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我陪發小盯 ETH,他滿倉槓桿追 4800 刀高點,拍着桌子說 “破 5000 就收手”​

結果一週虧光 200 萬,賬號直接清零。而我後來能從 “虧到想刪軟件” 到穩賺,全靠摸透了 MACD 裏的 “資金暗號”​

—— 不是看金叉死叉那麼簡單,是抓能量柱裏藏的漲跌信號。​

一、頂背離盯 “縮量新高”,別被狂歡騙了去年 SOL 衝 120 刀時,羣裏全是 “破 150” 的喊單,發小又想衝,我卻發現 K 線創新高,MACD 紅色能量柱卻比前高時縮了 30%,像 “氣球快沒氣”。我趕緊清了半倉,他不聽,說 “能量柱不準”。結果三天後 SOL 暴跌到 80 刀,他又套了 10 萬 U。後來才懂:頂背離不是看價格,是看資金 “沒力氣再推高”,這時候離場比賭新高靠譜。​

二、底背離要 “量價雙驗”,別抄在半山腰​

今年 DOGE 跌到 0.05 刀,全網罵 “歸零幣”,我卻在周線圖看到:價格創了新低,MACD 綠色能量柱卻比上次跌時短了 40%,再查鏈上,有巨鯨地址每天喫 500 萬 U 的 DOGE。我分三批建倉,每跌 5% 補一次,扛過恐慌期後,DOGE 反彈到 0.08 刀,我賺了 40% 就撤。底背離不是單看綠柱縮,要跟鏈上資金配合,纔不會抄在 “半山腰”。​

三、金叉等 “二次確認”,避開試盤陷阱​

之前 PEPE 第一次日線金叉時,發小急着買,我卻盯着熱錢包:2000 萬 USDT 進來又出去,明顯是莊家試盤。果然三天後 PEPE 跌了 20%,他又被套。後來 SOL 出二次金叉時,我等的就是 4 小時線和日線一起叉,再看成交量比平時翻了 3 倍,才輕倉入場,10 天賺了 25%。金叉第一次常是 “誘餌”,二次確認 + 放量纔是真機會。​

現在我首倉從不敢超 3%,連續止損就停盤 24 小時,再也不跟市場硬剛。MACD 不是預測工具,是看資金的 “呼吸”​

—— 幣圈活下來,比賺快錢重要多了。@Yaya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