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賬戶裏最後一筆資金清零時,我正在路邊攤喫火鍋,辣油濺到手機屏幕上,倒比賬戶餘額更刺眼。
幣圈7年,300萬本金加收益虧得只剩零頭,才嚼透這三條保命規矩。
一:槓桿是裹着蜜糖的砒霜,絕非解藥。剛入市時靠15倍槓桿,一天淨賺30萬,我連夜換了新手機,盯着K線覺得自己能撬動市場。
直到那年深秋的凌晨,主流幣突發跳水,兩小時內60萬盈利蒸發殆盡,還倒虧20萬。
如今我立下死規:槓桿絕不超3倍,單幣倉位不碰5%。
二:別在賭場裏撿所謂的“傳家寶”。曾重倉一款號稱“東方以太坊”的山寨幣,市值衝到120萬時,我捧着白皮書堅信是“價值投資”。
可半年後項目方跑路,代幣價格跌到0.003美元。現在我的倉位明明白白:
85%錨定比特幣、以太坊,剩下15%當“娛樂倉”,虧光也不心疼。
三:止損是留着體面離場的底線。喫過不止一次“扛單”的虧後,我每筆交易必掛8%硬止損,觸線就砍,絕不心存僥倖。
有次主流幣暴跌,止損線觸發時我正開會,散場後發現少虧40萬——這規矩救過我三次。
幣圈最扎心的問題:倘若明天睜眼賬戶歸零,你還能笑着端起火鍋嗎?
能,就留下;不能,趁早離場。這個市場從不缺一夜翻倍的機會,缺的是能活到機會來臨時的本金。
多數人困在惡性循環裏,不是缺努力,是缺一盞燈。
行情常在,機會不等人——跟對人@uu早点睡o 才能走出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