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萬原本幸福的家庭最後家破人亡,就是源於追求在幣圈發大財這樣的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炒幣七大禁忌

炒幣第一大忌——滿時

所謂滿時,指的是投資者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都始終不停地操作。炒幣也好,炒股也好最重要的:是研判大勢。當大勢向好時,要積極做多;大勢轉弱時,要空倉或者輕倉持幣休息。有的投資者卻不是這樣做,他們不管行情冷暖,每天不管什麼走勢,像勤勞的蜜蜂一樣,爲了點蠅頭小利而忙忙碌碌。他們這樣做,不僅會勞而無功,而且還會因此遭遇到更多的風險。投資者在幣市中,要學會審時度勢,根據趨勢變化,適時休息,這樣才能在幣市中準確地把握,應該參與的機會。否則就這一年365×24的節奏,拖也拖死你。

炒幣第二大忌——急於挽回損失

在暴跌市中投資者往往被套嚴重,賬面損失巨大,有的投資者急於挽回損失,隨意的增加操作頻率,或投入更多的資金,急於補倉,盲目攤低成本。這種做法不僅是徒勞無功的,還會加重虧損程度。在大勢較弱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少操作或不操作,耐心等待大勢轉暖,趨勢明朗後再介入。

炒幣第三大忌——滿利

滿利是指投資者總想買在最低價和賣在最高價,一味地追求利潤最大化。有的投資者喜歡追求暴利,總想把一個幣的所有利潤全部喫掉,結果是經常來來回回的做電梯。爭取最有可能實現的利潤,魚頭讓一點,魚尾讓一點,中間魚肉多喫點,穩步增長,纔是賺錢之正道。

炒幣第四大忌——急於搶反彈

特別是在跌勢未盡的行情裏,搶反彈如同是“火中取栗”,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火上身。在近期的市場環境下,不存在踏空的可能性,投資者千萬不要因爲貪圖反彈的蠅頭小利,而冒被深套的風險。

炒幣第五大忌——滿倉和槓桿

在幣圈中,大部分是因爲過度滿倉(槓桿)而被打穿的,最終落個被交易所強制平倉出局的下場。炒股和做人一樣,凡事要留有迴旋餘地,方能進退自如。對於散戶而言,投入幣圈的錢,如果都是養家餬口的養命錢,一旦滿倉被套,巨大的心理壓力下造成的憂慮情緒,必將影響對後市行情的分析判斷,最後結果不言而喻。

炒幣第六大忌——過於恐慌

恐慌是投資者在暴跌市中最常出現的情緒。在幣圈中,有漲就有跌,有慢就有快,其實這是很自然的規律,沒有任何事物會沿着一個方向不變的走下去,任何幣也不會永遠跌下去,最終畢竟會有上漲的時候。投資者應該乘着熊市低迷的時候,認真學習研究,積極選幣,及早做好迎接牛市的準備,以免行情轉好時又犯追漲殺跌的老毛病。

炒幣第七大忌——自滿

有的投資者在剛進入幣圈的時候,還常常能有所斬獲,等到變成老韭菜以後,因爲賺了些錢,學了些指標,讀了幾本書,就漸漸的盲目自信起來,追漲殺跌,快速進出,結果,反而輸多贏少,虧損嚴重。驕傲自滿會阻礙投資者提高操作水平,會使投資者對整個盤面的認識出現偏差。幣圈也好,股市也罷發展都是日新月異的,任何人如果驕傲自滿,就會停滯不前,最終必將被淘汰。

在幣圈混,你必須要知道的幣合約正確打開方式:我剛用1123u的本金,只花了12天時間,滾倉到了8.7萬u,這套方法適合所有人,特別是新手小白!

所有用"梭哈思維"玩滾倉的人,註定死在黎明前。真正暴利的滾倉,是用”反直覺倉位控制法“把風險壓縮到極致

一、首倉的死亡紅線(90%的人倒在這裏)

1000U本金首倉嚴禁超過50U(5%),但95%的人忍不住直接開100U首單必須完成兩個動作:

1.設置0.8%價格區間止損(具體算法表格私我可下載)

2.在交易對裏預埋好3檔補倉單(價格間隔需配合波動率計算)

二、波動撕裂戰法

當4小時波動率突破歷史均值200%時(2024年SOL生態幣常見現象),啓動"三階裂變加碼"

1.首倉50U(5%)

2.浮盈50%時加倉150U(總倉位20%)

3.突破前高加倉450U(總倉位65%)

第三倉必須配合鏈上籌碼集中度指標,識別方法需另外講解

三、致命止盈紀律

所有滾倉爆倉都源於"該走不走",我的保命規則:

總盈利達300%時,強制提取本金+50%利潤

剩餘倉位啓用"移動絞殺線":每上漲10%,止損線上移7%

凌晨1-3點必須設置自動止盈(莊家集中砸盤時段監測數據可驗證)

每個盈利交易者都應掌握的策略:兩根均線組合打遍市場無敵手!

我們之前分享過多次關於“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的文章,每個交易員對均線的用法和認識不一樣但他們都認爲移動平均線是一種非常簡便和好用的輔助工具,也是交易工具箱中必不可少的“武站。

然而,均線也是一個非常容易被交易者誤解的指標,許多人知道如何使用它們,卻忽略了重要的一饒。

移動均線是對市場走勢滯後的解釋,因此需要通過它們的利來看待均線的最終效果。

和其他許多交易策略一樣,均線也有很多優缺點。今天,我們就要來聊聊均線在交易中的優缺點。

移動平均線類型

最常見的有:

1)簡單移動平均線(SMA)

2)指數移動平均線(EMA)

3)多重移動平均線(MMA)

根據多年的交易經驗,目前市場使用最廣泛的移動均線類型應該是簡單和指數移動均線。因此,本文主要談這兩種類型的均線。

簡單移動平均線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只是平均過去的數據。作爲最簡單的移動平均線,它也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一種。

簡單的移動平均線計算所選期間的價格平均值。

例如,5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將選擇過去50天的數據(通常是當天收盤時),並相應地繪製平均線。

簡單移動平均線是長線交易者的首選。

指數移動平均線

指數移動平均線(EMA)是移動平均線的一種變體--它對最近的數據賦予更高的權重,而不是所有數據。

由於指數移動平均線對最近的價格變動更加敏感,它更適合於日內交易者。

這使得指數移動平均線成爲許多日內交易者的首選。

多重移動平均線

移動平均線組合分爲“慢線”和“快線”。

下圖將爲你展示多重移動平均線:

當在同一張圖表上使用兩個或多個均線指標組合時,就會出現慢(紅色)和快(藍色)移動平均線的運用。

作爲一般經驗法則,通常,移動平均線越快,時間標識(時間戳)越低。換句話說,移動平均線越快,線的變化越快。

另一方面,移動平均線越慢,所用時間週期越高。

例如,如果我們使用50日移動平均線和200日移動平均線,那麼50日移動平均線會更快。200日移動平均線是較慢的均線,因爲它需要更多時間來影響某曲線。

以下是一些流行的移動平均線組合:

5日和8日

50日和20日

50日和200日

移動平均線結合指標使用

移動平均線與其他一些指標的結合使用很普遍,事實上,當下有一些常用的指標與移動平均線結合使用。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

RSI

MACD

布林帶+(Bollinger Bands)

我個人不喜歡過於雜亂的圖表,反而更喜歡簡單整潔的圖表,容易發現市場趨勢。

使用移動平均線最普遍的方法可能是與布林帶結合使用。

以下是兩者如何一起使用的說明:

布林帶由著名技術交易者約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開發並獲得版權。

布林帶通常由一組線條定義,這些線繪製了遠離證券價格的簡單移動平均線(SMA)的上下兩個標準差(正數和負數)

可以根據交易者的偏好進行調整。

以下是使用2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的布林帶示例:

一種常見的解釋是,當布林帶通道擴張時,市場波動性變得更大。另一方面,當通道收緊時,市場
的波動性會降低。

移動平均線用於表明支撐和阻力區域。有些交易者還將其用作買入信號(當價格從下向上穿越)或賣出信號(當價格從上向下穿越)。

如果價格突破上布林帶,這意味着價格超買,可能是賣出的時機。另一方面,當價格突破下布林帶時,通常是看漲信號。

移動平均線結合支撐和阻力使用

移動平均線經常與支撐和阻力位結合使用。

當交易者談論兩種或兩種以上信號同時出現在匯合區域時,這意味着看漲的移動平均線交叉可能發生在支撐位上方。

這被認爲是一個比單純的移動平均線交叉更強烈的信號。

下面給出了EURIJPY的日線圖,它顯示了這種情況的一個例子:

相反,發生在阻力位下方的看跌交叉信號被認爲比單純出現的交叉更強。

以下是GBPIJPY日線圖的一個示例:

移動平均線結合供需區使用

本文將與你分享如何將供需區與移動平均線結合使用。

這非常類似於支撐和阻力,當結合供需區進行移動平均線交易時,位置最爲重要
移動平均線結合供需區運用步驟:

第一步:價格進入一個已建立的供需區並改變方向。

第二步:繪製移動平均線並從交叉中確認。

藉助供需區,你將能夠篩選出很多使用移動平均線時的虛假信號。

下方是一個需求區交易者可能採取的看漲設置示例:

如你所見,移動平均線交叉位於道瓊斯指數主要需求區上方。

在50 EMA穿越200 EMA之後,許多新買家涌入並推高價格。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個供應區的示例:

在上圖EURU/SD示例中,你可以看到一個供應區和後來發生的均線交叉。

此外,你還可以清楚地看到交叉發生後空頭加速拋售。

當供應或需求區確認移動平均線交叉時,移動平均線交又更加強大。

這種策略的唯一缺點之一是,如果你使用長週期移動平均線(或超過50週期),信號可能會出現滯後。

但一旦出現正確的信號,通常是一個非常強的信號,會吸引大量市場參與者。

移動平均線和資金管理。

任何資金管理系統都必須從建立正確的預期開始。

雖然金融市場給人一種價格總是處於趨勢中的印象,但事實並非如此。市場也有自身的“二八法則”,20%的時間處於趨勢行情,大多數時間,市場是在區間內震盪。

如果你已經知道這一點,這意味着你需要準備好承受大量假信號或相應調整。

你會選擇哪種方式?

當然選擇相應調整。

以下是調整你的資金管理策略時需要注意的5個最重要因素

1.瞭解市場參與者

2.不要冒險超過總資金的2%

3.使用實際的風險/回報率

4.無論好壞都要遵守你的交易規則

牛市和金叉

在這裏我們提及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爲它是移動平均線使用者最關注的模式之一。

簡而言之,交易金叉模式意味着在短期移動平均線上穿長期移動平均線時買入。

當50日上穿200日移動平均線時,就會出現均線黃金交叉。

超長線交易者會傾向使用黃金交叉信號。它通常與其他技術指標結合使用。

或者,許多交易者正在等待黃金交叉出現,然後尋找價格回調,然後纔買入。黃金交叉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也是牛市的“過濾器”

超長線交易者主要使用金叉信號,

熊市和死叉

死亡交叉與黃金交叉正好相反。

爲了驗證死亡交又信號,你需要:

◎50日移動平均線

◎200日移動平均線

◎50日下穿200日移動平均線

◎確認看跌趨勢

死亡交叉主要由長線交易者和投資者使用,這種模式非常成功,就像它的“兄弟”金叉一樣,通常與其他指標結合使用。

使用死亡交又的常用方法是:

◎ 艾略特波浪

◎ RSI指標

◎ 悲波那契水平

被交易者用作主要的看跌市場信號,死亡交又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市場信號。

日內交易的最佳移動平均線

交易者在進行日內交易時通常會選擇不同的交叉點組合。

通常,日內交易者選擇的均線週期比長線交易者使用的週期更短。

一個流行的組合是5日和8日,如下例所示:

紅線是5日移動平均線,通常日內交易者在5日均線上穿8日均線時做多。

另一方面,當5日從上下穿8日均線時,我們將獲得一個做空信號,如上圖所示。

長線交易的最佳移動平均線

沒有所謂的最佳或最差的移動平均線。某些平均線在某些工具上效果可能會更好,尤其是更波動的
市場條件下。

在進行長線交易時,較高週期的移動平均線通常表現更好,並且它們避免了一些日常噪音。

一個較爲普遍的移動平均線組合是50日和200日,你可以在下面的日圖上看到。

移動平均線典型的缺點

許多人認爲移動平均線是一個滯後指標,尤其在進行日內交易時。

換句話說,它們的速度不足以預測不斷變化的市場狀況。在不同資產之間的波動性、價格結構和基本面之間的差異可能很大。

因此,使用移動平均線非常獨特,不同工具之間的使用方式不能統一。

有時很難在指數移動平均線和簡單移動平均線之間做出選擇。

這取決於工具,也取決於交易者是否想要更多地關注最近的交易數據還是所有交易數據。

如果市場在區間內波動,移動平均線可能會顯示許多虛假信號。

因此,使用移動平均線的最佳方式是非常熟悉少數幾種工具並使用少量MA組合。

最後,一切都在於調整它們,直到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

最受歡迎的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

如果需要總結最佳的移動平均線交易策略,估計比較難有一個標準答案。

選擇正確的移動平均線組合的一些指南:

  • 首先選擇你要交易的市場(股票、期貨、債券、CFD還是外匯等)。

  • 其次測試不同的移動平均線組合(指數與簡單)並決定哪些更好。

  • 測試不同的策略,例如50日/200日移動平均線交叉或5日/8日移動平均線交叉。

  • 調整你的系統並決定哪一個在短期和長期內最有效。

選擇合適的移動平均線策略與選擇任何其他策略一樣困難。

移動均線有其優點和缺點,這並不奇怪,最重要的是讓你決定這是否是一種適合你個性的交易方法,以及你是否可以容忍其缺點。

移動平均線因在區間交易市場中給出虛假信號衆多而聞名,因此你需要找到繞過或解決這種情況的方法。

這絕對不是一個適合保守謹慎交易者的策略,但有了正確的工具,如果能夠正確使用均線系統策略,它可以變成每天從市場中獲利的好方法。

總結

很難說什麼是最好的移動平均線,有優點也有缺點,在使用移動平均線進行交易時需要考慮所有因素。

你應該測試移動平均線交叉的不同組合,然後選擇適合你需求的組合。此外,你還應該測試不同的工具和時間框架,看看哪一種最適合你的個性。

畢竟,沒有移動平均線的“交易聖盃”可以一次回答你所有的問題。你需要自己進行調整和測試。但是,可以提供幫助的是已被其他人成功使用的交易系統。

不過,即便如此,你仍需要自己進行測試,並可能做一些額外的工作來滿足你的交易需求。

武功祕籍已經給各位了,能不能在江湖成名就要看自己的了。

爲什麼自己操作總是虧損,歸根到底還是你根本就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交易紀律,買賣全憑情緒,沒有紀律的交易和投資是虧錢的核心原因之一,今天海洋就和大家分享下我自己一直恪守的交易紀律

1、資產配置,分散風險

資產配置本質上也是爲了分攤風險,千萬不能像各種幣圈羣裏流行的梭哈表情圖一樣,把你的子彈全押寶在某個幣種上。

還有一種極端,就是過度分散。這個可能是很多小散容易犯的毛病,買了十幾種幣,看到大V推薦的利好幣就衝,雨露均沾導致都是螞蟻倉,即使有個別漲幅大的,其實也是賺不到什麼錢的,看到個別漲的厲害就開始自嗨,結果一頓騷操作下來,平均漲幅一看還沒跑贏大餅。。。。

理想的持幣數量應該就是在3~5個左右

2、買前反覆思考,不被情緒左右

思考什麼:

我這單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還是波段?

如果買入後跌了怎麼辦?

是繼續補倉還是割肉還是持幣不動?

如果跌的很厲害該怎麼辦?

如果漲了,我該什麼時候賣出?

如果不思考清楚這些問題,那你很有可能出現以下情況

1、跌了很多,沒有提前思考清楚止損點,今天跌了20%,不捨得止損,想着明天漲點回點血在賣,然而明天又跌了30%,又後悔昨天沒有賣,從此反覆被套,直到大幅虧損,才選擇割肉

所以買入時要思考好止損點,價格一到立刻賣出,止損即認錯,避免更大的虧損,禁止賭博式補倉!

2、買入後陰跌,或者橫盤了很久,某天突然漲了幾十個點,立刻賣飛了,隨後又是多日的爆拉,你自己則拍斷大腿

正確操作:買入前想考清楚這單是長線還是短線。

如果是長線,則更偏向於價值投資。推演你所投資項目所在的賽道未來有多麼大的市場,然後再結合基本面,去判斷你所投資的項目,能夠佔據這個市場的多少份額,從而判斷它在2~3年後可能出現的一個估值,並且對照着這個估值,在當下判斷現在的價格是否可以建倉,還有多少的增長空間,也就是投資回報率。

如果能看清這一點,逢跌加倉即可,因爲你根本就不害怕這些跌幅,你看中的是未來的價值,不到心理估算的點位根本不出手,拒絕小漲賣飛!

如果是短線,則要思考清楚該幣種的購買邏輯,是消息面利好,主線敘事利好,還是K線技術面判斷出來的買入點

買入時慢一點,再慢一點,不要想着等會買價格就漲上去了,當你有這種心理時那你就是被情緒所左右!註定出問題

萬萬不可頭腦發熱追漲殺跌,買之前一定要深思熟慮,把所有可能遇到的情況都提前想好應對之策,方可高枕無憂。

3、珍愛生命,遠離合約

投資的第一要素是避險,而玩合約加槓桿就是加風險的行爲,堅決不碰。也許有時候運氣好,讓你因爲槓槓而獲得了額外的超額收益。但如果你因此而激發了貪慾,損壞了心態,那麼這筆錢遲早也會還給市場。

我身邊基本上這麼多年玩合約的朋友都虧光了,總而言之少賺多虧。不要覺得你的操作比別人好,100個槓桿用戶,2年能活下來一個都不容易。

21年涼夕牛市做空519一戰成名,一夜爆賺3000萬,然而兩年過去了,非但賺的全部虧回去了還債臺高築!

玩合約,你能贏10回,但一回失敗就能讓你回到解放前,合約,賺錢只是過程,歸零纔是結局!

4、閒錢投資,不借貸

不管是幣圈還是股市,我們做任何投資一定要閒錢投資,不能動用家裏必須要用到的錢,必須是閒錢。

幣圈是一個風險極高的市場,一旦你急用的錢發生虧損,其結果往往會很難接受,更會對你的家庭造成巨大的傷害。

更不能借錢投資,一旦借貸,你的風險就是100%,因爲你借貸是有成本的,如果行情一直萎靡不振,而你又處於虧損中還要還款,到時你只能低位割肉!被市場淘汰!

幣圈永遠都是熊長牛短,借貸的你會在幣圈死無葬身之地!

5、要麼不買,要麼買夠

很多人雖然會在低位埋伏,但一看漲了心理就會覺得買少了,一路漲一路加倉,硬生生把自己的持倉均價拉高好幾倍,然後某天行情掉頭,就把自己套住了

這種是最忌諱的!說白了還是貪,所以下次自己看好的幣種,切記要麼不買,要麼買夠!

6、偏向價值投資

對於有些幣種你覺得十分有價值,你認可它們優秀的團隊,偉大的願景,漂亮的宣傳和強大的研發能力,那就堅持下去。

這些有價值的幣種就應該放入中長期的投資組合裏,讓它們慢慢的釀成美酒。即使是價格下跌,也不要考慮恐慌性拋售,堅決地持有。讓時間陪你慢慢變富。

7、放平心態

其實炒幣心態最重要。很多人明明知道不是買點,就是手癢忍不住,這就是心態問題,幾天不買幣渾身難受,每天混跡於各大微信羣和大V評論區,希望尋找暴富密碼,殊不知,看的越多虧得越多,操作越騷鈔票越少,哈哈哈。。。。一定要管住手,花最多的時間研究,花最少的時間操作!

還有就是一定不要追高買幣,一定要有這樣的心態,它愛漲多少是多少,權當這幣不存在。只在低位埋伏價值幣種,靜待花開,賺錢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

當然了,交易紀律千千萬,能刻進骨子裏的纔是賺錢的核心基因,很多事即使教給你,不犯一點錯,你依然記不住,往往這種時候你就需要旁人或者名師指點。

我是阿鑫,牛市不知道怎麼做,點開我頭像,關注,牛市現貨策劃,合約密碼,無償分享。

#BNB突破1000 #美国讨论BTC战略储备

$BTC $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