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1 BTC 大跌,核心誘因是 MSTR 被 MSCI 指數移除引發的恐慌,但 “MSTR 出局 = BTC 崩盤” 是典型誤判,關鍵邏輯需理清:

第一,賣 MSTR 股票≠賣 BTC。

ETF 若遭大額贖回,必須按規則在鏈上賣幣兌現;但 MSTR 是實體公司,指數基金拋售的是其股票,本質是 “股東換人”—— 新老股東交易股票,不會動到 Saylor 手裏的 BTC。

截至目前,BTC 鏈上無任何 MSTR 拋壓痕跡,直接拋壓爲 0,短期下跌純屬情緒驅動。​

第二,真正影響是 “囤幣飛輪” 停轉。

牛市中 MSTR 能成 BTC “囤幣一哥”,靠的是 “溢價飛輪”:市場看好其 BTC 持倉,股價比淨資產高(即溢價),藉此發債、配股低成本籌錢,再全買 BTC,反過來推高股價和溢價,形成循環。

如今被踢指數,傳統資金認可度暴跌,股價跌、溢價消,“融資買幣” 玩法歇菜,BTC 失去了最執着的 “持續買家”,這是 “上漲動力熄火”,而非 “崩盤前奏”。​

第三,BTC 基本面未崩。

Saylor 四年未賣過 1 枚 BTC,按當前持倉成本和公司結構,僅 BTC 跌到 15000u 極端情況纔可能賣幣;當前 BTC 下跌,是因 MSTR 與 BTC 長期 “漲跌綁定”——MSTR 股價波動更快更猛(像 BTC 的 “漲跌放大鏡”),它跌引發市場恐慌,進而帶跌 BTC,但與 BTC 本身基本面無關。

短期看,BTC 少了 MSTR 這個大額買盤,難有此前猛漲行情,但絕非 “死亡螺旋”,無需過度恐慌。#美国加征关税 #加密市场观察 #鲍威尔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