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現了一種新型貔貅盤,僞裝得更加隱蔽。他們允許用戶賣出,但會通過複雜的手續費機制讓實際到手金額幾乎爲零。今天我就用Bubblemaps拆解一個真實案例。
這個項目在DEX上創建了交易對,流動性看起來也很充足。但在Bubblemaps上查看合約代碼時,發現了個隱藏函數:每筆賣出交易會收取99%的手續費,其中90%直接回流到項目方地址。
更狡猾的是,他們把這個手續費僞裝成「反鯨魚機制」,在項目宣傳中反而把它當作特色功能。通過Bubblemaps的地址追蹤功能,我發現這些手續費最終都轉到了同一個交易所提現地址。
最後在Intel Desk上還發現,這個項目方之前已經用不同名字發起過三個類似項目。相同的套路,不同的包裝。
記住:但凡遇到交易機制特別複雜、手續費結構看不懂的項目,直接遠離就對了。真正的優質項目,規則往往簡單透明。 #Bubblemaps $BMT @Bubblemaps.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