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萬到150萬,我在幣圈翻187倍的真實經歷
2023年末,我帶着不到5萬元閒錢闖進幣圈,沒想2024年秋清倉時,賬戶數字定格在150多萬——足足翻了187倍。
這不是運氣爆棚,而是我摸清後才懂:幣圈的賺錢邏輯,比A股、基金直白太多。
數據最有說服力:A股過去20年累計漲幅78%,10萬本金放20年也就17.8萬;
而2023到2024年,比特幣單年漲幅就達230%,10萬投入一年能變33萬。
我早年炒A股虧過不少,轉戰幣圈才明白,找對節奏後賺錢效率天差地別。
但我也栽過跟頭:2024年4月,17萬持倉跌到5萬,就因抱着“價值投資”思維死扛某老牌幣種,錯失了新幣風口。
後來靠三個技巧翻盤:新幣重籌碼集中性與入場窗口,只看上線3-7天、前10大持倉超60%的幣種小倉試錯後突破發行價160%再加倉,漲到2.8倍就分批止盈;
熱點要抓提前量每天花40分鐘看行業動態,在消息落地前佈局,比如某公鏈升級前1個月入場關聯代幣,18天翻了2.7倍;
估值定止盈,主流幣市值超行業均值20%就減倉,新幣估值低於20億美金且有實際應用才入手。
比技巧更重要的是心態,我全年僅3次精準操作就斬獲15倍收益,見過有人每天交易10次,3年虧了82%。
我的心法是99%時間等待,1%時間行動:看好的幣加自選,等比特幣單日跌12%以上或震盪末期再買,持倉後直接關軟件。
曾持有關聯代幣時一個半月沒看盤,避開6次回調,拿滿2.5倍收益。
如今幣圈處震盪期,正是佈局好時機,我已篩選好3個主流幣和1個新幣,準備分批建倉。
多數人困在惡性循環裏,不是缺努力,是缺一盞燈。行情常在,機會不等人——跟對人@uu早点睡o 才能走出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