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職信我擬好了,五萬積蓄全投!”閨蜜拍着沙發,手機屏裏USDT餘額的綠光晃得人眼暈。
我趕緊按住她要確認轉賬的手:“先停三分鐘,我教你篩掉90%的坑。”
她跟風列了十多個熱門幣,我拋出三道“過濾網”:成交量連跌三天?直接剔除!
單日暴漲超兩成隔天就縮量?莊家出貨,pass!周線MACD沒金叉、能量柱不泛紅?堅決不要!
三輪篩選後只剩兩個冷門幣種,她皺眉:“就這倆?”我反問:“炒幣是追熱度還是看信號?”
接着我教她“雙保險”入場法:幣價回踩60日均線,且當日量能不低於近期均值兩倍。
上週ETH剛好踩穩60日均線,量能瞬間放大到近期均值兩倍以上,她小試了一筆,三天就浮盈17%。
倉位管理我讓她用“三階止盈法”:漲15%先抽回三分之一本金,漲30%再鎖定三分之一收益,剩餘部分跌破支撐位立刻清倉。
她照做後,ETH最終落袋45%;另一枚幣種觸線後果斷賣出,躲過了20%的暴跌。
現在她不再追羣裏的“百倍喊單”,每天只盯篩選表和入場信號。昨天她遞我杯咖啡,便利貼寫着:“喊暴富的人遍地都是,能把錢穩穩揣兜裏的纔是真本事。”
彆着急梭哈,先存好這套“篩-等-控”法則。
多數人困在惡性循環裏,不是缺努力,是缺一盞燈。行情常在,機會不等人——跟對人@uu早点睡o 才能走出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