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觸永續合約時,我被那種撲面而來的專業感震懾住了。朋友拍拍我的肩膀說:"別被外表騙了,這就是個放大版的現貨市場,能讓你快速賺錢,也能讓你更快虧錢。"
我很快嚐到了資金費的厲害。記得那次做多,正費率讓我每八小時就要付出一筆費用,就像在爲持倉不斷輸血。當我意識到正費率意味着多頭在給空頭送錢時,已經追高在了山頂。而負費率那次,雖然空頭在給我付費,但行情卻一路向下,讓我明白這往往是下跌的前兆。
槓桿讓我又愛又恨。最初開20倍槓桿的經歷至今記憶猶新——一個晚上資金翻倍,讓我飄飄然;但第二天的一個波動,就讓一切歸零。從此我給自己定下鐵律:永遠不超過5倍槓桿。這不是膽小,而是我深知:利潤可以慢慢賺,但本金沒了就真的沒了。
現在,我的交易流程已經固化:
看大方向時,我首先打開日線圖。均線系統和MACD指標是我的羅盤,幫助我辨別真正的趨勢方向,避免被短期波動迷惑。
找入場點時,我專注於4小時圖。布林帶中軌的支撐結合RSI指標的拐點,構成了我最重要的入場信號。如果伴隨成交量突然放大,那就是市場在給我發請柬。
止損是我的保命符。每單必設止損,這是我用無數次虧損換來的教訓。市場從不留情,幻想只會讓虧損擴大。
止盈同樣重要。我學會見好就收,10%的利潤落袋爲安。記住,市場永遠有下一個機會,貪心只會讓到手的利潤飛走。
如今我深深明白:倉位管理纔是生存的關鍵。單個品種從不超倉30%,這是我能在這個市場存活兩年的根本原因。
合約交易不是看誰賺得快,而是看誰活得久。行情永遠會有,機會總在等待,不要因爲急功近利而賠光本金——這就是我用真金白銀換來的最寶貴的教訓。
以前一個人在黑夜裏亂撞,現在燈在我手裏。
燈一直亮着,你跟不跟?@币来财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