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一條來自杭州表弟的語音消息彈了出來,聲音帶着顫抖:
“姐,我的 8000U 賬戶清零了!就開了 3 倍多單,行情稍微回調
2.5%,直接爆倉……” 我心頭一緊,讓他發來交易記錄 —— 截圖顯
示,表弟將 95% 的資金全倉投入,連最基本的止損線都未設置。
許多人誤以爲 “全倉 = 最大化收益”,實則恰恰相反。
年初時,我因連續兩次全倉爆倉虧損近半本金,痛定思痛後摸索出三條鐵律,不僅挽救了賬戶,更在四個月內將淨值提升了 70%。
單次開倉限倉 5%,爲錯誤預留空間
我將總資金嚴格劃分爲 20 份,每筆交易最多動用 5%。例如萬元賬戶,單次投入上限爲 500U。
此舉看似保守,實則大幅提升了容錯率:即使觸發 5% 的止損線,單筆損失僅 25U,不足總資金的 0.3%,遠低於全倉模式下 “一擊斃命” 的風險。
止損線前置,鎖定最大虧損額
我要求每筆交易在開倉瞬間即設置止損點,且單次虧損絕不超總資金的 1%。
以 500U 開 3 倍槓桿爲例,止損位嚴格控制在價格波動 1.7% 以內(約虧 8.5U)。這迫使我在入場前精準計算風險收益比,避免情緒化扛單。
趨勢不明時,寧可空倉也不博弈
我發現,多數爆倉源於 “模糊行情中的僥倖心理”。如今我只在日線級別突破關鍵阻力位且量能配合時入場,盈利後絕不盲目加倉。
一位跟隨我學習的朋友,此前平均每月爆倉一次,實踐這三原則後,半年內賬戶從 2000U 穩步增長至 3500U。
他感嘆:“以前以爲全倉是勇猛,現在才懂,真正的勇氣是學會剋制。”
夜更深了,我回復表弟:“爆倉不是槓桿的錯,而是我們對資金的輕視。市場從不同情孤注一擲的人,但會獎勵善守規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