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我讀了很多關於Web3社交的內容,看到可驗證身份的主題開始被提及得更加頻繁,特別是在$ZKC 出現之後。關注這個領域的朋友們應該也能感受到,Web3社交這幾年談得多,做得少,都是圍繞著像friend.tech或Lens這樣的項目,但身份驗證仍然是一個沒有人能徹底解決的難題。而這正是$ZKC 正在努力處理的東西。
簡單來說, @Boundless 不僅僅是一個代幣,而是一種基於零知識機制的去中心化身份驗證工具。聽起來技術性很強,但理念非常清晰:允許用戶證明他們是真實的人,擁有可信的記錄,而無需公開所有個人信息。就像我可以證明“我是一個已驗證的KYC人員”或“我曾參加過DAO X”,而無需提供身份證或具體的錢包地址。
Web3社交一直以來的問題正是信任。大家都說“去中心化”、“自由”,但當沒有可信的驗證系統時,垃圾郵件、機器人和偽造信息就會泛濫。目前的Lens或Farcaster等平台仍然相當依賴社交圖譜和鏈上行為,但尚不足以識別真實用戶與虛擬用戶。這就是可能帶來轉折點的原因。
機制圍繞著零知識憑證,即透過密碼證據驗證身份。與其在區塊鏈上存儲個人數據(非常危險),不如僅存儲“已驗證的證據”,這些證據可以在多個不同的Web3平台上使用。例如,一個用戶可以登錄到任何dApp,同時保持自己的信譽和隱私。無需重新創建帳戶,無需從頭重新驗證。
我覺得有趣的是一些小型項目正在嘗試整合的方式。他們不多說,但我看到幾個去中心化社交平台已經開始使用憑證來驗證用戶的真實性,然後才允許發帖或評論。這聽起來簡單,但如果廣泛應用,將徹底改變Web3社交的體驗——更少的機器人,更少的垃圾郵件,更重要的是創造一個“可以證明信譽”的社交網絡,同時又能保持匿名。
我知道很多兄弟們常常擔心這類項目最終會陷入“隱私與實用”的困境,要麼過於私密到沒有人使用,要麼過於公開到失去了意義。但如果 @Boundless 確實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使用零知識證明來平衡這兩個因素,那麼這將是Web3社交一直在尋找的缺失拼圖。
至於投資方面,我尚不敢肯定會立即爆發。但從AI + 身份 + 社交在Web3中的趨勢來看,資金顯然開始關注“可驗證身份”的敘述。幾年前,大家都說“數據擁有權”是未來,如今故事已經轉向“數據真實性”——而這正是這兩者之間的部分。
老實說,我喜歡他們的做法。他們不造勢,不過度宣傳,而是專注於建立基礎。在一個充斥著迷因代幣和只能存活幾週的應用市場中,一個具有信任和去中心化用戶身份視野的項目值得大家關注。可能不會立即火爆,但如果Web3社交真的發展,將成為那個拼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