費率>0,多單補空單;費率<0,空單補多單。

若某一方費率連續兩天超 0.12%,就是明顯的調整信號,別硬扛,反向開單往往能抓住盈利機會。​

第二個陷阱在爆倉價:

別以爲 10 倍槓桿跌 10% 才爆倉,交易所會悄悄加 “強平手續費”,實際爆倉價比理論值低 1%-1.5%。這點差距,可能讓本金直接虧光,連翻身機會都沒有。​

第三個陷阱是高槓杆:100 倍槓桿看似刺激,但手續費、資金費都按放大後的倉位計算,持倉超 3 小時,扣費會像 “慢滲” 一樣耗光本金。

高槓杆只適合超短線,賺 2%-4% 就離場,絕不隔夜。​

避開陷阱後,兩個技巧能幫你守住利潤:滾倉時別貪心,我始終只用 40% 盈利加倉,留 60% 利潤在手裏 —— 做交易,“活着” 比賺快錢重要,留着利潤纔有下一波機會;

總在支撐位、壓力位爆倉?其實你的止損線、槓桿倍數主力看得見,他們會精準找你扛不住的位置收割,這就是 “定點爆破”,需格外警惕。​

我平時交易堅持 “組合佈局”:

中短線合約抓短期波動,快進快出;

中長線現貨穩住長期收益,對衝合約風險。不貪快、不冒進,纔是合約交易的長久之道。
@lili安
#止損 全世界最糟糕的止損The worst stop loss❌‼️ If you’re interested in discussing trading philosophies, you’re welcome to follow me. 如果你想要探討關於交易的心法,歡迎關注我 If you’re looking for steady profits, feel free to follow my trades. 想要追求穩定盈利的,歡迎跟我的單子
#止損 全世界最糟糕的止損The worst stop loss❌‼️

If you’re interested in discussing trading philosophies, you’re welcome to follow me.

如果你想要探討關於交易的心法,歡迎關注我

If you’re looking for steady profits, feel free to follow my trades.

想要追求穩定盈利的,歡迎跟我的單子
查看原文
幣圈一哥CZ說的很清楚了,你要發幣很容易,但是你要找到一小撮人願意真的交易你的東西 ✅發幣的目的與定位 • 解決什麼問題? 這個幣是單純的 Meme?治理代幣?還是有 DeFi/GameFi/實際應用? • 與市場區隔:幣的定位是否能和現有競爭者拉開差異?例如:比特幣=去中心化儲值,以太坊=智能合約平臺。 ✅信任機制 • 透明度:合約開源、審計(Audit)、發行總量、銷毀/增發規則。 • 團隊信用:團隊是否公開?是否有過往成功案例? • 社羣共識:發幣初期,社羣氛圍與共識比技術更重要 ✅流動性與交易場景 • 交易所掛單:是否能快速上架到 DEX(如 Uniswap、PancakeSwap)並提供足夠流動性池? • 使用場景:是否能用於支付、遊戲、空投、Staking、DAO 投票? • 激勵模型:如何吸引用戶持有而不是拋售? ✅現在發幣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讓人願意買、願意持有、願意參與」的信任與共識。✅
幣圈一哥CZ說的很清楚了,你要發幣很容易,但是你要找到一小撮人願意真的交易你的東西

✅發幣的目的與定位
• 解決什麼問題?
這個幣是單純的 Meme?治理代幣?還是有 DeFi/GameFi/實際應用?
• 與市場區隔:幣的定位是否能和現有競爭者拉開差異?例如:比特幣=去中心化儲值,以太坊=智能合約平臺。

✅信任機制
• 透明度:合約開源、審計(Audit)、發行總量、銷毀/增發規則。
• 團隊信用:團隊是否公開?是否有過往成功案例?
• 社羣共識:發幣初期,社羣氛圍與共識比技術更重要

✅流動性與交易場景
• 交易所掛單:是否能快速上架到 DEX(如 Uniswap、PancakeSwap)並提供足夠流動性池?
• 使用場景:是否能用於支付、遊戲、空投、Staking、DAO 投票?
• 激勵模型:如何吸引用戶持有而不是拋售?

✅現在發幣最重要的不是技術,而是「讓人願意買、願意持有、願意參與」的信任與共識。✅
币瑞泽霖
--
趙長鵬表示:時至今日,數字資產仍處於早期階段,我們都屬於early adopter。
#BNB创新高 $BNB
急跌之後等止跌 止跌之後等上漲 避免大虧 可以關注我$ After a sharp drop, wait for stabilization; after stabilization, wait for the rebound. To avoid major losses, you can follow me
急跌之後等止跌 止跌之後等上漲
避免大虧 可以關注我$
After a sharp drop, wait for stabilization;
after stabilization, wait for the rebound.
To avoid major losses, you can follow me
KastielLabs
--
市場永遠在重複一個循環:便宜沒人要,漲起來全都追。
$WCT 在 0.3x 時,就是那種被忽視的籌碼。多數人會觀望、猶豫,甚至質疑,但真正的機會從不會等你想明白才發生。
如果你想抓住十倍的財富,必須在市場安靜時下注,而不是在狂歡時隨波逐流。
0.33 買入,長期持有,目標 3.3,這不是幻想,而是劇本。
問題是,你敢不敢提前進入這個劇本?
#WalletConnect @WalletConnect $WCT
🎙️ 一起聊天💬 互粉
background
avatar
結束
02 小時 55 分 55 秒
8.3k
12
3
查看原文
[smallAstonMartin 發送了一個紅包給您。立即點擊連結領取!](https://s.binance.com/dTYexRK9?utm_medium=web_share_copy) 🧧紅包裏有U 🧧關注每週不定期發紅包 🧧關注我進入我的聊天室「幣安聯盟」還有紅包 #赠品
smallAstonMartin 發送了一個紅包給您。立即點擊連結領取!
🧧紅包裏有U
🧧關注每週不定期發紅包
🧧關注我進入我的聊天室「幣安聯盟」還有紅包
#赠品
BCHUSDT
查看原文
#BNBChain生态代币普涨 核心代幣清單(BNB Chain Ecosystem 中比較重要的) Chainlink (LINK) 在 BNB Chain 生態中市值排名靠前(但 LINK 本身是跨鏈/多鏈項目,不完全集中在 BNB Chain) PancakeSwap (CAKE) 市值約十億美元級別,在 BNB Chain 的 DeFi 分支中屬於領頭羊。 Venus (XVS) 類似借貸市場 + 合成穩定幣(在 BNB Chain 上),允許用戶借貸 / 鑄造合成幣。 TUT(Tutorial Token) TUT 是 BNB Chain(或 Binance Smart Chain,簡稱 BSC/BEP-20)上的代幣。 雖然 TUT 是 BNB Chain 生態裡的代幣,且有一定人氣與社羣效應,但目前看起來不太能算是「核心」生態代幣。它的用途較為偏向教育/meme/社羣驅動,而不是 DeFi 基礎設施、借貸/DEX/oracle/衍生品等那種對整個生態穩定運作關鍵性的角色。 波動性與領漲者。通常市值較小、流通量有限的代幣漲幅更大,例如 XVS、CAKE 在短期內波動幅度高於 BNB,本輪上漲中常常扮演領漲角色。而市值較高的 BNB 則相對穩健,起到生態「定海神針」的作用。 再來是 市值結構:BNB 仍是生態龍頭,市值超過 800 億美元;其次如 CAKE、XVS 在數億至十億美元區間。相較之下,中小型代幣如 Alpaca、Space ID,仍有潛在補漲空間。 $XVS $CAKE {future}(CAKEUSDT)
#BNBChain生态代币普涨

核心代幣清單(BNB Chain Ecosystem 中比較重要的)

Chainlink (LINK)
在 BNB Chain 生態中市值排名靠前(但 LINK 本身是跨鏈/多鏈項目,不完全集中在 BNB Chain)

PancakeSwap (CAKE)
市值約十億美元級別,在 BNB Chain 的 DeFi 分支中屬於領頭羊。

Venus (XVS)
類似借貸市場 + 合成穩定幣(在 BNB Chain 上),允許用戶借貸 / 鑄造合成幣。

TUT(Tutorial Token)
TUT 是 BNB Chain(或 Binance Smart Chain,簡稱 BSC/BEP-20)上的代幣。 雖然 TUT 是 BNB Chain 生態裡的代幣,且有一定人氣與社羣效應,但目前看起來不太能算是「核心」生態代幣。它的用途較為偏向教育/meme/社羣驅動,而不是 DeFi 基礎設施、借貸/DEX/oracle/衍生品等那種對整個生態穩定運作關鍵性的角色。

波動性與領漲者。通常市值較小、流通量有限的代幣漲幅更大,例如 XVS、CAKE 在短期內波動幅度高於 BNB,本輪上漲中常常扮演領漲角色。而市值較高的 BNB 則相對穩健,起到生態「定海神針」的作用。

再來是 市值結構:BNB 仍是生態龍頭,市值超過 800 億美元;其次如 CAKE、XVS 在數億至十億美元區間。相較之下,中小型代幣如 Alpaca、Space ID,仍有潛在補漲空間。

$XVS $CAKE
#BNB_Market_Update BNB打完一波穩的,我賣出來不代表看空啊,只是我只做有把握的一波 有興趣下一波進場再跟大家說
#BNB_Market_Update BNB打完一波穩的,我賣出來不代表看空啊,只是我只做有把握的一波
有興趣下一波進場再跟大家說
BNBUSDT
已平倉
盈虧
+8.67USDT
登入探索更多內容
探索最新的加密貨幣新聞
⚡️ 參與加密貨幣領域的最新討論
💬 與您喜愛的創作者互動
👍 享受您感興趣的內容
電子郵件 / 電話號碼

實時新聞

--
查看更多

熱門文章

貓貓毛毛
查看更多
網站地圖
Cookie 偏好設定
平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