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把120萬的利潤轉進家人賬戶,爸媽拿着存根的手微微顫抖時,我說:“這是最初滾滾而來的5萬本金,2022年熊市沒止損,2023年也沒追高。” 想要在幣圈長線生存,首先要戒掉“感覺”。這6條實踐經驗,是我踩過無數坑後總結出來的。

利潤像爬坡一樣緩慢增長,虧損像跌落一樣快速下降。當50萬漲到100萬時,需要翻倍,但當100萬跌回50萬時,只需要下跌50%。你還需要警惕“波動陷阱”:漲15%再跌15%,意味着你的本金縮水2.25%。幾次之後,利潤就全部化爲烏有。因此,首要目標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活下去”。

高波動不等於高收益。去年一個朋友有100萬,先漲了50%,然後又跌了30%,最後好像賺了105萬,但這種操作持續兩年,年化收益不到3%,還不如投資穩健型理財產品。真正的複利,靠的是穩健的增長,而不是過山車式的波動。

小賺靠規則,大賺靠耐心。有些人想着每天賺2%,以爲一年就能把投資翻14倍,結果幾個月就虧本了。別把偶爾的盈利當成是技巧;“貪婪”纔是最大的陷阱。設置獲利了結和止損單,並在時機成熟時執行。

加倉前要計算成本。如果你以8元買入2萬個幣,然後以4元買入另外2萬個幣,成本是6元,而不是6.5元。錯誤計算成本,盲目加倉只會讓你的倉位越來越低,在下跌時更加焦慮。

未兌現的浮盈最終只是數字。賬戶餘額120萬的時候,如果只剩下20萬籌碼,本金安全;但如果全部都存進去,一旦減半,就只剩下60萬,之前的盈利就全部打水漂了。鎖定利潤比選對幣種更重要。

熊市揭示了熊市的本質。牛市時,什麼都漲,好壞難辨;然而,在市場大幅下跌時,跌幅小於平均水平且交易量穩定的幣種值得長期持有。我的核心倉位都是在2022年的熊市中選擇的。

加密貨幣世界從不缺少機會,缺少的是能夠保持穩健的人。避免追逐潮流,避免輕信概念。用數據而非情緒,止損勿猶豫,獲利了結勿貪圖遠期收益。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實用技巧,我們可以繼續探討。#MarketPull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