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拓展加密貨幣監管版圖,多舉措助力行業規範發展
10月29日,澳大利亞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發佈對數字資產監管的重要監管更新,旨在擴大數字資產監管範圍。
根據最新指引,新的金融法律將明確適用於穩定幣、質押服務及代幣化產品等新興數字資產領域。新指南還指出,該法律同樣適用於爲本地用戶服務的離岸和去中心化平臺。
爲使企業有時間進行調整並申請許可證,ASIC已批准暫緩執行至2026年6月30日。同時,ASIC提議爲穩定幣和封裝代幣分發商提供救濟,公衆意見徵集截止日期爲2025年11月12日。
此次修訂爲存儲或管理數字資產的平臺設定了更清晰的預期和標準。ASIC委員Alan Kirkland指出,分佈式賬本技術與代幣化正在重構全球金融體系。
Kirkland 還強調,此次新規的發佈,既迴應了市場對明確監管框架的迫切需求,也爲企業在澳大利亞開展合規創新提供了關鍵的制度保障。
監管委員會還明確,根據現行法律許多常見的數字資產已屬於金融產品範疇,且即將出臺的數字資產平臺和支付立法下也將延續這一立場。
因此,許多服務提供商必須獲得澳大利亞金融服務許可證(AFSL)才能合法運營,確保消費者權益得到保護,並在必要時允許採取執法行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監管更新通過18個新增分類示例進一步明確了監管邊界,覆蓋範圍從代幣化房地產到遊戲NFT等多樣化場景。
這一系列監管舉措,也與澳大利亞近期出的加密貨幣ATM監管提案、數字資產提供商許可框架草案一起,共同構建了一套完整數字資產監管體系。
綜上,隨着一系列監管舉措的逐步落地,澳大利亞有望在數字資產領域建立起一套完善、規範的監管體系,旨在平衡創新發展與風險防控,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