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威爾那句“風險平衡似乎正在發生轉變,可能構成調整政策立場的依據”,引發了昨晚全球市場的狂歡。
- 美國股市、黃金、比特幣、美國國債全部沸騰了,而美元指數慘遭“血洗”,創下四月“解放日行情”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但這句話只是引發市場狂歡,真正“拯救市場”的是另一句:
貨幣政策並非預設路徑,FOMC成員將基於對數據及其對經濟展望和風險平衡的影響的評估,做出這些決定。我們絕不會偏離這一方法。
鮑威爾的講話非常有技巧,提出“均衡論述”——關稅驅動的通脹可能是暫時的,同時也承認勞動力市場出現了裂痕,讓市場認爲並未因政治因素而發生的轉變,因此放心上漲。如果還像去年一樣,開場就是“到了政策調整的時候”,那麼市場的反應可能是“先暴漲,再暴跌”——因爲那樣會讓市場覺得“美聯儲屈服了、投降了”。
其次,爲什麼“大漲”,也是一個理解誤區。對鮑威爾來說,最好的結果是“小漲或小跌”,但昨晚出現了大漲。
鮑威爾的表達其實非常謹慎:
說“風險平衡似乎正在發生轉變”前,有兩句前綴;
說“可能需要調整我們的政策立場”前,有13段做鋪墊。
鮑威爾設定的是“小漲”的劇本,但市場之前“壓抑太久”,當鮑威爾稍微鬆口便出現了“狂歡”。換句話說,如果沒有鬆口,市場很可能會暴跌——昨晚上漲的有多歡騰,那麼下跌的就有多慘烈。
這次演講透露了三個關鍵信號:
9月降息幾乎確定,但幅度(25還是50個基點)要看未來兩週的就業和通脹數據。
市場可能跑得太快,已經提前定價了寬鬆和增長的“雙贏組合”,但經濟數據依然是變數所在——9月5日公佈非農數據,9月11日公佈CPI數據。
政治風險擡頭,特朗普在其講話後依然沒有放棄對美聯儲的批評,會讓投資者更擔心美聯儲失去獨立性,這可能導致美元波動更大。
市場依然沒有共識,這構成了未來的隱憂:華爾街的解讀有謹慎的(小心別跑太快)、有直接改預測的(馬上加倉降息交易)、也有更大膽的(預測2025年要多次降)。