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釋放“鴿派”信號後,加密市場並未迎來普漲,反而呈現“冰火兩重天”態勢。以太坊一路衝高至4888美元歷史新高,比特幣卻在12萬美元關鍵阻力位前承壓,昔日“幣圈老大”爲何被以太坊搶了風頭?核心原因可歸結爲三點。
1. 資金流向逆轉:以太坊ETF成“吸金王”
加密市場的資金流動直接影響幣種走勢。近期數據顯示,資金正從比特幣ETF向以太坊ETF“搬家”:
比特幣ETF整體淨流出2320萬美元,頭部產品貝萊德IBIT單日淨流出達1.988億美元,相當於“舊水池”持續漏水。
以太坊ETF則截然相反,整體淨流入3.37億美元,貝萊德ETHA、富達FETH兩大產品單日吸金均過億,成爲“新水池”的強力支撐。
2. 敘事熱度轉移:以太坊故事更“新鮮”
幣圈炒作依賴“敘事邏輯”,當前以太坊的“故事”明顯更吸引投資者:
以太坊現貨ETF獲批,不僅打開合規化通道,還新增了便捷購買渠道;再質押(Restaking)、DeFi創新等生態玩法,持續釋放增量吸引力。
比特幣“數字黃金”的儲值敘事雖穩固,但缺乏新亮點。在降息預期下,無法吸引追求新鮮的增量資金,逐漸顯得“老氣橫秋”。
3. 巨鯨帶頭換倉:“聰明錢”轉向以太坊
巨鯨的操作是市場重要風向標,近期多位重量級持有者選擇“賣BTC買ETH”:
某持有10606枚BTC(盈利11.2億美元)的巨鯨/機構,賣出300枚BTC並大舉增持ETH,不僅建立ETH現貨頭寸(浮盈4200萬美元),還持有高槓杆ETH永續合約多頭(浮盈5800萬美元)。
一個休眠3年的地址突然轉移3500枚BTC(利潤294%),大概率是獲利了結信號,進一步加劇比特幣拋壓,同時助推以太坊漲勢。
此外,技術面也加劇了分化:比特幣12萬美元關口遭遇強阻力,短線交易者見突破無望轉投趨勢更強的以太坊,形成“強更強、弱更弱”的負反饋。
不過,比特幣當前的“疲軟”是相對的,仍處於歷史高位。但短期來看,資金、敘事、巨鯨行爲的三重偏向,讓以太坊暫時佔據上風。後續比特幣能否逆襲?是繼續承壓還是突破阻力?歡迎在評論區分享觀點!#ETH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