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廣爲人知的廣告詞,曾讓無數人甘願花大價錢買下鑽戒。可到了2023年,隨着知名鑽戒品牌IDo母公司被申請破產,人們才猛然意識到,鑽石市場早已大變樣了。

兩年後的當下,英國戴比爾斯庫存積壓達146億元,創2008年以來新高,不得不數次降價促銷;美國第二大鑽石商WD破產倒閉,印度蘇拉特地區超兩萬名鑽石工人失業。

曾經風光無限的鑽石行業,究竟爲何走向了沒落?

2023年1月,珠寶行業炸出一則驚人消息:鑽戒品牌IDo的母公司恆信璽利被申請進行破產審查。這家企業曾靠“陳小春、應採兒夫婦代言”和“70多部影視劇植入”名聲大振,巔峯時期全國門店多達715家,年營收超過22億元。

然而到2022年上半年,情況急轉直下,營收大幅下降42%,淨利潤幾乎減少90%。短短半年,85家門店關閉,員工人數從1684人減少到1104人。此次業績驟降,連下游花商都受到了影響。

哈爾濱的鮮花供應商王莉自2017年起,每週都固定給IDo直營店更換100支新鮮花材。然而到2021年底,她卻被拖欠了2萬元貨款。幾經周折聯繫上品牌對接人,對方愁容滿面道:“公司準備清算重組了,建議你通過法律手段解決”,而這位副總監對接人,自己同樣已被拖欠了9個月工資。

這個標榜“百年奢侈品牌”的企業,竟連2萬元欠款都還不上。東北大區辦公室解散時,21名員工被拖欠的工資及補償金總額高達320萬元。曾在劉畊宏直播間創下千萬級銷售額的IDo,終究還是走向了沒落。

業內人士指出,這主要源於河南柘城縣實驗室已實現鑽石工業化生產,礦產鑽石的衰落纔剛剛開始,越來越多人開始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國產真鑽。

如今,河南每月可穩定產出D色、VVS淨度的優質鑽石。2024年,全球超七成五的鑽石產能由中國貢獻,其中八成來自河南。價格方面,1克拉礦產鑽石要價10萬至20萬元,而河南柘光鑽石僅售8000元,還附贈18K金戒託,如此懸殊的價差實在驚人。

杭州某互聯網公司高管劉先生在柘光京東店給妻子定製了一枚3克拉鑽石項鍊,在接受採訪時稱,“看到VVS淨度、D色、3EX切工,我立馬下單了,老婆一直唸叨柘光,現在不到5萬就拿下了,還有IGI真鑽認證,正好給她個驚喜。”社交平臺上,不少年輕人曬出鑽戒,自豪表示“河南鑽石讓我們實現了克拉夢”。

這份底氣,還得從上世紀說起,早在1963年,鄭州三磨所就成功研製出首顆金剛石;2001年,國產六面頂壓機的效率更是遠超歐美設備20倍。

當下,河南企業已打造出集設備製造、毛坯生產、切割打磨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就連戴比爾斯CEO都直言:“中國鑽石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拓展消費市場的全新契機。”

柘光鑽石公佈的數據顯示,其京東、官網等平臺累計關注量達80萬人次,月成交額穩定超7位數。其中,八成訂單來自一二線城市高淨值人羣。官網專屬顧問透露,連中東的海外富豪也紛紛下單。

過去一個世紀,戴比爾斯壟斷全球70%的鑽石礦脈,靠“克拉即愛情”的營銷套路大賺特賺。如今,河南企業憑藉工業化量產實力,一舉打破這種壟斷局面。

貝恩諮詢預測,到2025年,中國鑽石市場規模將攀升至295億元,全球市場滲透率將提高到13.8%。當美國消費者紛紛找中國親友代購河南柘光鑽石時,這場“超硬材料領域競爭”的未來趨勢,已然一目瞭然。

站在2025年的節點回看,IDo的破產與河南鑽石的崛起,正像是新舊時代的更替見證。或許未來某天,孩子好奇地問“爲什麼買肥皂還送這麼美的鑽石”,父母會笑着回答:“因爲河南人打破了壟斷。” $Z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