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再拿下美聯儲,真是權勢滔天咯,堪比當代羅斯福了吧。
如果川普成了,降息的速度可能坐火箭吧,起碼明年中期選舉之前降到極低把債發發,大不了選舉完再升回來完事兒。
羅斯福當年是靠擴張財政+寬鬆貨幣+強勢政府幹預來穩住經濟大盤的,如果真說川普“再拿下美聯儲”,那邏輯有點相似:
權力集中:羅斯福通過“新政”幾乎重塑了美國政府和央行的權力格局。川普如果在第二任期能左右美聯儲,甚至擺平加息派,那就是貨幣政策的主導權往行政權迴流。
選舉驅動:你說的“中期選舉之前降息到極低”,完全符合川普的政治風格,他很可能願意用經濟短期繁榮來換選票,哪怕未來代價很大。
債務邏輯:美國財政缺口已經歷史級別了,低利率能壓住融資成本、發債更順利,這是最直接的政治動機。
但和羅斯福也有不同:
羅斯福面對的是大蕭條,美元還在金本位邊緣,全球競爭格局跟現在完全不一樣;
川普面對的是“債臺高築+美元霸權搖晃+去美元化”,貿然降息,可能會推着資本外逃、美債信譽受衝擊。
所以更可能的情況是:
短期(選舉前)真的會出現“火箭式降息”,帶動股市、地產、加密等風險資產飛天;
中長期(選舉後)可能會不得不反手加息收割,甚至重演“放水-滯脹-再加息”的循環。
這就像用止痛藥過量續命,能不能像羅斯福那樣把衰退扭轉成長期增長,還真不好說。$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