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空調、熱水器其實能在電網緊張時“讓一讓”,爲什麼不給你付錢?@OpenLedger 可把這類需求做成可交易的“靈活性商品”:家庭/工廠把可調節負荷上鍊登記(時段、可降載量、最小恢復時間),電網或售電方按實時市場競價買入,結算用 $OPEN 自動分賬給你和設備供應商。
乾貨怎麼落地:
可驗證計量:智能電錶與節點上鍊提交哈希,第三方驗量器/TEE 出證明,避免假報量;
彈性競拍:電網發出小時級或分鐘級需求,參與者按出價響應,合約自動分配指令並鎖定保證金;
實時結算:用流式付費把收益按實際降低的千瓦時實時結算到參與者錢包,省去對賬;
激勵長期參與:連續響應好的設備主會拿到溢價、優先接單和更高聲譽,形成穩定收入;
合規與回溯:所有響應與結算記錄可導出審計包,便於監管和電網調度覆盤。
爲什麼這事值得一試?簡單三點:
1)降低電網峯值成本,讓大家的電費更穩;
2)普通家庭能靠“讓電”拿被動收益,不只是發電才賺錢;
3)電力市場更靈活,促進可再生能源接入。
想讓你的插座也開始“工作賺錢”?關注 @OpenLedger ,看它怎麼把電力靈活性變成可交易、可覈驗、能帶來穩定收益的市場。#OpenLedger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