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踩過最蠢的坑:看到比特幣從 3 萬 U 衝到 3.2 萬 U
眼饞着跟進去,結果當天就跌回 2.1萬 U
後來才明白,光看價格漲沒用,得看 “成交量 VOL” 這顆 “定心丸”
它就像行情的 “真心話”,能幫你分清 “真漲” 和 “假漲”,新手學會這招,能少虧不少錢。
一、先搞懂:成交量的 “放量 / 縮量” 在說啥
成交量就是某段時間內的成交總量,K 線圖下方的柱狀圖就是它,不用記複雜公式,記住 2 個關鍵點就行:
放量:柱子比前幾天高,說明買賣的人突然變多。比如以太坊從 1800U 漲到 1900U 時,成交量柱子是前一天的 3 倍,這是 “真漲”
縮量:柱子比前幾天矮,說明買賣的人變少。比如某幣從 200U 漲到 210U,但成交量只有前一天的一半,這是 “假漲”—— 沒人接盤,隨時可能跌。
二、新手能用的 2 個實戰技巧
買幣盯 “放量突破”:如果一個幣長期橫盤(比如在 200U 上下波動 1 周),某天突然漲到 210U,同時成交量放大(柱子超之前 2 倍),這時候可以輕倉試入,大概率是真趨勢;
賣幣看 “縮量衝高”:比如你買的幣漲到 250U,但成交量比前一天矮一半,哪怕還在漲,也要準備賣
—— 就像沒人排隊的熱門奶茶,大概率是 “虛火”,很快會涼。
三、避開 1 個致命坑:別隻看小時線
小時線的成交量很容易 “騙人”(比如主力故意拉漲誘多),一定要結合日線看。比如小時線顯示放量漲,但日線成交量沒變化,那很可能是短期波動,別盲目追。
其實成交量不難學,每天看 K 線時多瞥一眼下方的柱子,一週就能摸透規律。對新手來說,不被 “假漲” 迷惑,比啥都重要
—— 畢竟保住本金,纔有機會賺更多。@Yaya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