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的融合速度比以往更快——但兩者都面臨一個共同的瓶頸:計算。隨着零知識 (ZK) 證明成爲區塊鏈可擴展性和安全性的核心,對高效、可驗證計算的需求繼續激增。
進入 Boundless——一個去中心化的市場和協議,改變了如何在每個鏈上驗證、定價和獎勵計算。
願景:通過市場擴展零知識證明
Boundless 引入了一個開放的、去中心化的市場,任何擁有 GPU 或商品硬件的人都可以成爲“證明者”。這些證明者競爭生成“請求者”——需要可驗證計算的開發者、去中心化應用程序或網絡的零知識證明 (ZKP)。
每個證明任務通過鏈上或鏈下市場實時匹配,一旦證明在指定區塊鏈上被驗證,付款就會結算。
這種市場驅動的方法使計算工作在全球範圍內競爭,提高ZK證明的速度和成本效率。
這個想法簡單但強大:
正如DeFi使資本在去中心化金融中自由流動,Boundless使計算在去中心化市場中自由流動。
當今計算的問題
現代區塊鏈面臨一個悖論。
一方面,雲計算提供可擴展性——但以信任、集中化和不透明爲代價。
另一方面,區塊鏈保證可驗證性——但以性能和吞吐量爲代價。
雲用戶毫無保留地信任亞馬遜或谷歌。
區塊鏈用戶不信任任何人——每個節點都必須獨立驗證工作。
這種冗餘計算,雖然安全,卻限制了鏈上的可擴展性。
Boundless通過將可驗證計算移出鏈外,同時保持無信任性、激勵和可驗證性來解決這個問題。
Boundless模型:金融化計算
Boundless重新定義計算爲可交易資產。
在其開放市場中,證明者質押他們的硬件能力並競爭任務。請求者發佈證明請求——例如,一個需要證明生成的ZK彙總或一個需要可驗證推理的人工智能模型。
Boundless通過透明的競標過程將兩方匹配,形成一個可驗證計算的現貨市場。
這種方法釋放了新的流動性層。
閒置的GPU不再閒置,它們現在可以參與生產性的“ZK挖礦”——通過生成有效證明獲得獎勵。
可驗證工作的證明:新的挖礦範式
傳統的挖礦系統獎勵強力計算(如哈希)。
Boundless引入可驗證工作的證明(PoVW)——一種新的共識和獎勵機制,衡量每個ZK證明的複雜性和價值。
PoVW確保證明者根據實際有用的工作獲得獎勵——而不是浪費的能源。它還保護網絡免受垃圾郵件和欺詐,因爲每個證明必須在分發獎勵之前進行驗證。
這一機制不僅去中心化了證明過程,還使請求者和證明者之間的激勵保持一致——可持續地擴展零知識系統。
Boundless代幣和保險庫
Boundless代幣在協調網絡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它被用於:
支付證明請求
獎勵證明者的驗證工作
質押和保障服務協議
該協議還引入了保險庫——一個結算和獎勵模塊,確保所有交易(證明提交、驗證和付款)都以無信任的方式處理。
通過保險庫,參與者可以驗證證明、釋放付款,並自動更新服務協議的狀態——無需集中中介。
可驗證服務協議
並非所有的證明任務都是一次性的請求。許多應用——從彙總到人工智能系統——需要重複的證明或持續的驗證。
Boundless支持服務協議,智能合約定義請求者和證明者之間的持續關係。
這些協議規定:
證明的持續時間和頻率
最低性能保證
付款條款
在目標鏈上進行證明驗證
換句話說,這就是計算服務的DeFi。
更廣泛的影響:可驗證計算市場
Boundless不僅使ZK證明更高效——它還金融化了計算本身。
通過將計算轉變爲流動的、有激勵的資產,Boundless:
降低零知識證明的成本
增加證明者之間的競爭
擴大可驗證計算的訪問
加速區塊鏈的可擴展性
這種架構創造了一個區塊鏈可以無限訪問可驗證計算能力的世界——而不犧牲去中心化或安全性。
結論:走向一個無界的未來
零知識技術的大規模採用之路不僅僅是關於更好的密碼學——而是關於更好的市場。
Boundless提供了缺失的基礎設施:一個去中心化、透明且高效的可驗證計算市場。
憑藉可驗證工作的證明,服務協議和代幣化的計算流動性,Boundless將閒置的硬件轉變爲生產性資本,並將驗證轉變爲開放經濟。
結果是一個計算本身變得無界的未來——擴展人工智能,
區塊鏈及其他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