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凱盯着電腦屏幕右下角的時間,凌晨一點半,辦公桌上的咖啡已經涼透 —— 幣圈羣裏滿屏都是 “降息前夜,現在不買就踏空” 的消息,有人說 “短期可能跌,但長期資金涌進來,翻三倍都少了”,還有人曬出自己的持倉截圖,配文 “價格這麼美麗,錯過等一年”。
作爲互聯網公司的程序員,阿凱攢了 10 萬私房錢,去年跟風追 “Web3 利好”,在某個山寨幣上虧了 3 萬,至今還套着。這次美聯儲降息的消息一出來,他又心動了:羣裏說得熱鬧,好像不買就真的要錯過牛市,可上次虧的教訓還在眼前,手指懸在行情軟件上,半天按不下去。
“要不問問老周?” 阿凱想起去年一起被套的老周,那人比他多經歷一輪牛熊,總能沉住氣。他發了條消息,把羣裏的 “翻三倍” 言論截圖過去,老周很快回了電話,聲音很平靜:“我去年也跟你一樣,聽人說‘利好落地必大漲’,滿倉衝進去,結果利好出盡是利空,虧了一半。”
老周頓了頓,說:“你想想,羣裏喊‘必翻三倍’的人,真的會把自己的本金全投進去嗎?他們只說收益,沒說短期暴跌會跌多少 —— 要是跌 20%,你扛不扛得住?10 萬跌 20% 就是 2 萬,得漲 25% 才能回本,這還沒算要是真套住,你能不能等得起‘長期’。”
阿凱沒說話,翻出自己的賬戶記錄:上次虧的 3 萬,就是因爲沒考慮 “短期風險”,滿倉後跌了 15% 就慌了,割肉離場,後來幣價確實漲了,但他已經沒機會了。老周又說:“我現在手裏有 20 萬,這次只打算拿 2 萬出來,分批買 —— 就算跌了,也只虧 2 萬,不影響生活;要是漲了,也能賺點,總比全倉賭一把強。”
掛了電話,阿凱看着屏幕上的 “美麗價格”,突然不慌了。他想起自己攢 10 萬有多難:每天加班到十點,省喫儉用半年才存下來,要是因爲 “怕踏空” 又全倉衝進去,萬一跌了,不僅錢沒了,可能還會影響接下來的生活。
最後,阿凱拿 2 萬分成了 5 份,先買了 4000 塊的主流幣,把止損設成 5%—— 就算跌了,最多虧 200 塊,心裏踏實。羣裏還在喊 “不買就踏空”,但他已經不焦慮了:原來牛市裏,“踏空” 不可怕,怕的是爲了不踏空,把自己的本金全賭進去,最後連翻身的機會都沒了。
後來阿凱跟新手聊起這事,總說:“幣圈裏‘翻幾倍’的故事很多,但‘虧光本金’的教訓更多。降息是利好,但利好不是‘穩賺不賠’的保證書 —— 你得先想清楚,自己能承受多少風險,再決定買多少,這纔是比‘抓機會’更重要的事。” 畢竟,能在牛市裏賺到錢的人,從來不是最敢賭的,而是最懂 “守住自己” 的。
如果當下的你,在交易方面感到無助、迷茫、 想了解更多幣圈的相關知識和一手的前沿資訊,關注我@戊戌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