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一爆拉,各路神仙就開始拿它跟CAKE比了。 說白了,這波拉昇就倆原因:一是山寨幣超跌反彈,跟着大盤喝口湯;二是項目方自己放利好,硬拉盤。

但扒開數據一看,UNI這估值純屬扯淡。

· UNI:畫大餅的“高富帥”

UNI手續費一年差不多10億美金,聽着嚇人。但DEFI的規矩是,大部分(約60%)得分給流動性提供者(LP),項目方能拿來運營和回購的,撐死也就40%。滿打滿算,一年能拿來給持幣者分紅的利潤也就2億美金。

就這盈利能力,市值居然幹到了80億?市盈率(P/E)高達40倍。這在傳統金融市場,得是那種增長逆天的科技股纔敢給的估值。UNI一個去中心化交易所,憑什麼?

· CAKE:悶聲發財的“實幹家”

再看CAKE,人家不玩虛的。過去一年已經真金白銀回購銷燬了價值1億美金的代幣,實實在在地回饋持幣者。

它的市值才8億美金。相當於用8億的本錢,買下一個每年能產生1億利潤(僅計算回購部分)的業務。這估值水平,比UNI合理太多了。

結論很簡單:

1. 估值對比: CAKE用十分之一的市值,創造了UNI一半的價值回報效率。誰的泡沫大,誰被低估,一目瞭然。

2. 背景與潛力: CAKE背靠幣安這棵大樹,有整個BNB鏈的生態流量給它輸血,成長性肉眼可見。UNI雖然頂着“去中心化信仰”的光環,但在真實的增長潛力和商業模式上,已經被CAKE甩開身位。

UNI這波拉昇,更像是情緒和資金驅動的泡沫。真要論價值投資,CAKE纔是那個被市場錯殺的潛力股。$UNI $CAKE

CAKE
CAKEUSDT
2.3837
+2.16%

UNI
UNIUSDT
7.272
+1.56%

#币安合约实盘

幣安同時也推出了實盤合約挑戰,合約對槓桿倍數,風險控制要求高。

個人盈利高的能拿幾千u獎金,我不懂合約,做的不多,有高手可以點點鏈接,我估計也能拿到0.幾u的稿費,謝謝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