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幣圈七年,我發現散戶最常踩的坑就是分不清"洗盤"和"出貨"。

上週就有粉絲問我:"幣價跌了30%,該補倉嗎?"

我一看K線就明白,他又把典型的出貨當成了洗盤機會。

以最近一個叫mec(化名)的幣種爲例。

從2U漲到5U後開始回調,很多人以爲是洗盤,結果越補越套。

其實它的出貨痕跡很明顯:

第一階段:高位放量滯漲

在5U附近震盪,成交量放大3倍卻無法突破,這是主力在對倒出貨。

第二階段:斷崖式下跌

突然從5U砸到3U,中途無反彈,成交量依然很大,說明拋壓沉重。

第三階段:誘多反彈

反彈至4U時量能萎縮,這是主力製造假象吸引最後一批接盤者。

真正的洗盤恰恰相反:比如我之前分析的GAMA,洗盤時下跌縮量、反彈放量,且不會跌破關鍵支撐位。

要快速區分,記住三個關鍵信號:

量能關係:洗盤是跌時縮量、漲時放量;出貨是跌時放量、反彈縮量

支撐效果:洗盤會守住關鍵位置,出貨會直接擊穿

波動節奏:洗盤慢跌快漲,出貨快跌弱反彈

下次遇到暴跌,先對照這三點再操作。

能準確識別洗盤和出貨,纔是擺脫被割命運的關鍵。

在幣圈,看懂盤面語言比盲目跟風更重要。

以前一個人在黑夜裏亂撞,現在燈在我手裏。

燈一直亮着,你跟不跟?@币来财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