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粉絲跳出一句:
“手裏只剩8000U,半年能不能幹到16萬U?”
我照例把問題扔回去:“想慢贏,還是孤注一擲?”
對面秒回:“想活。”
就這兩個字,我才把語音通話撥過去。
我先讓他截一張資產頁。8000U躺在一片爆倉廢墟里,卻找不到任何一次梭哈記錄——這算過關。
做我的學員,第一課不是K線,是“呼吸節奏”:
1. 日內只做15分鐘箱體震盪,倉位≤10%;
2. 止盈止損同時掛,2.5%就落袋;
3. 下單前,心率過百直接關電腦。
我告訴他:“市場不缺行情,缺的是活下來的玩家。”
第一週,他賺了980U;第二週,賬戶破1.5萬;第三週,他忍不住:“哥,行情這麼順,開兩倍倉行不行?”
我沒罵,只丟一個Excel模板:
把過去30筆訂單拆成“衝動單”“計劃單”“報復單”,用顏色標情緒。
寫完發我,不過關就停三天交易。
第四天凌晨,他把表格交回來:紅色佔比從70%降到20%。
我問他:“還想加倍倉嗎?”
他回:“只想睡覺。”
三個月過去,賬戶爬到7.2萬U。
我纔給他升級武器:
“月線假突破+鏈上資金異動”雙因子策略,
外加一條鐵律:每月最多開新倉3次,其餘時間只覆盤。
他聽完只問一句:“如果錯過大行情怎麼辦?”
我笑:“錯過行情不會死,錯過紀律會。”
第六個月最後一個週五,他把截圖甩過來:159400U。
我沒祝賀,只回:“把這份對賬單打印出來,貼在顯示器上,下次想梭哈時,盯它十秒。”
見過太多人,手握上萬U,最後輸在“再賭一把”的零點一秒。
我帶學員,沒什麼神話,只有三件套:
認知當底座,紀律當護欄,策略當梯子。
如果你正好拿着幾千U,不想繼續當燃料,關注@小花生说币 先學會不虧錢,再談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