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ft.trade用硬件信任取代驗證者信任,利用可信執行環境使原生比特幣與以太坊虛擬機之間的交換無需包裹代幣或中介。
該協議的二十分鐘保管窗口提供了高資本效率,但引入了一種獨特的“硬件風險”,在結算過程中TEE的失敗可能導致損失。
得益於Paradigm的8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Rift瞄準去中心化交易所聚合器和市場製造商,而非零售用戶,押注於以API爲先的策略,以解鎖DeFi中比特幣的被困流動性。

在跨鏈夢想的擁擠世界中,Rift.trade走上了一條鮮有人敢走的道路。當大多數建設者仍在爭論信任應該來自數學還是人時,Rift將信任置於機器內部。其800萬美元的種子輪由Paradigm牽頭,將這個安靜的初創企業推向了聚光燈,並提出了一個更艱難的問題。去中心化的世界能否接受一個信任存在於硅中的橋?
從信任數學到信任芯片
多年來,每一個比特幣橋都是關於信任的辯論。像BitGo的WBTC這樣的保管解決方案爲DeFi用戶提供了比特幣的接觸,但將生態系統重新歸於集中控制。多重簽名和權益證明橋試圖在驗證者之間分散風險,但大多數因協調失敗或黑客攻擊而崩潰。零知識輕客戶端承諾數學信任,但要求高複雜性和緩慢部署。
Rift的創始人Samee Siddiqui想要尋找第三種方式。他的答案既不是社會的也不是數學的,而是物理的。該協議使用受信執行環境,或TEE,作爲其信任錨。TEE是處理器內部的一個安全圍 enclave ,可以在隔離狀態下執行代碼。Rift在這個圍 enclave 內運行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完整節點,允許一個芯片監控兩個鏈,匹配訂單,持有資產,並在20分鐘的保管窗口內結算交易。該系統驗證比特幣確認,檢查以太坊交易,並在雙方滿足條件時釋放資金。
那20分鐘的窗口是Rift的生命線,也是它最大的風險。Siddiqui公開承認:“如果機器崩潰,在這二十分鐘內的任何東西都可能丟失。”對他來說,這種權衡是可以接受的。他認爲,相信一個芯片20分鐘,比永遠相信一個驗證者集合更安全。Rift並不尋求完美的無信任性。它試圖將信任最小化到最小的空間和時間。
這種哲學使Rift成爲一種稀有的混合體,介於務實與純粹之間。它不是一種新區塊鏈,也不是普通的橋。它是一個控制環境,通過限制持續時間來限制風險。對於一個癡迷於效率的市場來說,這可能比追求完美更有用。
二十分鐘的生命線
要了解Rift是如何工作的,想象一下在以太坊上用原生比特幣和USDC進行交換。兩個交易者將他們的資產存入由TEE控制的地址。計時器開始。比特幣節點等待足夠的確認,以太坊節點驗證智能合約的執行。當兩者都完成時,圍 enclave 釋放資產。如果任一方在20分鐘內失敗,資金將返回其原始所有者。沒有包裹的代幣,沒有預言機,沒有外部驗證者。
從技術上講,這種設計意味着圍 enclave 必須作爲一個自包含的驗證者。它運行完整節點,保持持久狀態,並在沒有外部幫助的情況下驗證兩個鏈。這很困難,但也很強大。它消除了合成資產和集中保管風險。正如Siddiqui所說,信任硬件20分鐘可能比永遠信任人更安全。
儘管如此,危險是真實的。TEE是一個黑箱。外部無法檢查其狀態。側信道攻擊、固件錯誤或硬件故障可能在結算期間造成損失。Rift的整個協議安全性依賴於這一短暫的時間段和一個芯片的完整性。Paradigm的投資表明了對風險可控的信心,但哲學上的不安依然存在。在從驗證者信任轉向製造商信任的過程中,行業用意識形態換取了工程。
Rift決定使用TEE而不是零知識證明,也反映了一種務實的心態。ZK系統優雅但難以審覈。TEE成熟、快速,並且可以通過傳統方法審覈。Siddiqui更喜歡今天有效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理論上可能有效的方案。Paradigm似乎也同意。他們的支持顯示出對執行速度而非純度的信心。
資本效率作爲武器
Rift不想成爲另一個消費者DEX。它是爲聚合器和做市商構建的後端引擎。它的市場計劃是“API優先”。而不是追逐用戶,它與已經擁有流量的錢包和DEX路由器集成。當像1inch這樣的路由器尋找最便宜的路線時,如果Rift的總成本低於現有橋,它就成爲一個選項。
經濟學是激進的。Rift對接受方收取10個基點,對提供方收取零費用。這削弱了集中交易所和像THORChain這樣的跨鏈AMM。該協議沒有治理代幣,沒有質押,也沒有通貨膨脹獎勵。做市商自行提供流動性,並利用像Uniswap這樣的場所重新平衡庫存。Rift只是保證安全保管和原子結算。
結果是極端的資本效率。沒有閒置的抵押,沒有鎖定的池子,沒有合成的鑄造。系統將流動性成本外包給專業人士,同時將執行保持在圍 enclave 內。Siddiqui常常說:“大多數人對絕對安全關心較少,而更關心高效執行。”這句話捕捉了Rift的本質。它以可衡量的性能換取理論的純粹。
Paradigm的資金反映了相同的信念。他們的研究團隊將Rift視爲一種結構升級,而不僅僅是橋。超過一萬億美元的比特幣流動性大部分仍在DeFi之外。如果一種基於硬件的模型能夠安全地解鎖其中的一小部分,其回報是巨大的。Rift的下一步是整合主網支持,擴展到Arbitrum和Base,並深化其TEE框架。重點不是宣傳,而是在基礎設施層內的採用。
雙重身份與黑箱的未來
在協議背後還有另一個謎團。公共記錄列出Samee Siddiqui爲Rift Research, Inc.的首席執行官,該公司是該項目的背後公司。然而,加密數據網站列出了一個匿名創始人,名爲“basedcrypto”。這兩個身份都指向同一個賬戶,@riftdex。很可能,他們是同一個人。
雙重身份的方法可能是故意的。Paradigm和機構合作伙伴需要一個法律實體。加密社區更喜歡一個本土化的化名。Rift通過分離其法律和文化面向,滿足了兩個世界的需求。Rift Research, Inc.負責合規和融資,而“basedcrypto”則代表與開發者互動的開源身份。
但不透明有其代價。到目前爲止,Rift沒有公開白皮書,沒有開放的GitHub,也沒有可見的審計。其網站上“深度研究”頁面仍然是空白的。所有已知的技術細節都來自對Siddiqui的採訪。對於一個將持有原生比特幣的協議來說,這還不夠。Paradigm的背書雖然增加了可信度,但並沒有透明度。任何潛在的合作伙伴或投資者都會在整合之前要求全面的安全審計。
Rift的成功不會通過鎖定的總價值或用戶數量來衡量。它的關鍵指標是通過DEX聚合器的路由量。如果那增長,Rift可能成爲將比特幣流動性與DeFi連接的缺失環節。如果它失敗,它將成爲一個關於在無信任世界中信任硬件的警示故事。
從長遠來看,Rift代表了DeFi哲學的轉變。去中心化的下一個階段可能不會消除信任,而是壓縮信任。持續20分鐘的信任可能比持續永遠的信任更有用。在信任數學和信任人之間,Rift提出了第三種選擇。信任機器。
"Rift.trade: The Black Box That Lets Bitcoin Cross The First Bridge"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CoinRan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